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8759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每个停车单元沿其长度方向顺次设置有第一停车架、升降通道和第二停车架,第一停车架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第一停车位,第二停车架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第二停车位;升降通道内设置有升降台,提升机构安装于停车单元上并连接升降台以驱动升降台沿竖直方向升降;第一停车位、第二停车位和升降台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和第三传输机构,且传输方向均平行于停车单元的长度方向;驱动机构连接于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和第三传输机构。该停车设备能够有效解决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实现立体停车。

Intelligent mechanical stereo parking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mechanical three-dimensional parking device. Each parking unit is success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parking rack, a lifting passage and a second parking rack along its length direction. The first parking rack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parking spaces from top to bottom, and the second parking rack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econd parking spaces from top to bottom. A lifting platform is provided, and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installed in the parking unit and connected with the lifting platform to drive the lifting platform to rise and fall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first parking space, the second parking space and the lifting platform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the thir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the transmission direction is parallel to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parking unit. The driv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the thir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parking device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parking space and realize stereoscopic par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停车位,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交通工具,而目前城市化建设中停车位的不足已经成为有车一族非常头痛的问题,因此,立体式停车位就得到了人们的关注。立式车库是现代停车库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具有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可有效解决城市停车难的现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该停车设备能够有效解决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实现立体停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该停车设备包括排列设置的多个停车单元,每个所述停车单元沿其长度方向顺次设置有第一停车架、升降通道和第二停车架,所述第一停车架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第一停车位,所述第二停车架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第二停车位;所述升降通道内设置有升降台,提升机构安装于所述停车单元上并连接所述升降台以驱动所述升降台沿竖直方向升降;所述第一停车位、第二停车位和升降台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和第三传输机构,且传输方向均平行于所述停车单元的长度方向;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和第三传输机构,以驱动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和第三传输机构同向传输,或驱动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和第三传输机构同向传输。优选地,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卷筒、牵引钢丝绳和多个滑轮,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所述停车单元的顶端面上,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沿平行于所述停车单元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第一蜗杆;所述停车单元的顶端面上位于所述第一蜗杆的一侧设置有支座,第一轴体沿平行于所述停车单元的宽度方向穿过所述支座并固定,且两端分别套设有第一蜗轮和所述卷筒,所述第一蜗轮啮合于所述第一蜗杆;所述升降台前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轮滑,所述牵引钢丝绳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卷筒上,另一端顺次绕过位于所述升降台上的所述轮滑并固接于所述卷筒上;其中,所述牵引钢丝绳的两端同向绕卷于所述卷筒上。优选地,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括:沿平行于所述停车单元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能够自转的第一滚筒,多个所述第一滚筒上套设有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包括:沿平行于所述停车单元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能够自转的第二滚筒,多个所述第二滚筒上套设有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三传输机构包括:沿平行于所述停车单元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能够自转的第三滚筒,多个所述第三滚筒上套设有第三同步带。优选地,靠近所述升降通道一侧的所述第一滚筒向外延伸地设置有第一齿型驱动轴,靠近所述升降通道一侧的所述第二滚筒向外延伸地设置有第二齿型驱动轴,靠近所述第一停车位一侧的所述第三滚筒向外延伸地设置有第三齿型驱动轴,靠近所述第二停车位一侧的所述第三滚筒向外延伸地设置有第四齿型驱动轴;所述第一齿型驱动轴上套设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二齿型驱动轴上套设有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三齿型驱动轴上套设有第三驱动齿轮,所述第四齿型驱动轴上套设有第四驱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三驱动齿轮的上方设置有第一伸缩齿轮,且能够同时啮合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三驱动齿轮,所述第一伸缩齿轮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链齿;位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和第四驱动齿轮的上方设置有第二伸缩齿轮,且能够同时啮合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和第四驱动齿轮;所述第二伸缩齿轮的前端设置有第二链齿,所述驱动驱动机构通过链条链接于所述第一伸缩齿轮和第二伸缩齿轮以驱动所述第一伸缩齿轮和第二伸缩齿轮转动。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轴体,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所述停车单元的顶端面上,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沿平行于所述停车单元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第二蜗杆;所述停车单元的顶端面上位于所述第二蜗杆的一侧设置有支架座,第二轴体沿平行于所述停车单元的宽度方向穿过所述支架座并固定,且两端分别套设有第二蜗轮和第三链齿,所述第二蜗轮啮合于所述第二蜗杆;链条套设于所述第三链齿、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第一链齿和第二链齿,相邻二个所述第一链齿以及相邻二个所述第二链齿之间套设有链条。