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国华专利>正文

水稻半喂入收割机双面脱粒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19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半喂入收割机双面脱粒机构,包括传动轴和脱粒齿座及禾杆输送轮,其关键是脱粒齿座分左右两组,彼此间距结构,构成脱粒工作空间。脱粒齿座与禾杆输送轮同轴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稻半喂入收割机双面脱粒机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半喂入收割机双面脱粒机构。脱粒机构是收割机核心组件。目前在水稻收割工作中应用的半喂入收割机,其脱粒机构为滚筒式。如日本技术的“久保田”、“洋马”,中国技术的“太湖”等品牌的收割机,均以滚筒作为脱粒组件。在该技术中,由于作为滚筒配套工作的凹板是没有脱粒的功能,因此滚筒脱粒作用在被脱物上的力量是单向的,不具有上下两面同时着力的功能,因而也是不均衡的,从而会造成禾杆不必要的破坏,进而加大了后续清选工作的负担,致使收割机整体结构复杂化,由此带来诸多问题,如收割机造价高、使用维护成本大等等问题,都会由于脱粒机构的不合理性设计而产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使谷物两面着力。同时脱粒的半喂入收割机双面脱粒机构,以此基础达到简化半喂入收割机结构,降低造价的结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稻半喂入收割机双面脱粒机构,包括传动轴和固设在传动轴上的脱粒齿座与挡盘,以及套在传动轴上的禾杆输送轮。其关键是脱粒齿座分左右两组,其上有脱粒齿,两组脱粒齿座以齿面相对,错列脱粒齿的排列角度,彼此间隔一定距离,由此间距构成脱粒空间,其中一组的脱粒齿座与挡盘的外侧配置禾杆输送轮。由于上述结构关系,本专利技术水稻半喂入收割机双面脱粒机构,根本性地改变了传统半喂入收割机滚筒脱粒的设计理念,进而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侧视图。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包括传动轴1和固设在传动轴1上的脱粒齿座2、脱粒齿3、挡盘4,.禾杆输送轮5套在传动轴1上。脱粒齿座2左右各一组,其上按装有脱粒齿3,两组脱粒齿座2以齿面相对,错列脱粒齿3排列角度,彼此间隔一定距离,由此间距形成脱粒空间。禾杆输送轮5配置在脱粒齿座2与挡盘4的一侧。脱粒齿座2与禾杆输送轮5同轴1结构。本专利技术脱粒机构,当禾杆输送轮将被脱物进行输送时,谷穗部进入两组脱粒齿座的脱粒空间,传动轴带着脱粒齿座与禾杆输送轮作相反方向的运转——脱粒齿座向前运转,禾杆输送轮向后运转(该轮运转由外力传动),进入脱粒空间的谷穗将承受左右两面的交替打击而被同时脱粒,由于是两面夹击脱粒,从而加快了谷物脱粒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就减少-->了谷物不必要的破坏。减少了被脱物的破坏,也就意味着减少相关清选的后续工作与收割机清选机构。挡盘起着防止齿座对禾杆破坏的作用。本专利技术谷物的脱粒时间是由脱粒齿座圆周外沿长度来实现的,而传统滚动技术的脱粒时间是靠滚筒轴长完成的,所以本技术的轴长只在传统技术轴长的约1/3。由此关系,本专利技术的结构、造价成本大大少于传统技术。以此技术为核心的水稻半喂入收割机也将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维护成本小的特点,从而推动了水稻收割机技术的进步。有关本专利技术技术特征,应该加以特别说明的是。相对传统半喂入收割机滚筒轴向脱粒技术,本专利技术属于端面组合脱粒技术,由轴向脱粒技术向端面组合技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来讲是一项革新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半喂入收割机双面脱粒机构,包括传动轴和固设在传动轴上的脱粒齿座与挡盘,以及套在传动轴上的禾杆输送轮,其特征是:脱粒齿座分左右两组,其上按装有脱粒齿,两组脱粒齿座以齿面相对,错列脱粒齿排列角度,彼此间隔一定距离;禾杆输送轮处在脱粒齿座的一侧,脱粒齿座与禾杆输送轮同轴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半喂入收割机双面脱粒机构,包括传动轴和固设在传动轴上的脱粒齿座与挡盘,以及套在传动轴上的禾杆输送轮,其特征是:脱粒齿座分左右两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国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