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新苗专利>正文

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及其制备得到的中药颗粒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740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及其制备得到的中药颗粒剂,涉及中药颗粒剂制备技术领域。该颗粒剂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原料药经煎药提取并经固液分离后得到抽提液,将抽提液经高速离心分离纯化获得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入辅料,混合均匀后干燥得到浸膏粉,再经干法制粒得到中药颗粒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颗粒剂制备工艺将高速分离纯化方法和干法制粒方式结合使用,可以最大限度的富集中药有效成分,降低有效成分流失率,减少辅料的使用量,缩减生产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颗粒剂制备工艺具有原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有效成分含量高等优点。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s and prepa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eparation process of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s and the prepared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s, and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s preparatio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e granule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extracting the crude drug by decocting and separating the crude drug by solid-liquid method, purifying the extract by high-speed centrifugation, adding excipients to the concentrated solution, mixing evenly and drying to obtain extract powder, and then granulating the granule by dry method. The granul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e invention combines the high-speed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method with the dry granulation method, which can enrich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he maximum extent, reduce the loss rate of the effective ingredients, reduce the use of excipients,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The granul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utilization ratio of raw materials,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low production cost and high content of effective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及其制备得到的中药颗粒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颗粒剂制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及其制备得到的中药颗粒剂。
技术介绍
传统的中医临床治疗用药方式是中药汤剂,但中药汤剂存在味道苦涩、煎煮过程繁琐耗时和运输保存不便等缺点。随着技术的进步,在中药汤剂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中药颗粒剂,颗粒剂能有效解决汤剂存在的各种缺点。目前中药颗粒剂一般的制造流程为“选料—去杂—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制粒是整个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浓缩是纯化分离的过程,可以最大限度的富集中药有效成分,对中药颗粒制剂的制造非常重要,可以保证中药颗粒剂的质量。水提醇沉法是最为普遍的纯化分离工艺,但在此过程中,药物的有效活性成分很容易因为使用的乙醇而受到相应的损失,从而对药物的正常疗效造成影响,而且大量使用乙醇也增加了工艺成本。传统的制粒方法是湿法制粒,其中湿法制粒通常是在中药浸膏中加入辅料,但制粒过程中,中药浸膏往往为粘稠状,不易与辅料混合均匀,所以制粒时会加入乙醇稀释中药浸膏,使其更好地与辅料混合。但乙醇使用增加了工艺生产成本,而且辅料使用量常难以准确掌控而造成颗粒剂一次成型率低、颗粒剂质量稳定性差等问题。在湿法制粒中,原料和辅料不可避免地需要接触水和高热,在接触的过程中使用的赋型剂自身的物理和化学变化都可能影响颗粒剂产品的性质。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高速分离纯化方法和干法制粒结合使用,制备得到的中药颗粒剂中有效成分含量高、杂质少,此外制备工艺具有生产成本低、原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的颗粒剂,中药颗粒剂中有效成分含量高、杂质少。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抽提液经高速分离纯化获得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入辅料,混合均匀后干燥得到浸膏粉;浸膏粉再经干法制粒得到中药颗粒剂;抽提液是原料药经煎药提取并经固液分离后得到的。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高速分离纯化的工艺参数包括:分离转速为8000-14000rpm/min,优选为10000-12000rpm/min,进一步优选为10000rpm/min;优选地,高速分离纯化后获得的浓缩液密度为1.2-1.4kg/L,优选为1.3-1.4kg/L,进一步优选为1.3kg/L。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干法制粒的工艺参数包括:制粒压力为3-4MPa,和/或,加料速度为200-400g/min,和/或,上筛网目数为14-18目,和/或,下筛网目数为35-45目;优选制粒压力为3-3.5MPa,和/或,加料速度为220-300g/min,和/或,上筛网目数为16目,和/或,下筛网目数为40目。