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199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1:55
车辆用空调装置(10)具备:温度检测部(310),该温度检测部基于来自物体的辐射而对该物体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摆动机构部(320),该摆动机构部使温度检测部(310)摆动,以使由温度检测部(310)检测表面温度的区域即被检测区域的位置变化;以及控制部(100),该控制部对摆动机构部(320)的动作进行控制。控制部(100)基于车室内的热负荷的大小来使摆动机构部(320)的动作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空调装置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基于2016年1月1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5968号且主张其优先权的利益,此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编入本说明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所具备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通过红外传感器来测定乘员的表面温度,并基于该表面温度来进行空调控制。在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在设置于吹出口的摆动百叶窗配置红外传感器,并通过该红外传感器计算出乘员的表面温度。在这样的结构中,红外传感器的方向伴随摆动百叶窗的摆动而在一定的范围内周期性变化。即,并不是一次性且同时地对所有乘员的表面温度进行测定,而是通过一边对局部的范围进行测定一边使该范围逐渐移动来对整体的温度分布进行检测的结构。因此,虽然使用检测范围较窄的廉价的红外传感器,但是也能够进行包含乘员的大范围的温度测定。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062124号公报红外传感器配置于来自包含驾驶员的各乘员的辐射(红外线)能够直接到达的位置。因此,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在驾驶员的前方侧的位置且距离驾驶员较近的位置配置红外传感器的情况较多。当红外传感器的摆动在这样的位置进行时,对于驾驶员来说,红外传感器的摆动、伴随于此的动作音可能会招致厌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虽然设为使温度检测部摆动的结构但能够抑制该摆动招致驾驶员厌烦的情况的车辆用空调装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温度检测部(310),该温度检测部基于来自物体的辐射而对该物体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摆动机构部(320),该摆动机构部使温度检测部摆动,以使被检测区域的位置变化,所述被检测区域是由温度检测部检测表面温度的区域;以及控制部(100),该控制部对摆动机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控制部基于车室内的热负荷的大小来使摆动机构部的动作变化。当车室内的热负荷大时,车室内的气温成为过高或过低的状态。因此,不进行例如仅集中地对高温部分进行冷却这样细致的空气调节,以最大的性能进行空气调节。即,当热负荷大时,可以说通过红外传感器来获取车室内的整体的温度分布的必要性小。因此,若不使温度检测部的摆动一直进行,而例如仅在车室内的热负荷小时限定地进行,则能够不损害空调的舒适性而尽可能地抑制对驾驶员造成烦恼。在上述结构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基于车室内的热负荷的大小来使摆动机构部的动作变化,即温度检测部的摆动变化。由此,能够在不损害空调的舒适性并且不使驾驶员感到烦恼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温度检测部的摆动。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虽然设为使温度检测部摆动的结构但能够抑制该摆动招致驾驶员厌烦的情况的车辆用空调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结构及搭载有该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车辆的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空调机构部的结构的图。图3是表示由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4是表示由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由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由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7是用于对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摆动周期的设定进行说明的图。图8是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由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为了便于理解说明,在各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要素尽可能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0搭载于车辆20,且构成为用于进行车室RM内的空气调节的装置。在车辆用空调装置10的说明之前,首先对车辆20的结构进行简单说明。在图1中,仅示意性地表示俯视观察下的车辆20的车室RM中的前方侧部分。在车室RM内的前方侧部分,右侧的座位即驾驶座21与左侧的座位即副驾驶座22以彼此相邻的方式设置。在图1中表示有落座于驾驶座21的驾驶员M1和落座于副驾驶座22的同乘者M2。附加有符号24的是方向盘。在驾驶座21及副驾驶座22的更前方侧设置有仪表板23。在仪表板23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形成有吹出口213。吹出口213是由车辆用空调装置10调整温度后的空气的出口,即空调风的出口。通过从吹出口213朝向后方侧吹出空调风来进行车室RM内的空调。