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优良伸缩性的人造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6921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优良伸缩性的人造革,是由纤维络合体和高分子弹性体构成的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革的纵向伸长率为15%或15%以上,且纵向伸长回复率为80%或80%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人造革可以如下制造:在将纤维网和收缩性薄片一体化后,进行高分子弹性体添加处理,使得到的薄片收缩后,除去所述收缩性薄片,由此制成人造革。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人造革制造方法,所述方法能够在不降低人造革表面风格的前提下,赋予其伸缩性、特别是按照现有方法无法实现的优良的纵向伸缩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优良伸缩性的人造革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由现有的非制造布构造物构成的人造革伸缩性差,特别是在纵向几乎无伸缩性。因此,在将现有的人造革作为衣料使用时,存在无法制成紧身类服装、仅能制成宽松类服装的问题,另外,将现有的人造革作为材料使用时,存在加工为汽车坐垫等物品时的成形性差之类问题。由现有的非制造布构造物构成的人造革缺乏纵向伸缩性的原因是在制造过程中,不断在纵向施加张力,使长度增加;而横向在制造过程中在比较松弛的状态下被加工,因此,与纵向相比,容易赋予其伸缩性。例如在特公平6-3974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具有横向伸缩性的人造革,是在超细纤维络合体内部夹入伸缩性织物而形成层合络合体,在所述层合络合体内填充高分子弹性体而得到人造革;但是,难以制造纵向或纵向、横向均具有伸缩性的人造革。作为赋予纵向伸缩性的方法,在特开2000-303365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染色前进行超喂热处理的方法,但是,由于到坯布加工阶段为止,一直对非制造布的络合体实施收缩处理,因此很难利用热处理获得纵向收缩,并且难以获得伸长率超过15%那样充分的伸缩性,因此很难说这是一种可以普及应用的方法。另外,即使增加高分子弹性体相对于超细纤维的比例,赋予纵向伸缩性的能力也有限,因超细纤维的密度低,难以获得表面风格良好的人造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良伸缩性的人造革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能够在不降低人造革表面风格的条件下,赋予其伸缩性、特别是按照现有技术方法无法稳定地实现的纵向伸缩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构成。即,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优良伸缩性的人造革,是由纤维络合体和高分子弹性体构成的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革的纵向伸长率为15%或15%以上、纵向伸长回复率为80%或80%以上。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中所称具有优良伸缩性的人造革是指纵向伸长率为15%或15%以上、优选为20%或20%以上,且纵向伸长回复率为80%或80%以上、优选为85%或85%以上的人造革。伸长率不足15%时,由于穿着用人造革缝制成的衬衣等时的“束缚感”强,因此并不理想。伸长回复率不足80%时,由于在肘部等易伸展的部位容易发生不平伏,因此并不理想。除了纵向之外,横向伸长率为15%或15%以上、优选为20%或20%以上,且横向伸长回复率为80%或80%以上、优选为85%或85%以上时穿着舒适,因此是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具有优良伸缩性的人造革由于在里层形成高分子层,因此能够提高伸缩性。本专利技术中的高分子层是指高分子以膜状、格状等形状存在于人造革的至少单侧表面。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高分子弹性体只要是可以作为粘合剂成分使用的物质,可以为任何物质,例如乙酸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天然橡胶、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等;其中,由于聚氨酯树脂具有优良的伸缩性及实用性,因此是特别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具有优良伸缩性的人造革的制造方法如下所述。