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对置曳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79375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对置曳引结构,旨在解决电梯对置曳引结构的不足。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安装在电梯井道顶部安装平台上用于控制电梯升降的曳引机、连接在曳引机上的曳引轮,曳引轮上绕设两组曳引绳,曳引绳绕设在曳引轮上形成超过180度的包角,曳引绳一端连接轿厢,另一端连接长条状竖直设置的轿厢对重,两轿厢对重对角设置,两组曳引绳与轿厢的连接位置对角设置。这种电梯对置曳引结构使电梯曳引轮和曳引绳之间的曳引包角大于180度,提高了曳引绳的摩擦力,避免了打滑的风险。

Elevator opposite trac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vator opposite traction structure, which aims to solve the deficiency of the elevator opposite trac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tractor mounted on the top mounting platform of an elevator shaft for controlling the elevator lift, a tractor wheel connected to the tractor, two groups of traction ropes wound on the tractor wheel, a traction rope wound on the tractor wheel to form a wrapped angle of more than 180 degrees, and a traction rope connected to a car at one end and a strip-shaped vertical arrangement at the other end. The two carriages are set diagonally with the opposite weight, and the connection posi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traction ropes and the carriage is set diagonally. The contra-position traction structure of the elevator makes the angle of the traction package between the traction wheel and the traction rope of the elevator greater than 180 degrees, improves the friction of the traction rope and avoids the risk of slip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对置曳引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梯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梯对置曳引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很多别墅上都安装有电梯,这类电梯的制造标准和普通高层建筑电梯的制造标准不同,而且监管体系也不一样,别墅类电梯不纳入特种设备监管范畴,也不进行法定检验,因此,极有可能该电梯的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发生事故的概率相应的就会提高,对电梯的安全性和自救要求就非常高。然而现有的很多电梯曳引轮和曳引绳之间存在打滑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电梯曳引轮和曳引绳之间存在打滑的风险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梯对置曳引结构,电梯曳引轮和曳引绳之间的曳引包角大于180度,提高了曳引绳的摩擦力,避免了打滑的风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对置曳引结构,包括安装在电梯井道顶部安装平台上用于控制电梯升降的曳引机、连接在曳引机上的曳引轮,曳引轮上绕设两组曳引绳,曳引绳绕设在曳引轮上形成超过180度的包角,曳引绳一端连接轿厢,另一端连接长条状竖直设置的轿厢对重,两轿厢对重对角设置,两组曳引绳与轿厢的连接位置对角设置。曳引机工作带动曳引轮转动,从而带动曳引绳移动,从而实现轿厢的升降。两轿厢对重对角设置,两组曳引绳与轿厢的连接位置对角设置,在轿厢曳引升降过程中构成对置曳引,有利于轿厢的平稳升降。曳引绳绕设在曳引轮上形成超过180度的包角,提高了曳引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避免了曳引绳打滑而破坏曳引轮,引起故障。这种电梯对置曳引结构使电梯曳引轮和曳引绳之间的曳引包角大于180度,提高了曳引绳的摩擦力,避免了打滑的风险。作为优选,安装平台上安装有左上转向轮、左下转向轮、右上转向轮、右下转向轮,两组曳引绳分别为左曳引绳和右曳引绳,左曳引绳依次绕过左上转向轮、曳引轮和左下转向轮后与轿厢连接,右曳引绳依次绕过右上转向轮、曳引轮和右下转向轮后与轿厢连接。这种结构的设置,确保曳引绳对轿厢的平稳可靠曳引升降。作为优选,曳引轮外壁上和曳引绳对应开设有环形的防滑槽,曳引绳绕设在防滑槽内。防滑槽的设置防止曳引绳在曳引轮上出现偏离现象。作为优选,安装平台上安装有两组平衡绳,平衡绳一端连接轿厢,另一端连接长条状竖直设置的平衡配重,两平衡绳与轿厢的连接位置对角设置,安装平台上安装有左支撑导轮、左换向轮、左导轮、右支撑导轮、右换向轮、右导轮,一组平衡绳依次绕过左支撑导轮、左换向轮、左导轮后与平衡配重连接,另组平衡绳依次绕过右支撑导轮、右换向轮、右导轮后与平衡配重连接,平衡配重靠近两轿厢对重之间的轿厢转角位置设置。平衡配重用于匹配轿厢本身的重量,通过两轿厢对重以及一平衡配重实现轿厢升降过程中的配重,有利于减小单个配重的体积,便于配重的布置,有利于减小配重的长度而缩短井道的深度。