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检测机的压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5463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检测机的压膜结构,包括:机台结构本体,所述机台结构本体上端设置有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上设置有若干治具,所述旋转平台一侧设置有压模装置,所述压模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槽结构,所述滑槽结构上设置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在滑槽结构内进行滑动,所述第一滑杆上端设置有横向导轨结构,所述横向导轨结构上设置有第一导轨槽,所述第一导轨槽一侧设置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一侧设置有压合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全自动背光模组检测机的压膜结构,结构合理,可以方便进行压膜。

A pressure film structure of fully automatic backlight module test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lm pressing structure of an automatic backlight module test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machine frame structure body, a rotating platform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machine frame structure body, a number of fixtures on the rotating platform, a die pressing device on one side of the rotating platform, and the die pressing device including a base and the bottom. The first slide rod slides in the slide structure,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slide rod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verse guide rail structure, the transverse guide rail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uide rail groove, and the side of the first guide rail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slide rod, the second slide rod. A pressing end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sliding rod, and the film pressing structure of the automatic backlight module testing machin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reasonable in structure, and the film pressing can be conveniently carried o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检测机的压膜结构
本技术涉及全自动背光模组检测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检测机的压膜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全自动背光模组检测机的机台结构单一,没有适合的压膜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不足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检测机的压膜结构,可以方便进行压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检测机的压膜结构,包括:机台结构本体,所述机台结构本体上端设置有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上设置有若干治具,所述旋转平台一侧设置有压模装置,所述压模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槽结构,所述滑槽结构上设置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在滑槽结构内进行滑动,所述第一滑杆上端设置有横向导轨结构,所述横向导轨结构上设置有第一导轨槽,所述第一导轨槽一侧设置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一侧设置有压合端。上述的压膜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滑杆一侧设置有第二导轨槽,所述压合端可以在所述第二导轨槽上进行滑动。上述的压膜结构,其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通过螺丝与所述机台结构本体相连。上述的压膜结构,其中,所述旋转平台上设置有第一治具,所述第一治具上设置有限位拨片。上述的压膜结构,其中,所述旋转平台通过旋转轴与所述机台结构本体相连。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全自动背光模组检测机的压膜结构,结构合理,可以方便进行压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技术的主旨。图1为本技术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检测机的压膜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理解本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检测机的压膜结构,包括:机台结构本体1,机台结构本体1上端设置有旋转平台2,旋转平台2上设置有若干治具3,旋转平台2一侧设置有压模装置4,压模装置4包括底座5,底座5上设置有滑槽结构6,滑槽结构6上设置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在滑槽结构6内进行滑动,在图2中虽然没有标注第一滑杆,但是不难想象该结构,第一滑杆上端设置有横向导轨结构7,横向导轨结构7上设置有第一导轨槽8,第一导轨槽8一侧设置有第二滑杆9,第二滑杆9可以在第一导轨槽8上进行滑动,第二滑杆9一侧设置有压合端1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对接将压膜产品放置在治具3,然后通过第一滑杆在在滑槽结构6内进行前后滑动,从而带动压合端10对压膜产品压合,其次第二滑杆9可以在第一导轨槽8上进行左右滑动,也可以带动压合端10对压膜产品压合,本技术结构合理,可以方便进行压膜。本技术一优选而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只要能满足通过第一滑杆在在滑槽结构6内进行前后滑动,从而带动压合端10对压膜产品压合,就可以实现对产品的压膜,相当于从前到后一个拖动的动作,一个动作结束之后,重新复位,就可以满足压合。同理,也可以通过第二滑杆9可以在第一导轨槽8上进行左右滑动,也可以完成一个压合的动作,在该两种情况下,压合端10和治具3之间只要有一个向上的倾斜角就可以。本技术一优选而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横向导轨结构7上还设置有纵向的第三导轨槽,用于第二滑杆9的上下滑动。本技术一优选而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第二滑杆9一侧设置有第二导轨槽11,压合端10可以在第二导轨槽11上进行滑动,用于压合端10的水平滑动。本技术一优选而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底座5上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端12,连接端12通过螺丝与所述机台结构本体相连,可以实现方便进行安装。本技术一优选而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旋转平台上设置有第一治具,所述第一治具上设置有限位拨片13,可以实现对压膜产品的限位。本技术一优选而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旋转平台通过旋转轴与所述机台结构本体相连。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检测机的压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结构本体,所述机台结构本体上端设置有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上设置有若干治具,所述旋转平台一侧设置有压模装置,所述压模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槽结构,所述滑槽结构上设置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在滑槽结构内进行滑动,所述第一滑杆上端设置有横向导轨结构,所述横向导轨结构上设置有第一导轨槽,所述第一导轨槽一侧设置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一侧设置有压合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检测机的压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结构本体,所述机台结构本体上端设置有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上设置有若干治具,所述旋转平台一侧设置有压模装置,所述压模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槽结构,所述滑槽结构上设置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在滑槽结构内进行滑动,所述第一滑杆上端设置有横向导轨结构,所述横向导轨结构上设置有第一导轨槽,所述第一导轨槽一侧设置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一侧设置有压合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检测机的压膜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子元王远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帆声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