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齿盘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4870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公开一种高强度齿盘成型模具,包括模体、型腔和轴套,所述轴套内设置有可拆卸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轴套同轴设置并与轴孔适配。该模具配有可拆卸的支撑环,由于在加压过程中,轴套内是插有支撑环的,支撑环起到提供额外支撑力的作用,支撑环提供的支撑力与成型料对轴套的挤压力的方向相反,支撑力可以抵消部分成型料对轴套的挤压力,从而使轴套自身受到的外力减小,提高了轴套的抗压强度,防止轴套受压变形,确保型腔的精准度,从而有效保障了齿盘的成型精度。

A high strength gear tray forming di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orming die for a high-strength gear disk, which comprises a die body, a cavity and a shaft sleeve. A detachable supporting ring is arranged in the shaft sleeve, and the supporting ring is coaxially arranged with the shaft sleeve and adapted to the shaft hole. The die is equipped with a detachable supporting ring. Because the supporting ring is inserted in the sleeve during the pressing process, the supporting ring provides additional supporting force. The supporting force provided by the supporting ring is opposite to the extrusion force of the molding material on the sleeve. The supporting force can counteract the extrusion force of some molding material on the sleeve, so that the shaft can be made. The outer force of the sleeve itself decreases,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sleeve is improved, the compressive deformation of the sleeve is prevented, the accuracy of the cavity is ensured, and the forming precision of the gear disk is effectively guarant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齿盘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粉末冶金
,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齿盘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粉末或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经过成形和烧结,制取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业技术。目前,粉末冶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交通、机械、电子、航空航天、兵器、生物、新能源、信息和核工业等领域,成为新材料科学中最具发展活力的分支之一。粉末冶金技术具备显著节能、省材、性能优异、产品精度高且稳定性好等一系列优点,非常适合于大批量生产。另外,部分用传统铸造方法和机械加工方法无法制备的材料和复杂零件也可用粉末冶金技术制造,因而备受工业界的重视。广义的粉末冶金制品业涵括了铁石刀具、硬质合金、磁性材料以及粉末冶金制品等。狭义的粉末冶金制品业仅指粉末冶金制品,包括粉末冶金零件(占绝大部分)、含油轴承和金属射出成型制品等。齿盘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零部件,其时常应用于测速、高精密设备等,因此在工业应用中对于齿盘的精度要求很高,为制造高精度的齿盘,目前已有采用粉末冶金的工艺来制造齿盘的方式。采用粉末冶金的方式制作出来的齿盘性能优异、产品精度高且稳定性好。采用粉末冶金的工艺制作齿盘时,需要用到模具,将成型料注入模具的型腔内后,对成型料加压,使得成型料受压成型。参照图1,现有的模具,包括模体1,模体1的中心为轴套3,轴套3的内部为轴孔4,轴孔4用于将供转轴插入。模体1上且位于轴套3的外侧设置有型腔2,型腔2紧邻轴套3,在模体1的边缘部位设置有固定孔5,固定孔5用于将穿入螺栓,以将模体1固定在工作台上。在加压过程中,轴套3受到成型料的挤压力,由于轴套3的壁厚较薄,在强大的挤压力的作用下,轴套3可能受压变形,从而使型腔2的形状有轻微变化,导致成型的齿盘精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齿盘成型模具,该模具在受到较大的压力时,其能保持型腔的形状不发生变化,保证齿盘的成型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齿盘成型模具,包括模体、型腔和轴套,所述轴套内设置有可拆卸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轴套同轴设置并与轴孔适配。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轴孔内对应于第一凸缘的部位设置有环形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环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角。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环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加强环至少为两个,各个加强环沿支撑环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加强环的环形面上设置有环形凹陷部。作为优选方案:该模具还包括柱状的加强塞,所述加强塞用于插入所述加强环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加强塞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导向角。