优选地,所述第一停车架和第二停车架以所述升降通道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升降通道的底部位于汽车入口处以及与其相对的背面设置有安全栅栏。优选地,所述停车单元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房和太阳能板,所述电机房内设置有电连接于所述停车单元内部的电器元件的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电连接于所述蓄电池。优选地,每层所述第一停车位或第二停车位的底部靠近所述升降通道的一侧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与所述位置传感器相应的位置信号接受器;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电连接于所述位置信号接收器,以接收所述位置信号并控制所述升降台的启停。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设备还包括手机APP终端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通过网络传输信号连接于所述停车单元的控制总成;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显示停车空位数量和位置,入库时,点击控制系统中的启动按钮,所述升降台启动并降至最低,驶入汽车至升降台中并选择空位位置后进行入库动作。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的停车设备包括排列设置的多个停车单元,每个所述停车单元沿其长度方向顺次设置有第一停车架、升降通道和第二停车架,所述第一停车架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第一停车位,所述第二停车架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第二停车位;所述升降通道内设置有升降台,提升机构安装于所述停车单元上并连接所述升降台以驱动所述升降台沿竖直方向升降;所述第一停车位、第二停车位和升降台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和第三传输机构,且传输方向均平行于所述停车单元的长度方向;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和第三传输机构,以驱动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和第三传输机构同向传输,或驱动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和第三传输机构同向传输。需要停车时,启动停车设备,升降台降至最低点之后将汽车驶入升降台上,选择好相应的位置之后开始上升至选择好的第一停车位或第二停车位的一侧,此时,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传输机构和第三传输机构同向传输同向朝向第一停车位的方向转动使车辆横向移动至第一停车位中,或者,驱动机构驱动第二传输机构和第三传输机构同向传输同向朝向第二停车位的方向转动使车辆横向移动至第一停车位中,从而完成整个停车动作,当需要将车辆驶出时,按照入库的相反动作即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停车设备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停车设备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停车设备的顶端面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停车设备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停车设备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齿轮传动区域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1第一停车架102升降通道103第二停车架104第一滚筒105第二滚筒106第三滚筒107电机房108太阳能板109第一同步带110第三同步带201第一电机202第一蜗杆203轮滑204第一蜗轮205卷筒206牵引钢丝绳301第二电机302第二蜗轮303第三链齿304链条305第一链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设备包括排列设置的多个停车单元,每个所述停车单元沿其长度方向顺次设置有第一停车架(101)、升降通道(102)和第二停车架(103),所述第一停车架(101)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第一停车位,所述第二停车架(103)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第二停车位;所述升降通道(102)内设置有升降台(311),提升机构安装于所述停车单元上并连接所述升降台(311)以驱动所述升降台(311)沿竖直方向升降;所述第一停车位、第二停车位和升降台(31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和第三传输机构,且传输方向均平行于所述停车单元的长度方向;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和第三传输机构,以驱动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和第三传输机构同向传输,或驱动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和第三传输机构同向传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设备包括排列设置的多个停车单元,每个所述停车单元沿其长度方向顺次设置有第一停车架(101)、升降通道(102)和第二停车架(103),所述第一停车架(101)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第一停车位,所述第二停车架(103)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第二停车位;所述升降通道(102)内设置有升降台(311),提升机构安装于所述停车单元上并连接所述升降台(311)以驱动所述升降台(311)沿竖直方向升降;所述第一停车位、第二停车位和升降台(31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和第三传输机构,且传输方向均平行于所述停车单元的长度方向;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和第三传输机构,以驱动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和第三传输机构同向传输,或驱动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和第三传输机构同向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第一电机(201)、卷筒(205)、牵引钢丝绳(206)和多个滑轮,所述第一电机(201)固定于所述停车单元的顶端面上,且所述第一电机(201)的转轴沿平行于所述停车单元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第一蜗杆(202);所述停车单元的顶端面上位于所述第一蜗杆(202)的一侧设置有支座,第一轴体沿平行于所述停车单元的宽度方向穿过所述支座并固定,且两端分别套设有第一蜗轮(204)和所述卷筒(205),所述第一蜗轮(204)啮合于所述第一蜗杆(202);所述升降台(311)前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轮滑(203),所述牵引钢丝绳(206)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卷筒(205)上,另一端顺次绕过位于所述升降台(311)上的所述轮滑(203)并固接于所述卷筒(205)上;其中,所述牵引钢丝绳(206)的两端同向绕卷于所述卷筒(205)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括:沿平行于所述停车单元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能够自转的第一滚筒(104),多个所述第一滚筒(104)上套设有第一同步带(109);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包括:沿平行于所述停车单元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能够自转的第二滚筒(105),多个所述第二滚筒(105)上套设有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三传输机构包括:沿平行于所述停车单元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能够自转的第三滚筒(106),多个所述第三滚筒(106)上套设有第三同步带(1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升降通道(102)一侧的所述第一滚筒(104)向外延伸地设置有第一齿型驱动轴,靠近所述升降通道(102)一侧的所述第二滚筒(105)向外延伸地设置有第二齿型驱动轴,靠近所述第一停车位一侧的所述第三滚筒(106)向外延伸地设置有第三齿型驱动轴,靠近所述第二停车位一侧的所述第三滚筒(106)向外延伸地设置有第四齿型驱动轴;所述第一齿型驱动轴上套设有第一驱动齿轮(307),所述第二齿型驱动轴上套设有第二驱动齿轮(308),所述第三齿型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钦生杨海卉魏平曹广政何俊刘彦春孙开亮刘子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