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用加强型动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8255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强度高、变形小、可靠耐用的注塑机用加强型动模板,包括在正方形的主板,所述主板的四个角设置有拉杆滑座,所述主板的中部上下端各设置有一移动支架,二个所述移动支架之间设置有顶出机构安装板,所述顶出机构安装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主板设置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顶出孔,所述主板上设置有正方形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四个角分别连接一个所述拉杆滑座,所述移动支架朝向所述顶出孔的侧面设置有二个分置顶出孔两侧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端部设置有向所述顶出孔中心的延伸筋板,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有多个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的第三加强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机用加强型动模板
本技术涉及注塑机
,具体是一种注塑机用加强型动模板。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锁模(合模)机构是注塑机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是保证塑料成型模具可靠地闭合、开启及顶出制品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将直接影响到成型制品的质量。通常的,锁模机构主要分为三种:全液压式(充液式)、机铰式(肘杆式)、液压-机械式。机铰式锁模机构因有力的放大作用,所以锁模油缸的内径都比较小,在应用上比较节能,而且当输入功率相同的情况下,机铰式锁模机构的运动速度优于其它形式的锁模机构,如在相同的尺寸和运动速度下,机铰式锁模的输入功率比全液压式约节省10%-20%。因此,机铰式注塑机始终占有重要一席,甚至目前最新的全电动注塑机也是采用机铰式锁模机构。其中,动模板是机铰式注塑机锁模机构中安装模具、设置顶出机构的重要零件,工作中承受全部锁模力的作用。动模板的失效形式主要包括:工作状态下受脉动循环应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弯曲疲劳破坏或者产生的弯曲变形超过了许用挠度。因此,在锁模机构的设计中必须保证动模板的强度和刚度的可靠性。另外,由于顶出机构,特别是多点顶出机构的设置,动模板的中部必须设置预留空间,导致该位置的动模板仅为平板,刚性较差,在频繁的锁模操作后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注塑机用加强型动模板,提高结构强度,减小变形,提高使用可靠性和耐用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机用加强型动模板,包括在正方形的主板,所述主板的四个角设置有拉杆滑座,所述主板的中部上下端各设置有一移动支架,二个所述移动支架之间设置有顶出机构安装板,所述顶出机构安装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主板设置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顶出孔,所述主板上设置有正方形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四个角分别连接一个所述拉杆滑座,所述移动支架朝向所述顶出孔的侧面设置有二个分置顶出孔两侧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端部设置有向所述顶出孔中心的延伸筋板,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有多个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的第三加强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移动支架的上部设置有二个用于支撑所述顶出机构安装板的支板,所述支板的下侧设置有弧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上端面设置为斜面并延伸至所述支板。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移动支架的二个第二加强筋形成45°夹角。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加强筋设置有四个并且分置所述顶出机构安装板的两侧。进一步改进,四个所述第三加强筋呈菱形布置。进一步改进,所述延伸筋板的端部设置为半圆柱形。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主板的左右两侧的二个拉杆滑座之间设置有第四加强筋,所述第四加强筋设置为中间凸起的弧形筋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四个包围顶出孔的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还设有向顶出孔中心的延伸筋板,对顶出孔所在位置增加支撑,提高了结构强度,将顶出孔所在位置的力导向二个移动支架,减小顶出孔所在位置的主板变形,提高使用可靠性;另外,第一加强筋通过多个第三加强筋连接第二加强筋,而第一加强筋的四个角分别连接一个拉杆滑座,形成多层次的加强筋,将力均匀散布,避免主板局部受力过大,减小变形,提高耐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3,一种注塑机用加强型动模板,包括在正方形的主板1,所述主板1的四个角设置有拉杆滑座2,所述主板1的中部上下端各设置有一移动支架3,二个所述移动支架3之间设置有顶出机构安装板31,所述顶出机构安装板31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主板1设置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顶出孔11,所述主板1上设置有正方形的第一加强筋41,所述第一加强筋41的四个角分别连接一个所述拉杆滑座2,所述移动支架3朝向所述顶出孔11的侧面设置有二个分置顶出孔11两侧的第二加强筋42,所述第二加强筋42的端部设置有向所述顶出孔11中心的延伸筋板421,所述第一加强筋41设置有多个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42的第三加强筋43。优选的,所述移动支架3的上部设置有二个用于支撑所述顶出机构安装板31的支板32以加强顶出机构安装板31的稳定性,所述支板32的下侧设置有弧形。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强筋42的上端面设置为斜面并延伸至所述支板32。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增加四个包围顶出孔11的第二加强筋42,第二加强筋42还设有向顶出孔中心的延伸筋板421,对顶出孔11所在位置增加支撑,提高了结构强度,将顶出孔11所在位置的力导向二个移动支架3,减小顶出孔11所在位置的主板1变形,提高使用可靠性;另外,第一加强筋41通过多个第三加强筋43连接第二加强筋42,而第一加强筋41的四个角分别连接一个拉杆滑座2,形成多层次的加强筋,将力均匀散布,避免主板局部受力过大,减小变形,提高耐用性。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每个所述移动支架3的二个第二加强筋42形成45°夹角,第二加强筋42和延伸筋板421形成夹爪式结构半包围顶出孔11,在加强支撑的基础上,避免阻挡顶出机构;优选的,所述延伸筋板421的端部设置为半圆柱形,有利于在安装顶出机构时减小碰撞以及对工人的手部带来损伤。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三加强筋43设置有四个并且分置所述顶出机构安装板31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四个所述第三加强筋43呈菱形布置,有利于受力的导向扩散,提高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位于所述主板1的左右两侧的二个拉杆滑座2之间设置有第四加强筋44,所述第四加强筋44设置为中间凸起的弧形筋板,第四加强筋44和拉杆滑座2组成最外层的加强筋,整体加强动模板的结构强度,也有利于防止拉杆滑座2变形。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机用加强型动模板,包括在正方形的主板(1),所述主板(1)的四个角设置有拉杆滑座(2),所述主板(1)的中部上下端各设置有一移动支架(3),二个所述移动支架(3)之间设置有顶出机构安装板(31),所述顶出机构安装板(31)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主板(1)设置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顶出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上设置有正方形的第一加强筋(41),所述第一加强筋(41)的四个角分别连接一个所述拉杆滑座(2),所述移动支架(3)朝向所述顶出孔(11)的侧面设置有二个分置顶出孔(11)两侧的第二加强筋(42),所述第二加强筋(42)的端部设置有向所述顶出孔(11)中心的延伸筋板(421),所述第一加强筋(41)设置有多个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42)的第三加强筋(4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机用加强型动模板,包括在正方形的主板(1),所述主板(1)的四个角设置有拉杆滑座(2),所述主板(1)的中部上下端各设置有一移动支架(3),二个所述移动支架(3)之间设置有顶出机构安装板(31),所述顶出机构安装板(31)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主板(1)设置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顶出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上设置有正方形的第一加强筋(41),所述第一加强筋(41)的四个角分别连接一个所述拉杆滑座(2),所述移动支架(3)朝向所述顶出孔(11)的侧面设置有二个分置顶出孔(11)两侧的第二加强筋(42),所述第二加强筋(42)的端部设置有向所述顶出孔(11)中心的延伸筋板(421),所述第一加强筋(41)设置有多个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42)的第三加强筋(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用加强型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架(3)的上部设置有二个用于支撑所述顶出机构安装板(31)的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波陈邦灿高方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迪威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