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攻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4921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攻丝机,包括机架和加工组件,机架的上端面设有机座,机座的上端面设有转动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的外侧设有机壳,机壳的上端面设有进料机构;进料机构包括设于机壳上端面的底板,底板的上端面设有向上倾斜设置的进料架、定位槽和推料气缸,推料气缸的活塞杆位于定位槽上方,底板远离推料气缸的一侧设有呈L型设置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上端面设有活动气缸,活动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设有送料块,送料块贯穿有与定位槽位置相对的送料孔,送料块背离推料气缸的一端设有进料气缸,进料气缸的活塞杆在送料孔内滑移,送料块向下移动后送料孔的位置与夹持组件相对。通过这种自动进料方式,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A tapp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app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nd a processing component.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rame,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clamping component, the outer side of the clamping component is provided with a shell, and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mechanism; the feed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shell, and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piston rod of the pushing cylinder is located above the positioning slot, and the bottom plate is far away from the pushing cylinder. The upper end of the fixe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cylinder, and the end of the piston rod of the movable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block, and the feeding block runs through the positioning slot. A feeding cylinder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feeding block away from the feeding cylinder, and the piston rod of the feeding cylinder slides in the feeding hole, and the feeding block moves downward to the position of the feeding hole relative to the clamping assembly. Through this automatic feeding mode, the workload of the staff is reduced, and the work efficienc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攻丝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攻丝机。
技术介绍
攻丝机是一种用丝锥加工内螺纹的一种机床,它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内螺纹加工机床。公告号为CN20573330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攻丝机,该攻丝机包括攻丝机主体和设置于攻丝机主体中主轴底部的多轴器,多轴器底部设有与多轴器数量相等的刀头。这种攻丝机每次加工都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料再进行攻丝,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工作效率较低,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攻丝机,能够自动进料,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攻丝机,包括机架和加工组件,所述机架的上端面设置有机座,所述机座的上端面设置有沿自身轴心线转动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的外侧设置有机壳,所述机壳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壳上端面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向上倾斜设置的进料架、定位槽和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的活塞杆位于定位槽上方,所述底板远离推料气缸的一侧设置有呈L型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设置有活动气缸,所述活动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送料块,所述送料块贯穿有与定位槽位置相对的送料孔,所述送料块背离推料气缸的一端设置有进料气缸,所述进料气缸的活塞杆在送料孔内滑移,所述送料块向下移动后送料孔的位置与夹持组件相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多个原料依次放置在进料架内,位于最下端的原料滚落至定位槽内,通过推料气缸将定位槽内的原料推动至送料孔内,活动气缸推动送料块至送料孔与夹持组件相对,进料气缸推动原料至夹持组件内,进而驱动夹持组件旋转使加工组件对原料进行加工。通过这种自动进料的方式,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架包括进料板,所述进料板的两相对侧壁设置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限位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挡板的设置,使原料能够平整地排列在进料板上,限位板则避免了原料在进料架上的堆叠,使进料过程更加有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侧壁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推料气缸设置于安装板且推料气缸的活塞杆贯穿安装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导向板,所述推料气缸的活塞杆贯穿导向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板的设置,提高了推料气缸的活塞杆的稳定性,保证了推料气缸的活塞杆准确地将原料推动至送料孔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料块的上端面设置有垂直于送料块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固定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杆的设置,提高了送料块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活动气缸的活塞杆的稳定性,保证了送料孔在移动后能够准确地对准夹持组件,使送料气缸精确地将原料推动至夹持组件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面设置有滑动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燕尾块,所述滑动座设置有与第一燕尾块相配合的第一燕尾槽,所述第一燕尾块与进料气缸的伸缩方向相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燕尾块和第一燕尾槽的配合设置,使滑动座能够在安装座上滑动,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对加工组件进行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座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背离滑动座的端面设置有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安装座的侧壁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气缸,能够驱动滑动座在安装座上的滑