继续参照图1对车辆用空调装置10的结构进行说明。车辆用空调装置10具备控制部100、空调机构部200、IR传感器310、摄像机400及内部气体温度传感器500。控制部100是用于对车辆用空调装置10的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的装置。控制部100构成为具有CPU、ROM、RAM等的计算机系统。对于控制部100,输入有来自后述的IR传感器310等设置于车辆20的各种传感器的信号。控制部100基于从各种传感器输入的信号来对空调机构部200、传感器驱动装置320等的动作进行控制。由此,能够适当地进行由车辆用空调装置10进行的车室RM内的空气调节。空调机构部200是用于进行车室RM内的空气调节的机构部分。空调机构部200具备未图示的制冷循环,并通过该制冷循环来调整从吹出口213吹出的空调风的温度。对于空调机构部200的结构,参照图2进行说明。空调机构部200具有构成外壳的壳体201。该壳体201构成将空气向空调对象空间即车室RM内引导的空气通路。在壳体201的空气流最上游部,形成有从车室RM的内部吸入空气(内部气体)的内部气体吸入口202和从车室RM的外部吸入空气(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吸入口203。另外,在壳体201设置有将各吸入口(202、203)选择性地进行开闭的吸入口开闭门204。通过吸入口开闭门204的动作来切换内部气体循环模式和外部气体循环模式。吸入口开闭门204的动作由从控制部100输出的驱动信号控制。在吸入口开闭门204的空气流下游侧,配置有作为将空气向车室RM内吹送的送风单元的送风机205。送风机205具有离心风扇205a和风扇电动机205b。风扇电动机205b的转速,即朝向车室RM内送入的风量由从控制部100输出的驱动信号控制。在送风机205的空气流下游侧配置有蒸发器206。蒸发器206是使在其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由送风机205送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蒸发器206与未图示的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等一起构成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在蒸发器206的空气流下游侧,配置有对由蒸发器206冷却了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芯207。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芯207是以车辆20的发动机(未图示)的冷却水为热源对空气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另外,在蒸发器206的空气流下游侧,形成有使通过蒸发器206后的空气绕过加热器芯207而流动的冷风旁通通路208。在此,在加热器芯207及冷风旁通通路208的空气流下游侧混合的空调风的温度根据通过加热器芯207的空气与通过冷风旁通通路208的空气的风量比例而变化。因此,在蒸发器206的空气流下游侧且成为加热器芯207及冷风旁通通路208的入口侧的位置,配置有空气混合门209。该空气混合门209使向加热器芯207及冷风旁通通路208流入的冷风的风量比例连续变化,从而与蒸发器206及加热器芯207一起发挥作为温度调整单元的功能。当通过空气混合门209而使冷风旁通通路208完全关闭时,向车室RM内吹出的空调风的温度成为最高的状态(MAXHOT)。另外,当通过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是车辆(20)所具备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0),其特征在于,具备:温度检测部(310),该温度检测部基于来自物体的辐射而对该物体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摆动机构部(320),该摆动机构部使所述温度检测部摆动,以使被检测区域的位置变化,所述被检测区域是由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表面温度的区域;以及控制部(100),该控制部对所述摆动机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基于车室内的热负荷的大小来使所述摆动机构部的动作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1.15 JP 2016-0059681.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是车辆(20)所具备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0),其特征在于,具备:温度检测部(310),该温度检测部基于来自物体的辐射而对该物体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摆动机构部(320),该摆动机构部使所述温度检测部摆动,以使被检测区域的位置变化,所述被检测区域是由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表面温度的区域;以及控制部(100),该控制部对所述摆动机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基于车室内的热负荷的大小来使所述摆动机构部的动作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负荷大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摆动机构部的动作停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基于乘员的表面温度的变化率或所述车室内的气温的变化率,使所述摆动机构部的动作变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化率小时,所述控制部延长所述摆动机构部的摆动的周期,或减小所述摆动机构部的摆动的振幅,或者减小所述摆动机构部的摆动的速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来使所述摆动机构部的动作变化。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处于行驶中时,所述控制部延长所述摆动机构部的摆动的周期,或减小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田弘大贺启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