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旋转发酵罐及豆豉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4435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豆豉旋转发酵罐,包括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卧式罐体,所述罐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出料口、进料口,所述罐体内壁固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螺旋叶片,罐体内还设有排氧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排气装置将罐内的氧气排出,满足了厌氧要求;通过双螺旋叶片推动和提升原料豆和盐,从而实现豆与盐的混合,大幅降低了搅拌强度,避免了过度碰撞而造成的豆皮破损,并且提高了罐体的填充率,使填充量提高至70%。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Douchi rotary fermenter and Douchi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oybean sauce rotary fermentation tank, which comprises a horizontal fermentation tank driven by a driving device. The front and rear ends of the tank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and an inlet. The inner wall of the tank is fixed with a spiral blade extending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and an oxygen exhausting device is also provided in the tank. The invention can discharge the oxygen from the tank through the exhaust device to meet the anaerobic requirement, and promotes and promotes the raw bean and salt by the double helical blades, thereby realizing the mixing of the bean and salt, greatly reducing the mixing intensity, avoiding the damage of the bean skin caused by excessive collision, and improving the filling rate of the tank body and increasing the filling amount. To 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豆豉旋转发酵罐及豆豉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豆豉制作
,尤其涉及到一种豆豉旋转发酵罐及豆豉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豆豉是一种常见的食品,从家庭到工厂都可制作。目前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蒸煮、制曲、洗霉和沥干,沥干后加入盐进行混合,再进行发酵。其中在沥干时,并不能将原料豆携带的水分完全去除,因此在加入盐后,盐分会随水分流失。并且原料豆与盐的混合需要专门的搅拌设备,由于原料豆经过蒸煮,在搅拌设备内进行搅拌时,就会因为过度碰撞而导致豆皮损坏,从而破坏了原料豆的完整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豆豉旋转发酵罐及豆豉制作工艺,避免了盐分随水分流失,而且保证了原料豆的完整性。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豆豉旋转发酵罐,包括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卧式罐体,所述罐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出料口、进料口,所述罐体内壁固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螺旋叶片,罐体内还设有排氧装置。本方案通过驱动装置带动罐体缓慢转动,罐体转动同时,利用螺旋叶片的作用,将原料豆和盐混合,减轻了搅拌强度,搅拌后直接在罐内进行发酵,避免了盐分流失,发酵完成后在螺旋叶片的推动下将豆豉卸出,在发酵前通过排氧装置将罐内的氧气排空,实现厌氧发酵。作为优化,所述排氧装置包括一端伸至罐体内的充气管和套设在所述充气管外且与充气管密封连接的外层管,所述充气管位于罐体内的管体上开设有出气孔,充气管位于罐体外的管体上安装有进气阀,所述外层管位于罐体内的管体上开设有进气孔,外层管位于罐体外的管体上安装有出气阀。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双层管,实现氮气冲入和氧气流出同时进行,从进气阀冲入氮气,氮气沿充气管流动,并由出气孔流至罐体内,氧气由进气孔进入外层管和充气管之间的通道,并由出气阀排至罐体外,从而实现了罐内快速排氧,利用气体置换气体,也保证了排氧的彻底。作为优化,还包括伸至所述罐体内的氧气传感器,所述氧气传感器与所述进气阀、出气阀电连接。本优化方案通过氧气传感器判断氧气是否排净,可靠性更高,当氧气传感器检测的氧气浓度符合设定值时,进气阀和出气阀关闭,自动化程度和判断的准确性均大幅提高。作为优化,所述充气管位于罐体内的部分连通有罐内进气管,所述罐内进气管上开设若干出气孔,所述外层管位于罐体内的部分连通有罐内排气管。通过设置罐内进气管,使冲入的氮气扩散更快,进一步提高排氧效率。作为优化,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所述罐体的滚轮,以及连接有电动机的主动齿轮,所述罐体上套设固定有放置于所述滚轮上的滚圈,以及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齿圈。本优化方案通过电动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利用主动齿轮与齿圈的啮合带动罐体转动,同时利用滚轮对罐体进行支撑,减小了罐体转动时的摩擦力,并且由于主动齿轮的分度圆远小于齿圈,利用罐体进行慢速转动,从而避免搅拌过程中原料豆发生破皮。作为优选,所述主动齿轮和齿圈通过斜齿啮合。本优选方案将主动齿轮和齿圈通过斜齿啮合,提高了传动的可靠性,保证了罐体转动的稳定性。作为优化,所述出料口为三个,均匀分布在出料端的端板上,出料口下方设有出料斗。卸料时,在罐体的转动过程中,三个出料口轮流出料,提高了卸料效率,由出料口流出的物料进入出料斗,方便进行灌装或运输。作为优化,所述罐体上还设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压力表和安全阀。通过压力表检测罐体内的压力,方便工作人员了解罐内发酵情况,如果发酵过程中罐内压力过高,安全阀自动打开进行泄压,保证了发酵的安全性。