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单车夹持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580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车夹持移动装置,包括控制装置、移动平台、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一传动机构;移动平台包括放车平台、固定夹持板、移动夹持板、第二驱动装置以及第二传动机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二驱动装置通过第二传动机构驱动移动夹持板向固定夹持板运动实现对单车的夹持,或者驱动所述移动夹持板向背离所述固定夹持板方向运动实现复位;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平台运动;该装置能够自动对进行单车的夹持和移动,从而实现单车的自动搬运。

A bicycle clamping mobil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ingle-car clamping mov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ontrol device, a mobile platform, a first driving device and a first driving mechanism; the mobile platform comprises a release platform, a fixed clamping plate, a moving clamping plate, a second driving device and a second driving mechanism; and the control device is used to control the second driving device to pass through. A control device is used to control the first drive device to drive the mobile platform movement through the first drive mechanism. The device can automatically clamp and move the bicycle, so as to realize the automatic handling of the bi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车夹持移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车夹持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停放中的单车移动和移动时的固定一直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而且市面上暂且还没有较好的装置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生活中停放中的单车仍然需要工人搬运,例如共享单车的移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单车人工搬运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问题,提出一种单车夹持移动装置,能够自动进行单车的搬运,有效节约人力物力。一种单车夹持移动装置,包括控制装置、移动平台、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移动平台包括放车平台、固定夹持板、移动夹持板、第二驱动装置以及第二传动机构;所述固定夹持板固定于所述放车平台上,所述移动夹持板与所述固定夹持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还与所述移动夹持板配合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夹持板向所述固定夹持板运动实现对单车的夹持,或者驱动所述移动夹持板向背离所述固定夹持板方向运动实现复位;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还与所述移动平台配合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平台运动;所述装置还包括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用于测量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转动圈数。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丝杆螺母、丝杆、直线轴承、第二光轴以及第二联轴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与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移动夹持板连接,所述第二光轴通过所述直线轴承与所述移动夹持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单车夹持移动装置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侧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联轴器、第一光轴、同步带轮、同步带、同步带连接器以及导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与所述第一光轴连接,所述第一光轴与所述同步带轮连接,所述同步带绕于所述同步带轮上,所述同步带通过所述同步带连接器与所述移动平台的底面连接,所述导轨安装于所述框架的侧板上,移动平台的侧板与所述导轨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单车夹持移动装置还包括第一触碰开关和第二触碰开关,所述第一触碰开关安装于所述框架的侧板上,所述第二触碰开关安装于所述框架上,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触碰开关和第二触碰开关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单车夹持移动装置,能够自动对进行单车的夹持和移动,从而实现单车的自动搬运,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结构简单,有效节约成本,通过设置触碰开关,可以对移动平台的运动进行控制,有效提高控制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单车夹持移动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单车夹持移动装置一种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单车夹持移动装置一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单车夹持移动装置一种实施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单车夹持移动装置,包括控制装置24、移动平台15、第一驱动装置4以及第一传动机构25;移动平台15包括放车平台3、固定夹持板1、移动夹持板2、第二驱动装置8以及第二传动机构;固定夹持板1固定于放车平台3上,移动夹持板2与固定夹持板1相对设置,第二驱动装置8与第二传动机构配合连接,第二传动机构还与移动夹持板2配合连接,控制装置24用于控制第二驱动装置8通过第二传动机构驱动移动夹持板2向固定夹持板1运动实现对单车的夹持,或者驱动移动夹持板2向背离固定夹持板1方向运动实现复位;第一驱动装置4与第一传动机构25连接,第一传动机构25还与移动平台15配合连接,控制装置24用于控制第一驱动装置4通过第一传动机构25驱动移动平台15运动;所述装置还包括编码器(图中未示出),编码器与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用于测量第二驱动装置的转动圈数。