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啉缩氨基硫脲-吡啶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89079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喹啉缩氨基硫脲‑吡啶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结构式如下:

Quinoline thiourea pyridine organic compound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quinoline thiosemicarbazone pyridine organic compound,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structure formula is as follo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喹啉缩氨基硫脲-吡啶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氨基硫脲基类化合物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喹啉缩氨基硫脲-吡啶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氨基硫脲的硫羰基的化学活性较高,对哺乳动物的急性毒性低。氨基硫脲衍生物具有良好的药理学和生物学活性,具有抗恶性肿瘤、抗菌、抗白血病等性能,因此受到医药化学科研工作者的关注。衍生物取代基的性质对其生物活性有着显著的影响,且硫脲基团可改进化合物的水溶性。氨基硫脲具有与氨基酸、肽、蛋白质、酶、核糖核酸等生物化合物相同的配位原子,它们通过氮原子、硫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的情况与生物环境接近,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喹啉类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高、毒性低、环境相容性好,且可进行多样的衍生修饰,是很多药物的重要前体化合物。吡啶是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是许多天然产物药物的重要组分,有研究表明含杂环尤其是吡啶环的缩氨基硫脲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恶性肿瘤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及致人死亡的疾病之一,现用于临床的抗肿瘤药物多具有毒副作用,促进了新的高效、低毒,更易被病灶组织摄入的抗肿瘤药物设计、合成。将多个药效官能团,通过共价键的方式结合为一个有机化合物,是具有更高效药学性能的新化合物分子的结构修饰手段。多个药效组分基团的协同作用将减小对人体有害的副作用,赋予多官能团有机化合物多重的功能。基于分子杂交的设想,设计、合成了含多个药效基团的喹啉缩氨基硫脲-吡啶有机化合物。目前的研究中,还没有喹啉缩氨基硫脲-吡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喹啉缩氨基硫脲-吡啶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探索了在一个有机化合物中包含喹啉、氨基硫脲、吡啶三种药效官能团的合成方法。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喹啉缩氨基硫脲-吡啶有机化合物,结构式如下:。所述的喹啉缩氨基硫脲-吡啶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称取2-氨基吡啶于烧瓶中,向烧瓶中加入二硫化碳和三乙胺混合,将混合物水浴加热搅拌至澄清后,室温搅拌12-24h;将搅拌后的混合物过滤,向得到的滤渣中加入甲醇,滤渣完全溶解后加入乙醚得到中间产物A;(2)向步骤(1)得到的中间产物A中加入甲醇和碘甲烷,在室温下搅拌1-2h,得到反应液;将反应液贴壁缓慢倒入温水中,静置1-2天,过滤得中间产物B;(3)向步骤(2)中得到的中间产物B中加入水合肼和无水乙醇,氮气保护下,水浴加热20-60℃,反应20-60min后,得到白色固体粉末;将白色固体粉末加入到煮沸的乙醇中,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蒸发浓缩至有固体析出时立即停止加热,冷却结晶,室温放置2天,得到中间产物C;(4)向步骤(3)中得到的中间产物C中加入乙醇,80-90℃回流搅拌至晶体完全溶解,加入2-喹啉甲醛的乙醇溶液反应4-8h,将反应液缓慢冷却,得到喹啉缩氨基硫脲-吡啶有机化合物。所述步骤(1)中2-氨基吡啶、二硫化碳和三乙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1-2)。所述步骤(2)中以1g中间产物A基准,甲醇的加入量为2-5mL,碘甲烷的加入量为0.25-0.35mL。所述步骤(3)中以1g中间产物B为基准,水合肼的加入量为0.5-0.8mL,无水乙醇的加入量为0.3-0.6mL。所述步骤(4)中以1g中间产物C为基准,乙醇的加入量为90-100mL,中间产物C与2-喹啉甲醛的摩尔比为1:1。