动,且能够对加工组件进行精确定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工组件包括设置于滑动座上端面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背离夹持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背离夹持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加工气缸,所述加工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座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燕尾块,所述固定块的下端面设置有与第二燕尾块相配合的第二燕尾槽,所述第二燕尾块的长度方向与进料气缸的伸缩方向相平行,所述固定块朝向夹持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加工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燕尾块和第二燕尾槽的配合,驱动加工气缸即可推动固定块和加工头朝向夹持组件移动,且定位更加精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工头呈可拆卸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工头的可拆卸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更换磨损至一定程度的加工头,同时还能根据需求替换不同规格的加工头以及不同类型的加工头,如丝锥和板牙等,进而实现多种不同的加工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工组件可以设置为多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定位气缸,使不同的加工头对原料进行不同的加工,使一台机床实现了多种机床的组合效果,降低了经济成本并提高了工作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自动进料的方式,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提高了工作效率;2.加工头的可拆卸设置,且多个固定座能够在滑动座上滑移,能够实现一台设置的多种加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经济成本;3.定位精确。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区域放大图;图3是实施例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中轴套和夹持杆的爆炸视图;图5是实施例去除部分机架后的爆炸视图;图6是图5中B区域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机座;3、加工组件;31、固定座;32、加工气缸;33、固定块;34、加工头;4、夹持组件;41、轴套;42、夹持杆;43、夹持头;431、夹持孔;432、形变槽;44、轴承;45、夹持气缸;46、卡环;47、转动杆;48、铰接耳;49、电机;410、驱动皮带轮;411、从动皮带轮;412、传动带;5、外壳;6、进料机构;61、底板;62、定位块;63、进料架;631、进料板;632、挡板;633、限位板;64、定位槽;65、推料气缸;66、活动气缸;67、送料块;671、送料孔;68、进料气缸;7、安装板;8、导向板;9、固定板;10、导向杆;11、定位板;12、连接杆;13、安装座;14、滑动座;15、第一燕尾块;16、第一燕尾槽;17、第一连接板;18、定位气缸;19、第二连接板;20、第二燕尾块;21、第二燕尾槽;22、螺栓;23、机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攻丝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和加工组件3。机架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机座2,机座2的上端面设置有夹持组件4,机座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设置于夹持组件4外侧的机壳23。其中,机壳23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料机构6。如图2所示,进料机构6包括固定连接于机壳23上端面的底板61,底板6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62和呈倾斜设置的进料架63。其中,定位块62和进料架63的底端形成定位槽64。底板6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安装板7,安装板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推料气缸65,底板61的上端面还固定连接有与安装板7相平行的导向板8,推料气缸65的活塞杆同时贯穿安装板7和导向板8,且推料气缸65的活塞杆位于定位槽64的上方,通过推料气缸65的伸缩推动定位槽64内的待加工原料。优选的是,进料架63包括呈倾斜设置的进料板631,进料板63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沿进料板631长度方向设置的挡板632,该挡板63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633,两个限位板633远离该挡板6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攻丝机,包括机架(1)和加工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上端面设置有机座(2),所述机座(2)的上端面设置有沿自身轴心线转动的夹持组件(4),所述夹持组件(4)的外侧设置有机壳(23),所述机壳(23)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料机构(6);所述进料机构(6)包括设置于机壳(23)上端面的底板(61),所述底板(61)的上端面设置有向上倾斜设置的进料架(63)、定位槽(64)和推料气缸(65),所述推料气缸(65)的活塞杆位于定位槽(64)上方,所述底板(61)远离推料气缸(65)的一侧设置有呈L型设置的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上端面设置有活动气缸(66),所述活动气缸(66)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送料块(67),所述送料块(67)贯穿有与定位槽(64)位置相对的送料孔(671),所述送料块(67)背离推料气缸(65)的一端设置有进料气缸(68),所述进料气缸(68)的活塞杆在送料孔(671)内滑移,所述送料块(67)向下移动后送料孔(671)的位置与夹持组件(4)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攻丝机,包括机架(1)和加工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上端面设置有机座(2),所述机座(2)的上端面设置有沿自身轴心线转动的夹持组件(4),所述夹持组件(4)的外侧设置有机壳(23),所述机壳(23)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料机构(6);所述进料机构(6)包括设置于机壳(23)上端面的底板(61),所述底板(61)的上端面设置有向上倾斜设置的进料架(63)、定位槽(64)和推料气缸(65),所述推料气缸(65)的活塞杆位于定位槽(64)上方,所述底板(61)远离推料气缸(65)的一侧设置有呈L型设置的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上端面设置有活动气缸(66),所述活动气缸(66)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送料块(67),所述送料块(67)贯穿有与定位槽(64)位置相对的送料孔(671),所述送料块(67)背离推料气缸(65)的一端设置有进料气缸(68),所述进料气缸(68)的活塞杆在送料孔(671)内滑移,所述送料块(67)向下移动后送料孔(671)的位置与夹持组件(4)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攻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架(63)包括进料板(631),所述进料板(631)的两相对侧壁设置有挡板(632),两个所述挡板(632)之间设置有限位板(63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攻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1)的侧壁设置有安装板(7),所述推料气缸(65)设置于安装板(7)且推料气缸(65)的活塞杆贯穿安装板(7),所述底板(61)的上端面设置有导向板(8),所述推料气缸(65)的活塞杆贯穿导向板(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攻丝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宗连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新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