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883790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0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结构通式为:

A targeted ruthenium complex targeting liver cancer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ver cancer targeting ruthenium complex,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general formula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liver cancer targeting ruthenium complex is as follo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恶性肿瘤具有明显的组织侵入性,导致肿瘤组织通常与正常组织混杂在一起,目前临床应用的非靶向化疗往往会对正常组织产生损害,对患者产生巨大的毒副作用,只有靶向治疗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因为靶向药物能够选择性地聚集到肿瘤部位,进而特异性杀死肿瘤细胞,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从而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目前使用的金属抗肿瘤药物中,如顺铂、奥沙利铂等均缺乏肿瘤靶向性,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和承受巨大的治疗痛苦。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旨在解决现有的金属抗肿瘤药物缺乏肿瘤靶向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结构通式为:其中,为钌配合物;为多肽基团。所述的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结构式为:一种如上所述的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合成多肽步骤B、将β-丙氨酸连接到所述多肽的N端,得到步骤C、将含羧基的钌配合物与步骤B所得产物加入到反应活性剂中反应,并将产物纯化,得到所述的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所述多肽为HCBP1。所述的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所述多肽HCBP1的合成方法为:采用HCTU和DIPEA在N2鼓泡的条件下进行偶联反应得到。所述的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中,所述含-COOH的钌配合物的结构式为:所述的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中,所述反应活性剂为HoBt、PyBop和DIPEA的混合液。所述的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中,反应的时间为8-15h。一种如上所述的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在制备预防、治疗与肝癌相关的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包含三个基团:钌配合物、β-丙氨酸和多肽,其中钌配合物具有高的荧光量子产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强的细胞渗透性等特点,对抗肿瘤以及治疗过程具有极大的帮助;β-丙氨酸可以改善产物的水溶性;多肽使得本产物对肝肿瘤细胞具有靶向性。测试表明,本产物能够选择性地靶向肝肿瘤细胞,即对肝癌细胞有很好的抗癌效果,但对正常细胞基本没有毒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的一种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采用AO/EB染色技术检测Ru-T-Pep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能力的测试结果对比图;图4为采用V-FITC/PI染色法测定空白对照组中Hep-G2细胞内三种细胞类型的数量的测试结果图;图5为采用V-FITC/PI染色法测定经Ru处理的Hep-G2细胞内三种细胞类型的数量的测试结果图;图6为采用V-FITC/PI染色法测定经Ru-T-Pep处理的Hep-G2细胞内三种细胞类型的数量的测试结果图;图7为采用HATU与DIPEA作为反应活性剂生成的产物质谱图;图8为采用HoBt、PyBop和DIPEA的混合液作为反应活性剂生成的产物质谱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为了方便描述,本专利技术对部分物质采用简写形式,简写与全称对照如下表一所示。表一化学物质简写-全称对照表本专利技术的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结构通式为:其中,为钌配合物;为多肽基团。本专利技术的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包含三个基团:钌配合物、β-丙氨酸和多肽,其中钌配合物具有高的荧光量子产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强的细胞渗透性等特点,对抗肿瘤以及治疗过程具有极大的帮助;β-丙氨酸可以改善产物的水溶性;多肽使得本产物对肝肿瘤细胞具有靶向性。测试表明,本产物能够选择性地靶向肝肿瘤细胞,即对肝癌细胞有很好的抗癌效果,但对正常细胞基本没有毒性。优选的,所述的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结构式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的较佳实施例,制备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A、合成多肽步骤B、将β-丙氨酸连接到所述多肽的N端,得到步骤C、将含羧基的钌配合物与步骤B所得产物加入到反应活性剂中反应,并将产物纯化,得到本专利技术选取具有活性羧基结构(-COOH)的钌配合物(Ru)和具有肝癌靶向的多肽,并在两者之间设计能改善产物水溶性β-丙氨酸,最终合成了具有肝癌靶向的钌配合物(Ru-T-Pep)。本专利技术中多肽可以为任意结构类型,优选的一种多肽为HCBP1(序列为FQHPSFI),结构式如下,可采用Fmoc/tBuSPPS技术在树脂上合成,即用HCTU和DIPEA在N2鼓泡的条件下进行偶联反应得到。所述含-COOH的钌配合物也是任意结构类型,优选的一种结构式为: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所述反应活性剂为HoBt、PyBop和DIPEA的混合液(反应产物质谱图如图8所示)。这三种试剂作为反应的活化剂及偶联剂,相比使用HATU与DIPEA作为活性剂(反应产物质谱图如图7所示),能够进一步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率,图7结果显示钌配合物与多肽少量接上,图8显示钌和多肽反应的产率高,只有少量杂峰。在添加了反应活性剂的情况下,所述步骤C中,反应的时间为8-15h,优选为10h。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在制备预防、治疗与肝癌相关的疾病药物中的应用。该靶向型钌配合物体系具有强大潜力应用在肿瘤治疗药物领域。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反应过程如图2所示)(1)固相合成多肽选择Rink-Amide-MBHA-Resin树脂(10eq,取代度:0.53mmol/L)制备,在室温条件下通氮气,鼓泡进行反应,将带有Fmoc保护的氨基酸按照序列FQHPSFI顺序合成多肽。(2)采用HCTU(1eq)和DIPEA(0.5eq)作为偶联剂,将β-Ala氨基酸连接到上述多肽的N端,得到FQHPSFI-β-A-NH2,mass确认得到得到m/z为473.5的目标产物。(3)缩合反应将步骤(2)的产物与钌配合物(1.2eq)、HoBt(3eq)、PyBop(3eq)和DIPEA(3eq)混合,在氮气条件下进行反应10小时,钌配合物中的羧基与β-丙氨酸中的氨基进行偶联缩合反应。将上述粗产物用HPLC进行纯化,得到纯度98%以上的纯品,mass确认得到得到m/z为726.5的目标产物Ru-T-Pep。性能测试(1)细胞毒性实验通过MTT实验,探究Ru、Ru-T-Pep对肝癌细胞株(Hep-G2,Hepa1-G)、肺癌细胞株(A549)和正常细胞株(MRC-5,HL-7702)的细胞毒性。表二是Ru、Ru-T-Pep、顺铂(Cis-Pt)对各种细胞株给药48h后的IC50值。表中可以得出Ru-T-Pep对Hep-G2,Hepa1-G肝癌细胞的毒性高于顺铂,并且Ru-T-Pep的IC50值高于Ru配合物。最重要的是,Ru-T-Pep显示出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很低,这个结果表明Ru-T-Pep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通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通式为:其中,为钌配合物;为多肽基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为: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合成多肽步骤B、将β-丙氨酸连接到所述多肽的N端,得到步骤C、将含羧基的钌配合物与步骤B所得产物加入到反应活性剂中反应,并将产物纯化,得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多肽为HCBP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肝癌靶向型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玉王祎张黔玲刘剑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