一种豆豉制作生产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蒸煮锅、风冷摊晾机、制曲机、洗霉机和沥干机,所述风冷摊晾机与制曲机之间,以及制曲机与洗霉机之间分别设置有皮带输送机,还包括进料端位于所述沥干机的出料端下方的刮板输送机,所述刮板输送机的一侧还设有出料口伸至刮板输送机进料端上方的加盐绞龙,所述刮板输送机的出料端下方设有双向皮带输送机,所述双向皮带输送机的一侧设有若干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豆豉旋转发酵罐,所述豆豉旋转发酵罐的出料端设有出料皮带输送机。本方案的豆豉制作生产设备将沥干后的原料豆通过刮板输送机进行输送,同时通过加盐绞龙将盐撒在刮板输送机上原料豆的上层,盐和原料豆被送至旋转发酵罐进行搅拌和发酵,省去了盐和原料豆专门混合的步骤,避免了由于混合搅拌而导致的原料豆破皮,并且由于盐位于原料豆上层,未沥干的水分往下流,进一步减小了盐分随水分的流失。一种豆豉制作工艺,包括洗霉和沥干,还包括如下步骤:(1)将盐和沥干的原料豆送至旋转发酵罐,然后通过排氧装置将罐内的氧气排净,再将罐体密封后进行发酵;(2)发酵时,旋转发酵罐每5天转动1小时,转动时的速度为0.5r/min,发酵时间为30天。本方案的制作工艺将盐和沥干的原料豆在旋转发酵罐内进行搅拌和发酵,避免了盐分随水分流失,同时在旋转发酵罐转动时,利用双螺旋叶片的作用实现盐和原料豆的混合,双螺旋叶片可以推动原料豆和盐向出料端发生轴向移动,同时可以将原料豆和盐提升一定高度,原料豆和盐在落下和轴向移动的过程中实现混合,避免了原料豆出现过度碰撞而发生破皮;发酵时对旋转发酵罐的旋转参数设置,提高了发酵速度,比现有技术缩短10天左右。作为优化,所述步骤(1)中,将盐撒在原料豆的上层,然后将盐和沥干的原料豆送至旋转发酵罐。本优化方案中盐被撒在原料豆的上层,即便原料豆未被完全沥干,其携带的水分也是往下流,避免盐的融化,进一步减小了盐分随水分的流失。作为优化,所述步骤(1)中将罐内氧气的排净的方法为,通过充气管向罐内通入氮气,利用氮气置换罐内的氧气,罐内的氧气进入外层管和充气管之间的空隙,并经出气阀排出,氧气传感器测得罐内氧气含量低于设定值时,停止通入氮气,并关闭出气阀。本方案通过向罐内冲入氮气,将罐内的氧气挤出,排氧速度更快,而且排氧更加彻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排气装置将罐内的氧气排出,满足了厌氧要求;通过双螺旋叶片推动和提升原料豆和盐,从而实现豆与盐的混合,大幅降低了搅拌强度,避免了过度碰撞而造成的豆皮破损,并且提高了罐体的填充率,使填充量提高至70%。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图2的右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图;图6为豆豉制作生产设备结构布置图;图中所示:1、出料斗,2、出料口,3、罐体,4、检修口,5、滚轮,6、底架,7、压力表,8、安全阀,9、进气阀,10、出气阀,11、罐内排气管,12、充气管,13、双螺旋叶片,14、罐内进气管,15、滚圈,16、提料叶片,17、齿圈,18、进料漏斗,19、电动机,20、外层管,21、主动齿轮,22、蒸煮锅,23、风冷摊晾机,24、皮带输送机,25、制曲机,26、加盐绞龙,27、出料皮带输送机,28、洗霉机,29、沥干机,30、双向皮带输送机,31、刮板输送机。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如图1~4所示一种豆豉旋转发酵罐,包括底架6和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卧式罐体3,所述罐体3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出料口2、进料口,进料口一端设有进料漏斗18,所述罐体内壁固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螺旋叶片,为了提高推料及搅拌混合效果,本实施例中的螺旋叶片为双螺旋叶片13,罐体内还设有排氧装置,为了便于检修,罐体上设有检修口4。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所述罐体3的滚轮5,以及连接有电动机19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豆豉旋转发酵罐,包括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卧式罐体(3),所述罐体(3)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出料口(2)、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壁固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螺旋叶片,罐体内还设有排氧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豉旋转发酵罐,包括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卧式罐体(3),所述罐体(3)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出料口(2)、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壁固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螺旋叶片,罐体内还设有排氧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豉旋转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氧装置包括一端伸至罐体(3)内的充气管(12)和套设在所述充气管外且与充气管密封连接的外层管(20),所述充气管(12)位于罐体内的管体上开设有出气孔,充气管位于罐体外的管体上安装有进气阀(9),所述外层管(20)位于罐体内的管体上开设有进气孔,外层管位于罐体外的管体上安装有出气阀(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豉旋转发酵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至所述罐体内的氧气传感器,所述氧气传感器与所述进气阀、出气阀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豉旋转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位于罐体内的部分连通有罐内进气管(14),所述罐内进气管(14)上开设若干出气孔,所述外层管位于罐体内的部分连通有罐内排气管(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豉旋转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所述罐体(3)的滚轮(5),以及连接有电动机(19)的主动齿轮(21),所述罐体上套设固定有放置于所述滚轮(5)上的滚圈(15),以及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齿圈(1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豆豉旋转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和齿圈通过斜齿啮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豉旋转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2)为三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粟兵陈书来
申请(专利权)人:泰山恒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