作为优选,轿厢上和曳引绳连接位置安装有铰座底板,铰座底板上固定有平行的前立板和后立架,前立板与后立架相分离,分离的中间位置设置吊架,吊架的端部通过销轴铰接于前立板和后立架上,销轴的两端连接有销轴传感器,吊架对应前立板的侧面固定有自动复位器,前立板的上端为圆弧边,圆弧边的最上位置设置有凸块,凸块与自动复位器的复位触头相接触,吊架上端连接曳引绳。当曳引绳拉着轿厢出现故障处于非平衡状态时,两组曳引绳受力不同,吊架发生偏转,此时销轴传感器检测到这一信号,使自动复位器工作,自动复位器的复位触头抵接到凸块上,驱动吊架纠偏到平衡状态。这种结构设置使确保两组曳引绳拉着轿厢始终处于平衡状态,轿厢升降过程平稳可靠。作为优选,吊架的上部连接有两绳头组件,绳头组件包括外套、处于外套内的锥头、与外套一端铰接的绳头螺杆及套置于绳头螺杆上的张紧弹簧,吊架上部设置有两个竖向的穿孔,绳头螺杆从上往下穿过穿孔,绳头螺杆的下部套置张紧弹簧,外套上端设置有绳孔,曳引绳的端部从绳孔穿入到外套内并绕过锥头又从绳孔穿出形成180°折弯并通过抱箍固定。曳引绳通过绳头组件连接在吊架上,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连接平稳可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梯对置曳引结构使电梯曳引轮和曳引绳之间的曳引包角大于180度,提高了曳引绳的摩擦力,避免了打滑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曳引绳的连接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的曳引绳与轿厢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平台,2、曳引机,3、曳引轮,4、曳引绳,5、轿厢,6、轿厢对重,7、左上转向轮,8、左下转向轮,9、右上转向轮,10、右下转向轮,11、左曳引绳,12、右曳引绳,13、防滑槽,14、平衡绳,15、平衡配重,16、左支撑导轮,17、左换向轮,18、右支撑导轮,19、右换向轮,20、右导轮,21、铰座底板,22、前立板,23、后立架,24、吊架,25、销轴传感器,26、自动复位器,27、凸块,28、外套,29、锥头,30、绳头螺杆,31、张紧弹簧,32、抱箍,33、左导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实施例:一种电梯对置曳引结构(参见附图1至4),包括安装在电梯井道顶部安装平台1上用于控制电梯升降的曳引机2、连接在曳引机上的曳引轮3,曳引轮上绕设两组曳引绳4,曳引绳绕设在曳引轮上形成超过180度的包角,曳引绳一端连接轿厢5,另一端连接长条状竖直设置的轿厢对重6,两轿厢对重对角设置,两组曳引绳与轿厢的连接位置对角设置。安装平台上安装有左上转向轮7、左下转向轮8、右上转向轮9、右下转向轮10,两组曳引绳分别为左曳引绳11和右曳引绳12,左曳引绳设有并排设置的两根,右曳引绳设有并排设置的两根。左曳引绳依次绕过左上转向轮、曳引轮和左下转向轮后与轿厢连接,右曳引绳依次绕过右上转向轮、曳引轮和右下转向轮后与轿厢连接。曳引轮外壁上和曳引绳对应开设有四条环形的防滑槽13,曳引绳绕设在防滑槽内。安装平台上安装有两组平衡绳14,平衡绳一端连接轿厢,另一端连接长条状竖直设置的平衡配重15,两平衡绳与轿厢的连接位置对角设置,安装平台上安装有左支撑导轮16、左换向轮17、左导轮33、右支撑导轮18、右换向轮19、右导轮20,一组平衡绳依次绕过左支撑导轮、左换向轮、左导轮后与平衡配重连接,另组平衡绳依次绕过右支撑导轮、右换向轮、右导轮后与平衡配重连接,平衡配重靠近两轿厢对重之间的轿厢转角位置设置。轿厢上和曳引绳连接位置安装有铰座底板21,铰座底板上固定有平行的前立板22和后立架23,前立板与后立架相分离,分离的中间位置设置吊架24,吊架的端部通过销轴铰接于前立板和后立架上,销轴的两端连接有销轴传感器25,吊架对应前立板的侧面固定有自动复位器26,前立板的上端为圆弧边,圆弧边的最上位置设置有凸块27,凸块与自动复位器的复位触头相接触,吊架上端连接曳引绳。吊架的上部连接有两绳头组件,后立架上部连接有一绳头组件,绳头组件包括外套28、处于外套内的锥头29、与外套一端铰接的绳头螺杆30及套置于绳头螺杆上的张紧弹簧31,吊架上部设置有两个竖向的穿孔,后立架上设置一竖向的穿孔,绳头螺杆从上往下穿过穿孔,绳头螺杆的下部套置张紧弹簧,外套上端设置有绳孔,平衡绳和曳引绳的端部从绳孔穿入到外套内并绕过锥头又从绳孔穿出形成180°折弯并通过抱箍32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梯对置曳引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对置曳引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安装在电梯井道顶部安装平台上用于控制电梯升降的曳引机、连接在曳引机上的曳引轮,曳引轮上绕设两组曳引绳,曳引绳绕设在曳引轮上形成超过180度的包角,曳引绳一端连接轿厢,另一端连接长条状竖直设置的轿厢对重,两轿厢对重对角设置,两组曳引绳与轿厢的连接位置对角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17 CN 20171096513741.一种电梯对置曳引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安装在电梯井道顶部安装平台上用于控制电梯升降的曳引机、连接在曳引机上的曳引轮,曳引轮上绕设两组曳引绳,曳引绳绕设在曳引轮上形成超过180度的包角,曳引绳一端连接轿厢,另一端连接长条状竖直设置的轿厢对重,两轿厢对重对角设置,两组曳引绳与轿厢的连接位置对角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对置曳引结构,其特征是,安装平台上安装有左上转向轮、左下转向轮、右上转向轮、右下转向轮,两组曳引绳分别为左曳引绳和右曳引绳,左曳引绳依次绕过左上转向轮、曳引轮和左下转向轮后与轿厢连接,右曳引绳依次绕过右上转向轮、曳引轮和右下转向轮后与轿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对置曳引结构,其特征是,曳引轮外壁上和曳引绳对应开设有环形的防滑槽,曳引绳绕设在防滑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对置曳引结构,其特征是,安装平台上安装有两组平衡绳,平衡绳一端连接轿厢,另一端连接长条状竖直设置的平衡配重,两平衡绳与轿厢的连接位置对角设置,安装平台上安装有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邓健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小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