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敏专利>正文

造纸废水处理回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277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造纸废水处理回收塔,该塔的主体为外塔(1),外塔(1)为倒锥形开口容器,外塔(1)底部设杂质出口(11)及纤维物出口(12),而上部设网状挡板(13),外塔(1)上方设塔罩(2),在塔罩(2)一侧设清水出口(21),外塔(1)内设内塔(3),该内塔(3)为正锥形开口容器,其内塔(3)上部穿过网状挡板(13)且伸出塔罩(2),其伸出部的开口为废水入口(33),该内塔(3)底部外壁与外塔(1)内壁之间设有间隙(4),内塔(3)中部设折射挡水板(31),其底部设变向挡水板(32),两挡水板(31)、(32)外缘均与内塔(2)内壁之间设有间隙(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占地少、效率高、耗能低且可使废物利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造纸废水回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造纸废水处理回收塔
技术介绍
近年来造纸企业的污水排放一直是困绕企业的首要问题。目前对造纸废水的处理,通常采用混凝、沉淀、气浮、过滤工艺。采用气浮设备和机械过滤器,气浮设备包括常规的空压机、溶气罐、释放器、回流水泵、气浮箱;装置占地面积大、投资多、耗能大。机械过滤器内置滤料,滤料需定期更换和定期反冲洗,存在浪费清水、耗能、效率低的问题。中小造纸企业每吨纸耗水量一般在80吨左右,而这些生产用水最终有95%左右以废污水形式排入河中。随着国家环保治理工作的强化,造纸行业环保处理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一般治理方式都局限于气浮和生化方法,其污水处理成本较高,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采取稍许处理或不处理而直接排入河中,从而造成河道的严重污染。而采用混凝、沉淀法处理造纸废水,则需同时建造几个贮水池,占地面积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占地少、效率高、耗能低且可使废水再利用的造纸废水处理回收塔。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造纸废水处理回收塔的主体为外塔,外塔为倒锥形开口容器,外塔底部设杂质出口及纤维物出口,而上部设网状挡板,所述外塔上方设塔罩,在所述塔罩一侧设清水出口,所述外塔内设内塔,该内塔为正锥形开口容器,其内塔的上部锥形部分穿过网状挡板且伸出塔罩,该内塔底部外壁与外塔内壁之间设有间隙,其顶部伸出塔罩开口为废水入口,所述内塔中部设折射挡水板,其底部设变向挡水板,两挡水板外缘均与内塔内壁之间设间隙,本技术造纸废水处理回收塔运用水的折射变向流动自由落体运动,几何结构特点,物质的密度差异、落差的不同等原理,对造纸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料中的纤维浆料、胶粒、矿粒、填料以及泥沙等悬浮物,实现自动分层分离开来,达到废水的处理再利用及浆料、填料的回收使用的目的。使用时,本技术的造纸废水自处理回收塔顶进入水处理内塔,先经过一道变向挡水板,使废水均匀地进入塔内锥形体内,自由降落至锥形体底部,再经过一道折射挡水板,从而使废水再次改变方向,由四周间隙均匀地落到外塔的锥形体内,利用物质密度的差别、落差的不同,再结合几何结构的特性及原理,从而使废水中的纤维物、杂质与清水自动分层,自动分离开来,纤维物及杂质沿着外塔锥形体的内壁向下滑落,清水向上浮起。经过无数次这样的重复运动,清水向上经内塔锥形体的外部溢流到外塔及塔罩内的清水区,再由清水出口流到清水池,供造纸生产系统再次使用,纤维物及杂质滑落到外塔的底部,纤维物流出输送到纤维回收机回收再利用,杂质排放掉。使用本技术时,抄纸部分废水与制浆部分废水分别处理,分别进入各自的处理塔。废水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实现水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降低了成本;实现水循环使用,基本杜绝了流失;纤维物回收利用,降低了消耗,带来了效益;本技术不需加任何药液,纯物理方法,而且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本技术造纸废水处理回收塔可广泛适用于造纸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造纸废水处理回收塔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A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造纸废水处理回收塔,其主体为外塔1,外塔1为倒锥形开口容器,外塔1底部设杂质出口11及纤维物出口12,而上部设网状挡板13,该挡板13采用网状,以便抵挡漂浮物进入清水区,在外塔1上方设塔罩2,在塔罩2一侧设清水出口21,在外塔1内设内塔3,该内塔3为正锥形开口容器,内塔3上部的锥形部分穿过网状挡板13,且伸出塔罩2,其伸出部分开口为废水入口33,该内塔3底部外壁与外塔1内壁之间设有间隙4,供处理水通过,在内塔3中部设折射挡水板31,其底部设变向挡水板32,两挡水板31、32外缘均与内塔3内壁之间设有间隙5,该间隙5供废水通过。本技术为方便固定内塔3、网状挡板13,在外塔1内壁上与之对应处设托板6;同样,为方便固定折射挡水板31、变向挡水板32,在内塔3的内壁上与之对应处也设托板6。权利要求1.一种造纸废水处理回收塔,其特征在于该回收塔的主体为外塔(1),所述外塔(1)为倒锥形开口容器,外塔(1)底部设杂质出口(11)及纤维物出口(12),而上部设网状挡板(13),所述外塔(1)上方设塔罩(2),在所述塔罩(2)一侧设清水出口(21),所述外塔(1)内设内塔(3),该内塔(3)为正锥形开口容器,其内塔(3)的上部锥形部分穿过网状挡板(13)且伸出塔罩(2),其伸出部的开口为废水入口(33),该内塔(3)底部外壁与外塔(1)内壁之间设有间隙(4),所述内塔(3)中部设折射挡水板(31),其底部设变向挡水板(32),所述两挡水板(31)、(32)外缘均与内塔(2)内壁之间设有间隙(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造纸废水处理回收塔,该塔的主体为外塔(1),外塔(1)为倒锥形开口容器,外塔(1)底部设杂质出口(11)及纤维物出口(12),而上部设网状挡板(13),外塔(1)上方设塔罩(2),在塔罩(2)一侧设清水出口(21),外塔(1)内设内塔(3),该内塔(3)为正锥形开口容器,其内塔(3)上部穿过网状挡板(13)且伸出塔罩(2),其伸出部的开口为废水入口(33),该内塔(3)底部外壁与外塔(1)内壁之间设有间隙(4),内塔(3)中部设折射挡水板(31),其底部设变向挡水板(32),两挡水板(31)、(32)外缘均与内塔(2)内壁之间设有间隙(5)。本技术占地少、效率高、耗能低且可使废物利用。文档编号D21C11/00GK2921076SQ20062002497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3日专利技术者张敏 申请人:张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造纸废水处理回收塔,其特征在于:该回收塔的主体为外塔(1),所述外塔(1)为倒锥形开口容器,外塔(1)底部设杂质出口(11)及纤维物出口(12),而上部设网状挡板(13),所述外塔(1)上方设塔罩(2),在所述塔罩(2)一侧设清水出口(21),所述外塔(1)内设内塔(3),该内塔(3)为正锥形开口容器,其内塔(3)的上部锥形部分穿过网状挡板(13)且伸出塔罩(2),其伸出部的开口为废水入口(33),该内塔(3)底部外壁与外塔(1)内壁之间设有间隙(4),所述内塔(3)中部设折射挡水板(31),其底部设变向挡水板(32),所述两挡水板(31)、(32)外缘均与内塔(2)内壁之间设有间隙(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张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