具体地,将单车放入放车平台3的相应位置,打开开关,第二驱动装置8启动,通过第二传动机构,移动夹持板向2向固定夹持板移动,直到移动夹持板2和固定夹持板1将单车固定,编码器通过测量第二驱动装置转过的圈数,可以计算移动夹持板移动的距离,从而判断移动夹持板是否将单车固定,完成夹持动作后,关闭第二驱动装置;之后启动第一驱动装置4,通过第一传动机构25带动移动平台15沿预设轨迹移动,到达预设位置后,关闭第一驱动装置;到达预设位置后,启动第二驱动装置朝相反方向转动,通过第二传动机构,移动夹持板2朝背离固定夹持板的方向移动直到复位,编码器通过测量第二驱动装置转过的圈数,可以计算移动夹持板移动的距离,从而判断移动夹持板是否复位,移动夹持板复位后可以将单车取下;移动夹持板复位后,关闭第二驱动装置,开启第一驱动装置朝相反方向转动,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移动平台复位。进一步地,第二驱动装置8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驱动电机为42步进电机。具体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丝杆螺母5、丝杆6、直线轴承9、第二光轴10以及第二联轴器7;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联轴器7与丝杆6的一端连接,丝杆6的另一端通过丝杆螺母5与移动夹持板2连接,第二光轴10通过直线轴承9与移动夹持板2连接。夹持单车时,第二驱动电机正方向转动,带动第二联轴器连接的丝杆正方向转动,同时丝杆螺母和直线轴承带动移动夹持板向固定夹持板运动;夹持复位时,第二驱动电机反方向转动,带动第二联轴器连接的丝杆反方向转动,同时丝杆螺母和直线轴承带动移动夹持板向背离固定夹持板的方向运动。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单车夹持移动装置还包括框架18,框架上设置有侧板19;第一驱动装置4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驱动电机为57步进电机。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联轴器11、第一光轴14、同步带轮12、同步带13、同步带连接器16以及导轨17,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11与第一光轴14连接,第一光轴14与同步带轮12连接,同步带13绕于同步带轮12上,同步带12通过同步带连接器16与移动平台15的底面连接,导轨17安装于框架18的侧板19上,移动平台侧板20与导轨17配合连接。移动平台向预设位置移动时,第一驱动电机正方向转动,使得通过第一联轴器11连接的第一光轴14上的同步带轮12带动同步带13正向转动,使得通过同步带连接器16连接的移动平台17沿导轨17向预设位置移动;复位时,第一驱动电机反方向转动,使得通过第一联轴器11连接的第一光轴14上的同步带轮12带动同步带13反向转动,使得通过同步带连接器16连接的移动平台15沿导轨17运动至复位。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单车夹持移动装置还包括第一触碰开关22和第二触碰开关21,第一触碰开关22安装于框架18的侧板19上,第二触碰开关21安装于框架18上,控制装置与第一触碰开关22和第二触碰开关21连接。具体地,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检测移动平台15是否与第一触碰开关22接触判断移动平台15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车夹持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移动平台、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移动平台包括放车平台、固定夹持板、移动夹持板、第二驱动装置以及第二传动机构;所述固定夹持板固定于所述放车平台上,所述移动夹持板与所述固定夹持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还与所述移动夹持板配合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夹持板向所述固定夹持板运动实现对单车的夹持,或者驱动所述移动夹持板向背离所述固定夹持板方向运动实现复位;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还与所述移动平台配合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平台运动;所述装置还包括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用于测量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转动圈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车夹持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移动平台、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移动平台包括放车平台、固定夹持板、移动夹持板、第二驱动装置以及第二传动机构;所述固定夹持板固定于所述放车平台上,所述移动夹持板与所述固定夹持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还与所述移动夹持板配合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夹持板向所述固定夹持板运动实现对单车的夹持,或者驱动所述移动夹持板向背离所述固定夹持板方向运动实现复位;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还与所述移动平台配合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平台运动;所述装置还包括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用于测量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转动圈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车夹持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丝杆螺母、丝杆、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俊豪陈仰芏刘长红朱大昌邓亮明曾镕丹赖建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