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废水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34530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0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纸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初沉淀系统、AAO中沉淀系统以及混凝反应后沉淀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对造纸产生的废水进行物化以及生化处理以达标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处理周期短、成本低以及处理效果显著,各项排放指标低于国家标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造纸废水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十二五”规划以来,与电镀、皮革、化工、造纸等污染严重行业相关的减排关键技术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上述行业工艺过程中废气、废水、废物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成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之一。这些行业的生产废水成分一般都比较复杂、污染物种类繁多,通常具有CODCr高、BOD5高、SS浓度高、NH3-N浓度高、色度高等特点,是最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一般采用传统的物化以及生化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只能去除废水中的SS、COD等物质,其他污染物去除效果不佳,如氨氮浓度一般在200mg/L以上,无法达到污水排放标准。专利公开号为CN105712571A、公开日为2016.06.2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废纸造纸污水处理工艺,具体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初沉淀: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引入到初沉淀池内进行初步沉淀;(2)混凝沉淀:将出水引入到混凝沉淀池内并加入混凝剂进行凝聚沉淀;(3)过滤:将出水引入到污水过滤器中进行过滤去除;(4)好氧处理:将出水引入到好氧微生物池中进行好氧处理;(5)二沉池处理:将出水引入到二沉池中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造纸废水处理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造纸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初沉淀系统、AAO中沉淀系统以及混凝反应后沉淀系统,所述调节初沉淀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造纸车间排水口的用于沉淀以除去比重较大的悬浮物以及杂质的沉砂池、用于吸附除去废水中较小杂质颗粒的粉煤灰沉淀池以及用于收集经过第一次沉淀吸附处理后废水的初沉淀池,所述初沉淀池中设有用于抽取上部清液至所述AAO中沉淀系统的抽取泵;所述AAO中沉淀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初沉淀池后的用于废水中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同时释放磷的厌氧区、用于脱氮的缺氧区、用于去除废水中BOD并进行硝化和释放磷的好氧区以及用于对经过AAO法处理的废水进行沉淀分离并将上清液溢流到所述混凝反应后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纸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初沉淀系统、AAO中沉淀系统以及混凝反应后沉淀系统,所述调节初沉淀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造纸车间排水口的用于沉淀以除去比重较大的悬浮物以及杂质的沉砂池、用于吸附除去废水中较小杂质颗粒的粉煤灰沉淀池以及用于收集经过第一次沉淀吸附处理后废水的初沉淀池,所述初沉淀池中设有用于抽取上部清液至所述AAO中沉淀系统的抽取泵;所述AAO中沉淀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初沉淀池后的用于废水中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同时释放磷的厌氧区、用于脱氮的缺氧区、用于去除废水中BOD并进行硝化和释放磷的好氧区以及用于对经过AAO法处理的废水进行沉淀分离并将上清液溢流到所述混凝反应后沉淀系统的中沉淀池,所述好氧区设有送往所述缺氧区的内回流,所述中沉淀池设有送往所述厌氧区的外回流,所述内回流以及外回流均为混合液回流,所述内回流的回流比(回流量/缺氧区进水量)为200%,所述外回流的回流比(回流量/厌氧区进水量)为100%,所述内回流的回流液中加入用于降低所述内回流液中氧气含量的除氧剂;所述混凝反应后沉淀系统包括用于收集从所述中沉淀池中抽取的上清液的混凝池,往所述混凝池内添加絮凝剂以收集除去沉淀纤维后进行达标排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剂以重量份计,包括相互之间混合均匀的60-65份的二氧化硫脲、25-40份的亚硫酸钠以及3-5份的氢氧化钠,所述氢氧化钠用于调节所述内回流液的pH值至7.5-7.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造纸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剂以重量份计,包括60-62份的二氧化硫脲、33-40份的亚硫酸钠以及4-5份的氢氧化钠。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造纸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回流液为由进行曝气的所述好氧区抽取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