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加强塞为实心的柱体。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加强塞的尾端开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设置有柱体,所述柱体与加强塞的塞体连接,在柱体的端部还固定有球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该模具配有可拆卸的支撑环,由于在加压过程中,轴套内是插有支撑环的,支撑环起到提供额外支撑力的作用,支撑环提供的支撑力与成型料对轴套的挤压力的方向相反,支撑力可以抵消部分成型料对轴套的挤压力,从而使轴套自身受到的外力减小,提高了轴套的抗压强度,防止轴套受压变形,确保型腔的精准度,从而有效保障了齿盘的成型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传统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的模具的俯视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的模具的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二中的模具的剖视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模体;2、型腔;3、轴套;4、轴孔;5、固定孔;6、支撑环;7、加强环;8、第一凸缘;9、环形槽;10、第一导向角;11、环形凹陷部;12、加强塞;13、第二凸缘;14、腔室;15、柱体;16、球头;17、第二导向角。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技术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技术的更好地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实施例一:参照图2,一种高强度齿盘成型模具,包括模体1,模体1的中心为轴套3,轴套3的内部为轴孔4,轴孔4用于将供转轴插入。模体1上且位于轴套3的外侧设置有型腔2,型腔2紧邻轴套3,在模体1的边缘部位设置有固定孔5,固定孔5用于将穿入螺栓,以将模体1固定在工作台上。该模具还包括一个可拆卸的支撑环6,支撑环6用于插入轴孔4内,支撑环6的外径等于轴孔4的孔径。该模具的使用方法为:在成型时,先在模体1的固定孔5内穿入螺栓,拧紧螺栓,将模体1固定在工作台上,将支撑环6插入轴孔4内,再向型腔2内注入融化的金属液或加入软化的成型料,随后操作冲压机器,使模体1上方的压板(动模)开始下压,压板将型腔2内的成型料压实,随后压板上升,型腔2内就形成了成型的齿盘。在打磨时,将模具转移至打磨台,取出支撑环6,将转轴穿过轴孔4并将模具与转轴相对固定,转轴转动,同时打磨石与型腔2内的已成型的齿盘接触,对齿盘进行打磨和抛光,除去毛刺、提高齿盘的面亮度。由于在加压过程中,轴套3内是插有支撑环6的,支撑环6起到提供额外支撑力的作用,支撑环6提供的支撑力与成型料对轴套3的挤压力的方向相反,支撑力可以抵消部分成型料对轴套3的挤压力,从而使轴套3自身受到的外力减小,提高了轴套3的抗压强度,防止轴套3受压变形,确保型腔2的精准度,从而有效保障了齿盘的成型精度。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支撑环6的尾端设置有第一凸缘8,在轴孔4内对应于第一凸缘8的部位设置有环形槽9,当支撑环6插入轴孔4内时,第一凸缘8刚好进入环形槽9内,从而承托住支撑环6,防止支撑环6掉落到模体1下方。如此可以不必再在模体1的下方设计支撑环6的承托结构,使模体1具有比较简化的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凸缘8与环形槽9都省去,直接将支撑环6设计得与轴套3具有较高的贴合度,当支撑环6插入轴孔4内时,支撑环6的外壁与轴套3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该摩擦力大于支撑环6自身的重力,同时,摩擦力又不宜过大,保证支撑环6可以比较轻松地从轴孔4内取出。为方便将支撑环6插入轴孔4内,本实施例中,支撑环6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导向角10,第一导向角10的角度为45度。此外,还可以在支撑环6的外壁或是轴套3的内壁上涂抹适量的润滑油或是润滑脂,以减小支撑环6插入轴孔4的过程中的滑动摩擦力,更加方便地插入或取出支撑环6。另外,为进一步加强支撑环6的受力强度,在支撑环6的内壁上设置有加强环7,加强环7与支撑环6一体成型,加强环7的加入使得支撑环6具有更高的承压强度,当支撑环6插入轴孔4内后,可以承受更大的挤压力,从而使轴套3在更大的压力下保持不变形,进一步增强了模体1的抗压强度。这里的加强环7是两个或是多个,加强环7沿支撑环6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齿盘成型模具,包括模体、型腔和轴套,其特征是,所述轴套内设置有可拆卸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轴套同轴设置并与轴孔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齿盘成型模具,包括模体、型腔和轴套,其特征是,所述轴套内设置有可拆卸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轴套同轴设置并与轴孔适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齿盘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轴孔内对应于第一凸缘的部位设置有环形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齿盘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环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齿盘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环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度齿盘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加强环至少为两个,各个加强环沿支撑环的长度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晔朱腾达臧建毛重庆于化超倪庆武许龙程卫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鼎冶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