基于位移放大型自复位摩擦阻尼装置的计算方法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5980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土建耗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位移放大型自复位摩擦阻尼装置的计算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摩擦系数;确定摩擦耗能板的坡面角度和位移放大系数,且tanθ<subgt;D</subgt;>μ<subgt;g</subgt;;确定预压螺栓数量,并选取构成预压碟簧组的碟簧的型号;获得自复位摩擦阻尼装置的启动荷载,计算预压碟簧组的初始预紧力;确定预压碟簧组的刚度;计算和比较加载刚度和卸载刚度,直至加载刚度大于三倍的卸载刚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自复位式摩擦阻尼装置的附加计算流程中,并具备计算过程高效简洁的优点,可最大化的降低自复位式摩擦阻尼装置在大地震下的失效可能,最终有效提升装置的震后可恢复性,工程计算中的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建耗能,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位移放大型自复位摩擦阻尼装置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传统的抗震设计采用的是延性设计方法,即在地震作用下,结构部分构件提前屈服和破坏,但整体不至于丧失功能;工作时,依靠构件屈服后的塑性变形来耗散大部分的地震能量,从而达到保证主体结构安全的目的。这种传统基于承载力的设计方法,虽然能在避免建筑出现损伤乃至倒塌的破坏方面有一定的可靠性,但在中等强度地震或强烈大地震中,却不能有效地控制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多数大地震过后,结构虽然未倒塌,但不可修复或继续使用,只能推倒重建。

2、为此,可恢复功能体系逐渐出现,由于其耗能效果好,震后残余位移及位移角较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推广。目前,在框架结构中所采用的摩擦阻尼主要为屈曲约束自复位耗能装置,虽然该类结构可以减小结构的位移角及残余位移角,但是由于其截面尺寸较大,震后对耗能装置维修较为复杂。同时,由于该类耗能装置启动荷载及变形较小,在大震及巨震下对地震能量的耗散有限,容易导致结构产生高阶模态效应,因此其使用效果受到严重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位移放大型自复位摩擦阻尼装置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位移放大型自复位摩擦阻尼装置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μg=0.16。

3.应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位移放大型自复位摩擦阻尼装置的计算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复位摩擦阻尼装置(10)及带有端部连接板(20)的位移放大杆(30);所述自复位摩擦阻尼装置(10)包括彼此依序层叠布置的第一外摩擦耗能板(1)、内摩擦耗能板(2)和第二外摩擦耗能板(3),以三组摩擦耗能板的配合端为固定端,两组外摩擦耗能板的悬臂端的延伸方向同向且与内摩擦耗能板(2)的延伸方向彼此反...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位移放大型自复位摩擦阻尼装置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位移放大型自复位摩擦阻尼装置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μg=0.16。

3.应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位移放大型自复位摩擦阻尼装置的计算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复位摩擦阻尼装置(10)及带有端部连接板(20)的位移放大杆(30);所述自复位摩擦阻尼装置(10)包括彼此依序层叠布置的第一外摩擦耗能板(1)、内摩擦耗能板(2)和第二外摩擦耗能板(3),以三组摩擦耗能板的配合端为固定端,两组外摩擦耗能板的悬臂端的延伸方向同向且与内摩擦耗能板(2)的延伸方向彼此反向,且三组摩擦耗能板的固定端以梯形齿咬合方式在延伸方向上彼此咬合;沿垂直各摩擦耗能板板面方向贯穿布置预压螺栓(5),预压螺栓(5)上同轴套设有预压碟簧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玮种迅蒋庆冯玉龙黄俊旗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