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锂硫电池极耳的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178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硫电池极耳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由采用硬质材料的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构成,所述第一薄膜与所述第二薄膜之间具有一用于放置电池极耳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薄膜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电池极耳的长度,所述第二薄膜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薄膜的长度,所述第二薄膜在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薄膜固定于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二端超过所述第一薄膜预定长度,所述第一薄膜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沿以及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边沿分别与所述第二薄膜连接,所述第一薄膜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边沿为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护极耳不被弯折、受损,且避免正负极极耳接触。

A protective cover for lithium sulfur battery ear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otective sleeve for the electrode ear of lithium sulfur battery. The protective sleeve is composed of a first film and a second film using a hard material, and between the first film and the second film there is a holding space for placing the electrode ear of the battery, and the length of the first film is not longer than the electrode ear of the battery. The length of the second film is longer than the length of the first film, the second film has a first end and a second end in the length direction, the first film is fixed near the first end, where the second end exceeds the predetermined length of the first film, and the first film in the width direction. The two side edges and one side edge near the first end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film, and the one side edge of the first film near the second end is an opening.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otect the pole ears from being bent and damaged, and avoids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positive pole and the negative p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锂硫电池极耳的保护套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锂硫电池极耳的保护套。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锂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由于锂硫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锂电池。锂电池一般分为正极片、负极片、隔膜、电解液四个部分。其中,正极片包括铝箔制作的正极集流体和负载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片构成,负极由铜箔制作的负极集流体和负载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片构成。正负极集流体经焊接之后形成正负极耳。正负极极耳在经焊接之后的工序中由于其较低的强度,容易弯折、破损,而且正负极极耳接触容易发生短路,影响电池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锂硫电池极耳的保护套,以保护极耳不被弯折、受损,且避免正负极极耳接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锂硫电池极耳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由采用硬质材料的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构成,所述第一薄膜与所述第二薄膜之间具有一用于放置电池极耳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薄膜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电池极耳的长度,所述第二薄膜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薄膜的长度,所述第二薄膜在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薄膜固定于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二端超过所述第一薄膜预定长度,所述第一薄膜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沿以及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边沿分别与所述第二薄膜连接,所述第一薄膜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边沿为开口。优选的,所述第一薄膜和所述第二薄膜为绝缘材料。优选的,所述第一薄膜和所述第二薄膜为高温聚酯薄膜。优选的,所述第一薄膜和所述第二薄膜通过高温胶带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薄膜的长度等于所述电池极耳的长度。优选的,所述预定长度不小于所述电池极耳的根部与所述电池本体之间的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保护套的硬材质,能够保护极耳在接下来的工序中不被弯折、损坏。而且,保护套的绝缘性质,避免了正负极极耳发生接触导致短路,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锂硫电池极耳的保护套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锂硫电池极耳的保护套的使用示意图。图中各符号表示的含义如下:1-第一薄膜;2-第二薄膜;21-第一端;22-第二端;3-电池极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用于锂硫电池极耳3的保护套,主要是由采用硬质材料的第一薄膜1和第二薄膜2构成。所述第一薄膜1和所述第二薄膜2为绝缘材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薄膜1和所述第二薄膜2为高温聚酯薄膜。所述第一薄膜1与所述第二薄膜2之间具有一用于放置电池极耳3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二薄膜2在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所述第一薄膜1固定于靠近所述第一端21的位置。而第二薄膜2的第二端22超过所述第一薄膜1预定长度。所述第一薄膜1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沿以及靠近所述第一端21的一侧边沿分别与所述第二薄膜2连接,所述第一薄膜1靠近所述第二端22的一侧边沿为开口。也就是说,极耳能够从开口进入容纳空间中,并被三面封闭的容纳空间所保护。所述第一薄膜1和所述第二薄膜2通过高温胶带固定连接,即第一薄膜1的三个边沿和第二薄膜2对应的边沿能够通过高温胶带相黏连。为了容纳下极耳,所述第一薄膜1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电池极耳3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薄膜1的长度等于所述电池极耳3的长度。所述第二薄膜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薄膜1的长度。由于极耳的根部是强度最弱的地方,因此,第一薄膜1的第二端22超过第一薄膜1的预定长度不小于所述电池极耳3的根部与所述电池本体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硬质材料制成的第二薄膜2能够保护极耳不被弯折、受损。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锂硫电池极耳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由采用硬质材料的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构成,所述第一薄膜与所述第二薄膜之间具有一用于放置电池极耳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薄膜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电池极耳的长度,所述第二薄膜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薄膜的长度,所述第二薄膜在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薄膜固定于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二端超过所述第一薄膜预定长度,所述第一薄膜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沿以及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边沿分别与所述第二薄膜连接,所述第一薄膜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边沿为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锂硫电池极耳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由采用硬质材料的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构成,所述第一薄膜与所述第二薄膜之间具有一用于放置电池极耳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薄膜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电池极耳的长度,所述第二薄膜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薄膜的长度,所述第二薄膜在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薄膜固定于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二端超过所述第一薄膜预定长度,所述第一薄膜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沿以及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边沿分别与所述第二薄膜连接,所述第一薄膜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边沿为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硫电池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忠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派思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