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敏专利>正文

一种接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918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9
本技术涉及儿童接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接种装置。本技术,包括拉手、辅助结构,连接结构,所述拉手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针管,所述针管远离拉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圆弧面设有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针头,所述针头借助连接结构与连接管进行连接,所述针头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壁开设有两个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杆。解决了在对针管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现有的针头都是在防护壳的里面,但是防护壳与针头的连接较为紧密,想要取出针头手部就会与针头进行接触,而且儿童的抵抗力较弱,在取出针头时手部的细菌容易沾染在针头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儿童接种,尤其涉及一种接种装置


技术介绍

1、接种环是细菌培养时常用的一种接种工具,广泛应用在微生物分离纯化和检测、微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及细菌致病机理研究等众多微生物和医学领域。传统灭菌种环为铂金或镍铬合金丝弯曲而成的金属接种环,通过火焰灼烧进行灭菌,以避免细菌接种的交叉污染,但火焰灼烧使操作过程大大加长,同时灼烧后未充分冷却可导致所接种细菌因接种环过热影响细菌活力甚至导致细菌死亡。

2、现有技术诸如公开号为cn218202814u的技术,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接种装置,该专利采用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外界连通形成出口;所述接种部件包括有依次相接的待接种部件以及用于替换所述待接种部件的接种替换部件,在挑取和/或移植微生物菌落的状态下,所述待接种部件伸出所述出口,而所述接种替换部件则被限制在第一通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使用者将金属柄通过其底端设有的外置螺纹旋紧在绝缘柄顶面设有插腔的内置螺纹中,然后在金属柄的顶面的插腔内插入圆环接种环体或针式接种环体,通过固定套旋紧,虽然其最终实现圆环接种环体或针式接种环体的更换,但使用者需要接触圆环接种环体或针式接种环体才能实现拆卸以及更换,操作上仍然存在有不方便的缺陷的问题。

3、专利技术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在对针管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现有的针头都是在防护壳的里面,但是防护壳与针头的连接较为紧密,想要取出针头手部就会与针头进行接触,而且儿童的抵抗力较弱,在取出针头时手部的细菌容易沾染在针头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难以取出针头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接种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接种装置,包括拉手、辅助结构,连接结构,所述拉手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针管,所述针管远离拉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圆弧面设有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针头,所述针头借助连接结构与连接管进行连接,所述针头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壁开设有两个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针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针头的圆弧面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卡块与卡槽相适配,所述连接杆远离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方垫。

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在需要将针头取出时,拉动方垫进行移动,方垫带动连接杆进行移动,连接杆在移动槽的内壁进行滑动,连接杆带动卡块进行移动,然后将卡块与卡槽进行分离,分离结束后将连接杆推到和移动槽的底部,然后将防护壳取下对针头进行使用。

4、优选的,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与连接杆滑动连接。

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滑杆可以对连接杆进行限位,避免连接杆在移动槽的内壁滑动时发生偏移,提高了连接杆的稳定。

6、优选的,所述滑杆的圆弧面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和移动槽固定连接。

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在将卡块和卡槽进行分离时,弹簧的拉力可以使卡块与卡槽的分离速度更快。

8、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为橡胶垫。

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防护垫可以对针头进行保护,避免针头在与连接可进行连接时发生磨损。

10、优选的,所述针头的内壁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滑槽,所述滑槽开设在针头上所述滑槽的内壁开设有槽口,所述连接管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与槽口相卡接。

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在需要将针头与连接管进行连接时,拉动连接管进行移动,然后将连接管与针头对齐,将连接管插入针头中,连接管在滑槽的内壁进行滑动,然后针头挤压弹性片进行收缩,在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弹性片进行拉伸卡入槽口中进行固定。

12、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连接管靠近圆杆的一端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圆杆相适配。

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圆杆和圆孔可以使针头与连接管连接得更加快速,避免连接管和针头发生偏移。

14、优选的,所述圆孔的内部设有弹簧,所述顶簧的一端与圆孔固定连接,所述顶簧的另外一端与圆杆相抵接。

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在弹性片与槽口进行卡接时,顶簧的反作用力可以使槽口与弹性片卡接得更加稳定。

16、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7、本技术中,在需要将针头取出时,拉动方垫进行移动,方垫带动连接杆进行移动,滑杆可以对连接杆进行限位,连接杆在移动槽的内壁进行滑动,连接杆带动卡块进行移动,然后将卡块与卡槽进行分离,分离结束后将连接杆推到和移动槽的底部,然后将防护壳取下对针头进行使用,在将卡块和卡槽进行分离时,弹簧的拉力可以使卡块与卡槽的分离速度更快,防护垫可以对针头进行保护,通过设置辅助结构,达到了可以方便将防护壳与针头进行快速分离的效果。

18、本技术中,在需要将针头与连接管进行连接时,拉动连接管进行移动,然后将连接管与针头对齐,将连接管插入针头中,连接管在滑槽的内壁进行滑动,然后针头挤压弹性片进行收缩,在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弹性片进行拉伸卡入槽口中进行固定,其中圆杆和圆孔可以使针头与连接管连接得更加快速,顶簧的反作用力可以使槽口与弹性片卡接得更加稳定,通过设置连接结构,达到了可以方便将连接管与针头进行连接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种装置,包括拉手(1)、辅助结构(4),连接结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针管(2),所述针管(2)远离拉手(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的圆弧面设有辅助结构(4),所述辅助结构(4)包括针头(41),所述针头(41)借助连接结构(5)与连接管(3)进行连接,所述针头(41)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防护壳(42),所述防护壳(42)的内壁开设有两个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杆(44),所述连接杆(44)靠近针头(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48),所述针头(41)的圆弧面开设有两个卡槽(45),所述卡块(48)与卡槽(45)相适配,所述连接杆(44)远离卡块(4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方垫(4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杆(47),所述滑杆(47)与连接杆(44)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47)的圆弧面套有弹簧(46),所述弹簧(46)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44)和移动槽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41)的内壁设有连接结构(5),所述连接结构(5)包括滑槽(56),所述滑槽(56)开设在针头(41)上,所述滑槽(56)的内壁开设有槽口(51),所述连接管(3)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弹性片(53),所述弹性片(53)与槽口(51)相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6)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圆杆(52),所述连接管(3)靠近圆杆(52)的一端开设有圆孔(54),所述圆孔(54)与圆杆(52)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54)的内部设有弹簧(46),所述圆孔(54)与顶簧(5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簧(55)的另外一端与圆杆(52)相抵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种装置,包括拉手(1)、辅助结构(4),连接结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针管(2),所述针管(2)远离拉手(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的圆弧面设有辅助结构(4),所述辅助结构(4)包括针头(41),所述针头(41)借助连接结构(5)与连接管(3)进行连接,所述针头(41)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防护壳(42),所述防护壳(42)的内壁开设有两个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杆(44),所述连接杆(44)靠近针头(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48),所述针头(41)的圆弧面开设有两个卡槽(45),所述卡块(48)与卡槽(45)相适配,所述连接杆(44)远离卡块(4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方垫(4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杆(47),所述滑杆(47)与连接杆(44)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张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