所述的喹啉缩氨基硫脲-吡啶有机化合物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氨基硫脲和喹啉、吡啶基团结合,使新化合物具备了氨基硫脲、喹啉及吡啶多种药效基团的多重优点,可提高在生物活性领域的多靶向性,降低对有机体的毒副作用,赋予了化合物发挥生物学活性的作用靶点的多重性,优化了有机化合物的水溶性并提高了病灶组织的摄入能力,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硫脲、氮杂环基团吡啶及喹啉结合到一个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有利于与金属中心构建出具有不同结构特点的金属有机配合物,进一步优化其生物学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晶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喹啉缩氨基硫脲-吡啶有机化合物的核磁图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喹啉缩氨基硫脲-吡啶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步骤如下:(1)称取2-氨基吡啶(7.6g,0.08mol)于单口烧瓶中,加入二硫化碳(9.6mL,0.16mol),三乙胺(24mL,0.16mol),将混合物水浴加热搅拌至澄清后,室温搅拌24h。处理:取烧瓶中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渣后用少量甲醇使其完全溶解达到热的饱和溶液,然后,将含有大量产物的少量饱和甲醇溶液缓慢加入大量乙醚溶液中,黄色产物在乙醚溶液中快速重结晶析出中间产物A。产率:53%。(2)称取所得黄色产物A(12g)于圆底烧瓶中,加入甲醇(25mL),碘甲烷(3mL),在室温下搅拌1h,得到红棕色反应液。处理:将反应液贴壁缓慢倒入约600mL温水中,有白色絮状物析出,静置2天,淡黄色针状晶体析出,得产物B,过滤,产率:71%。(3)称取所得淡黄色针状产物B(12g)于三颈烧瓶中,用移液管加入水合肼(6.5mL)和无水乙醇(5mL),氮气保护下,水浴加热60℃,反应1h后,得到白色固体粉末。处理:将产物加入煮沸的乙醇(200mL)中,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继续蒸发浓缩,待有固体析出时,立即停止加热,冷却结晶,室温放置2天,得到淡粉色晶体,得中间产物C,产率为95%。(4)过滤,称取所得淡粉色中间产物C(0.5g,0.003mol)于三颈烧瓶中,加入乙醇(45mL),85℃回流搅拌至晶体完全溶解,将2-喹啉甲醛(0.47g,0.003mol)溶于5mL乙醇后,加入上述三颈烧瓶中得到棕黄色液体,反应8h。将反应液缓慢冷却,黄色长棒状晶体析出目标产物D,即(E)-N-(吡啶-2-yl)-2-(喹啉-2-yl-亚甲基)肼-1-硫代酰胺(npqhc),产率:89%。红外(cm-1):3435w,3298m,3064w,1596m,1578m,1533s,1451w,1437s,1327m,1191m,1072s,951m,807m,752m,684w。晶包参数为:a=17.5334(17)Å,b=7.7903(6)Å,c=24.0172(14)Å,α=90º,β=90.771(7)º,γ=90º。核磁结果分析如下:1HNMR(400MHz,DMSO-d6)δ12.45(s,1H),10.45(s,1H),8.60–8.23(m,5H),8.06(d,J=8.4Hz,1H),8.02(dd,J=8.0,0.5Hz1H),7.88(td,J=8.4,1.7Hz,1H),7.81(ddd,J=8.4,7.0,1.3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喹啉缩氨基硫脲‑吡啶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喹啉缩氨基硫脲-吡啶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2.权利要求1所述的喹啉缩氨基硫脲-吡啶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称取2-氨基吡啶于烧瓶中,向烧瓶中加入二硫化碳和三乙胺混合,将混合物水浴加热搅拌至澄清后,室温搅拌12-24h;将搅拌后的混合物过滤,向得到的滤渣中加入甲醇,滤渣完全溶解后加入乙醚得到中间产物A;(2)向步骤(1)得到的中间产物A中加入甲醇和碘甲烷,在室温下搅拌1-2h,得到反应液;将反应液贴壁缓慢倒入温水中,静置1-2天,过滤得中间产物B;(3)向步骤(2)中得到的中间产物B中加入水合肼和无水乙醇,氮气保护下,水浴加热20-60℃,反应20-60min后,得到白色固体粉末;将白色固体粉末加入到煮沸的乙醇中,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蒸发浓缩至有固体析出时立即停止加热,冷却结晶,室温放置2天,得到中间产物C;(4)向步骤(3)中得到的中间产物C中加入乙醇,80-90℃回流搅拌至晶体完全溶解,加入2-喹啉甲醛的乙醇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继勇赵金安廖春丽张军帅陈树芳毛瑞娜晋锦锦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城建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