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原料药用20-30℃水浸泡30-80min后进行煎药提取;进一步优选,原料药用15-25℃水浸泡45-60min后进行煎药提取。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煎药提取工艺参数包括:提取压力为0.06-0.12MPa,和/或,提取温度为100-110℃,和/或,提取时间为30-60min;优选地,提取压力为0.08-0.1MPa,和/或,提取温度为100-105℃,和/或,提取时间为35-40min;优选地,固液分离所用滤袋目数为60-120目,进一步优选为70-100目。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向浓缩液中加入辅料时,辅料与浓缩液的体积比为7-15%,优选为8-10%,进一步优选为10%;进一步优选,辅料包括糊精、乳糖、预胶化淀粉或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干燥工艺参数包括:干燥温度为100-200℃,和/或,干燥时间为30-90min;进一步优选,干燥温度为100-150℃,和/或,干燥时间为40-60min。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原料药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山楂5-10份、陈皮2-10份、槐花5-20份、葛根10-20份、山药10-20份、玉竹10-25份、牡蛎5-30份、桑叶10-20份、桑椹15-25份和木瓜5-15份。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配方量的原料药,用20-30℃水浸泡30-80min;原料药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山楂5-10份、陈皮2-10份、槐花5-20份、葛根10-20份、山药10-20份、玉竹10-25份、牡蛎5-30份、桑叶10-20份、桑椹15-25份和木瓜5-15份;(b)对浸泡后的原料药进行煎药提取,煎药提取工艺参数包括:提取压力为0.06-0.12MPa,和/或,提取温度为100-110℃,和/或,提取时间为30-60min;煎药提取后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所用滤袋目数为60-120目,得到抽提液;(c)对抽提液进行高速分离纯化,高速分离纯化工艺参数包括:分离转速为8000-14000rpm/min;高速分离纯化后获得密度为1.2-1.4kg/L的浓缩液;(d)向浓缩液中加入辅料,辅料与浓缩液的体积比为7-15%,混合均匀后进行干燥,得到浸膏粉;干燥工艺参数:干燥温度为100-200℃,干燥时间为30-90min;所述辅料包括糊精、乳糖、预胶化淀粉或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e)浸膏粉经干法制粒得到中药颗粒剂,干法制粒工艺参数包括:制粒压力为3-4MPa,加料速度为200-400g/min,上筛网目数为14-18目,下筛网目数为35-45目。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的中药颗粒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采用高速分离纯化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富集中药有效成分,降低有效成分流失率;干法制粒可减少辅料的使用量,提高原料利用率。通过高速分离纯化和干法制粒相结合制备得到的中药颗粒剂中有效成分含量高、杂质少。(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颗粒剂制备具有工艺简单、耗时短、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节省能源和减少污染等优点。(3)优选采用本专利技术工艺将山楂、陈皮、槐花、葛根、山药、玉竹、牡蛎、桑叶、桑椹和木瓜等原料药制成中药颗粒剂,经测试制得的中药颗粒剂中有效成分总黄酮含量可达60mg/g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抽提液经高速分离纯化获得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入辅料,混合均匀后干燥得到浸膏粉;浸膏粉再经干法制粒得到中药颗粒剂;抽提液是原料药经煎药提取并经固液分离后得到的。步骤:抽提液经高速分离纯化获得浓缩液抽提液是原料药经煎药提取并经固液分离后得到的。优选地,原料药用20-30℃水浸泡30-80min后进行煎药提取。浸泡水温度典型但非限制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抽提液经高速分离纯化获得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入辅料,混合均匀后干燥得到浸膏粉;浸膏粉再经干法制粒得到中药颗粒剂;抽提液是原料药经煎药提取并经固液分离后得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抽提液经高速分离纯化获得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入辅料,混合均匀后干燥得到浸膏粉;浸膏粉再经干法制粒得到中药颗粒剂;抽提液是原料药经煎药提取并经固液分离后得到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高速分离纯化工艺参数包括:分离转速为8000-14000rpm/min,优选为10000-12000rpm/min,进一步优选为10000rpm/min;优选地,高速分离纯化后获得的浓缩液密度为1.2-1.4kg/L,优选为1.3-1.4kg/L,进一步优选为1.3k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干法制粒工艺参数包括:制粒压力为3-4MPa,和/或,加料速度为200-400g/min,和/或,上筛网目数为14-18目,和/或,下筛网目数为35-45目;优选地,制粒压力为3-3.5MPa,和/或,加料速度为220-300g/min,和/或,上筛网目数为16目,和/或,下筛网目数为40目。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用20-30℃水浸泡30-80min后进行煎药提取;优选地,原料药用15-25℃水浸泡45-60min后进行煎药提取。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煎药提取工艺参数包括:提取压力为0.06-0.12MPa,和/或,提取温度为100-110℃,和/或,提取时间为30-60min;优选地,提取压力为0.08-0.1MPa,和/或,提取温度为100-105℃,和/或,提取时间为35-40min;优选地,固液分离所用滤袋目数为60-120目,进一步优选为70-100目。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向浓缩液中加入辅料时,辅料与浓缩液的体积比为7-15%,优选为8-10%,进一步优选为10%;优选地,辅料包括糊精、乳糖、预胶化淀粉或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新苗叶肖琳
申请(专利权)人:叶新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