本专利技术中具有优良伸缩性的人造革的制造方法优选如下进行将超细纤维或可超细化的纤维网与收缩性薄片叠合,采用例如针刺法或水刺法进行络合处理,或进行粘合,使其一体化后,进行包括超细化处理、高分子弹性体赋予处理、以及起毛处理在内的一系列处理后,对得到的薄片进行热处理,利用收缩性薄片的收缩力,使薄片在纵向及/或横向收缩后,除去收缩性薄片。在本专利技术中,对于包括超细化处理、赋予高分子弹性体的处理、以及起毛处理在内的一系列处理而言,可以在进行超细化处理后进行高分子弹性体赋予处理及起毛处理,或在进行高分子弹性体赋予处理后,进行超细化处理及起毛处理。作为形成纤维的聚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尼龙6、尼龙66、尼龙12、共聚尼龙等聚酰胺类,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及/或这些物质的共聚物等聚酯类等,并无特别限定。纤维的纤度优选为0.0001dtex或0.0001dtex以上,0.9dtex或0.9dtex以下。如果纤维的纤度超过0.9dtex,则由于难以获得人造革特有的表面柔软的手感,因此并不理想。如果纤维的纤度不足0.0001dtex,则由于纤维强度降低,因此并不理想。作为可超细化的纤维与可溶解除去或利用物理性、化学性作用剥离、分割的聚合物的组合,可以将下述物质适当组合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及/或这些物质的共聚物等聚酯类,尼龙6、尼龙66、尼龙12、共聚尼龙等聚酰胺类,聚乙烯、聚苯乙烯等聚烯烃类等。作为本专利技术中具有优良伸缩性的人造革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收缩性薄片,可以使用编织物或收缩性薄膜,其中,编织物可以使用平纹、网织等任一种组织。此处,高收缩性是指在一体化薄片的处理条件(温度、环境)下进行单独处理时收缩10%或10%以上、优选为15%或15%以上。作为构成编织物的纱,使用聚酯、聚酰胺等合成纤维纱线。如果使用高收缩纱,则能够提高热处理后薄片在纵向及/或横向收缩时的收缩率,提高人造革的伸缩性。在本专利技术中,高收缩纱是指沸水收缩率或干热收缩率为5%或5%以上、优选为10%或10%以上的纱。作为所述的高收缩纱,例如可以使用间苯二甲酸共聚而成的聚酯,但是并无特别限定。使用针刺法作为络合方法时,纱线的捻数为700T/m或700T/m以上,优选为1000T/m或1000T/m以上、4000T/m或4000T/m以下,更优选为2000T/m或2000T/m以上、3000T/m或3000T/m以下。如果捻数不足700T/m,则由于针刺过程中的刺激对纱造成的损伤变大,因此并不理想;捻数如果超过4000T/m,则从捻纱的加工限制和经济性方面考虑并不理想。另外,如果使用强捻纱,则能够利用热处理时的解捻转距使薄片在纵向及/或横向收缩。作为获得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纤维络合体维薄片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将可超细化的复合纤维的短纤维制成网状后利用针刺法、水刺法等络合方法将其制成薄片的方法,但是并无特别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超细化处理可以利用海岛型纤维的脱海处理、分裂型纤维的碱处理或刮伤、搅打等机械性刺激,产生超细纤维。本专利技术将高分子弹性体赋予包含所述超细纤维、超细纤维束或能超细化的复合纤维的纤维络合体。可以在对可超细化的复合纤维进行超细化处理前赋予高分子弹性体,也可以在所述处理之后赋予高分子弹性体。作为高分子弹性体,例如可以举出聚氨酯弹性体、聚脲弹性体、聚氨酯·聚脲弹性体、聚丙烯酸树脂、丙烯腈·丁二烯弹性体、苯乙烯·丁二烯弹性体等,其中,优选聚氨酯弹性体、聚脲弹性体、聚氨酯·聚脲弹性体等聚氨酯类弹性体。作为所述聚氨酯类弹性体,优选使用选自平均分子量为500~3500的聚合二醇中的至少1种,例如聚酯二醇、聚醚二醇、聚酯聚醚二醇、聚内酯二醇、聚碳酸酯二醇等。从产品的耐久性方面考虑,更优选使用含有30重量%或30重量%以上聚碳酸酯二醇的聚合二醇得到的聚氨酯。聚碳酸酯二醇不足30重量%时,由于耐久性降低,因此并不优选。本专利技术中所称的聚碳酸酯二醇是指二醇骨架通过碳酸酯键连接而形成高分子链、且两个末端上具有羟基的物质。所述二醇骨架由作为原料使用的二醇决定,但是并不限定于此类,例如,可以使用1,6-己二醇、1,5-戊二醇、新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另外,由于以选自所述二醇类中的至少2种或2种以上的二醇为原料聚合而成的聚碳酸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优良伸缩性的人造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纤维网进行高分子弹性体添加处理之前或之后,将收缩性薄片与所述纤维网一体化得到薄片,使薄片收缩后,除去所述收缩性薄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花冈纯饭岛弘通池山正己渡边幸二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