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程凯专利>正文

井下巷道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570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巷道支撑装置,包括左支撑臂(5.2)、右支撑臂(5.7)、左液压支柱(5.3)和右液压支柱(5.5);左支撑臂(5.2)与右支撑臂(5.7)的底部通过下销轴(5.4)铰接在一起,左液压支柱(5.3)支撑于左支撑臂(5.2)的外侧,右液压支柱(5.5)支撑于右支撑臂(5.7)的外侧,左支撑臂(5.2)与右支撑臂(5.7)呈V形,顶板(5.1)铺于左支撑臂(5.2)与右支撑臂(5.7)上;多组支撑装置(5)沿巷道长度方向设置,在左支撑臂(5.2)与右支撑臂(5.7)的顶端开有孔,上销轴(5.6)穿过该孔,将两组支撑装置(5)连接到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强度大大加强,不易变形,抗压力强,减少了立柱的使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下巷道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煤炭生产仍属于高危行业。煤矿瓦斯爆炸、岩层垮塌、突水等事故时有发生,现有技术中,巷道支撑装置一般采用单立柱或多立柱支撑顶板或底板,以双立柱支撑相对立于巷道为例,一般在巷道两侧相对设置两根立柱,顶板铺于立柱顶上,底板铺于立柱下方,两个立柱组成一组支撑结构,多组支撑结构并排沿巷道长度方向延伸,从而实现对巷道的支撑。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支撑结构,各组支撑结构间相互独立,多组支撑结构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稳固性差,该支撑结构中,立柱位于巷道两侧,而实际巷道内顶板或底板受力最大的部位为顶板或底板的中部,这种支撑结构,顶板易从中间折断,从而发生巷道坍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井下巷道支撑装置。一种井下巷道支撑装置,包括左支撑臂5.2、右支撑臂5.7、左液压支柱5.3和右液压支柱5.5;左支撑臂5.2与右支撑臂5.7的底部通过下销轴5.4铰接在一起,左液压支柱5.3支撑于左支撑臂5.2的外侧,右液压支柱5.5支撑于右支撑臂5.7的外侧,左支撑臂5.2与右支撑臂5.7呈V形,顶板5.1铺于左支撑臂5.2与右支撑臂5.7上;多组支撑装置5沿巷道长度方向设置,在左支撑臂5.2与右支撑臂5.7的顶端开有孔,上销轴5.6穿过该孔,将两组支撑装置5连接到一起。可选的,在左侧壁5.8上开凿有向内的左凹槽5.10,在右侧壁5.9上开凿有向内的右凹槽5.11,顶板5.1的左、右两端分别插入左凹槽5.10与右凹槽5.11中;支撑装置5支撑于巷道2的顶1与底4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支撑装置不易发生倾倒,稳定性好,相对于单立柱支撑结构,支撑装置的结构强度大大加强,不易变形,抗压力强;施工过程中,将支撑装置沿顶板均匀分布,加强了对顶板中间部位的支撑,可以有效防止顶板从中间折断,巧妙开挖了左凹槽与右凹槽,这样可以不必再设置额外的侧边液压立柱,大大减少了立柱的使用量。附图说明图1是采煤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A是巷道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巷道支撑装置的施工图;图3是瓦斯抽放钻孔的结构示意图;图4A是采煤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B是图4A中A部放大图;图5是除尘装置的布置图;图6是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防爆系统示意图;图8A是转轴密封结构的第一示意图;图8B是转轴密封结构的第二示意图;图8C是转轴密封结构的第三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主旨。首先结合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采煤系统做整体介绍。采煤是在巷道2进行的,巷道2延伸至综采作业面,采煤机6位于综采作业面处,通过采煤机实现综采作业,在综采作业面处还设置有除尘装置8以及输送皮带7。巷道2通过多个支撑装置5支撑,支撑装置5沿巷道长度方向排列,支撑装置5支撑于巷道2的顶1与底4之间,通过支撑装置5支撑顶板与底板,从而防止巷道坍塌。在巷道2中还设置有多根顶底板变形测量装置3,例如沿巷道长度方向每隔100米设置一根顶底板变形测量装置3,通过顶底板变形测量装置3可以测量顶板或底板的变形量,从而可以对巷道变形量进行测量,当变形量大于设定值时,提示该测量装置附近有塌方的可能,需要维护人员及时进行处理,在巷道2之上的裂隙带中开凿瓦斯抽放钻孔9。图2A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支撑装置5的结构示意图。支撑装置5包括左支撑臂5.2、右支撑臂5.7、左液压支柱5.3和右液压支柱5.5。左支撑臂5.2与右支撑臂5.7的底部通过下销轴5.4铰接在一起,左液压支柱5.3支撑于左支撑臂5.2的外侧,右液压支柱5.5支撑于右支撑臂5.7的外侧,左支撑臂5.2与右支撑臂5.7呈V形,顶板5.1铺于左支撑臂5.2与右支撑臂5.7上。多组支撑装置5沿巷道长度方向设置,在左支撑臂5.2与右支撑臂5.7的顶端开有孔,上销轴5.6穿过该孔,将两组支撑装置5连接到一起,使得各组支撑装置成为一个整体。如图2B所示,在巷道中可以依据巷道的宽度设置多排支撑装置5,在图2B中即设置了两排支撑装置5,各排支撑装置5间的间距与各排与巷道侧壁间的距离大致相等,在图2B所示实施例中,左排支撑装置5至左侧壁5.8的距离大约为1.5米,右排支撑装置5至右侧壁5.9的距离大约为1.5米,左排支撑装置与右排支撑装置的间距也为1.5米。进一步的,在左侧壁5.8上开凿有向内的左凹槽5.10,在右侧壁5.9上开设有向内的右凹槽5.11,顶板5.1的左、右两端分别插入左凹槽5.10与右凹槽5.11中,通过左凹槽5.10与右凹槽5.11实现对顶板5.1左、右两端的支撑,这样顶板5.1的左、右两端可以不必再设置额外的液压立柱,大大减少了立柱的使用量。下面对图2A、2B所示支撑装置5的施工过程做介绍。在巷道2开挖过程中,分别在左侧壁5.8与右侧壁5.9上开凿出左凹槽5.10与右凹槽5.11,将顶板5.1插入左凹槽5.10与右凹槽5.11中,之后将一组支撑装置5的左支撑臂5.2与右支撑臂5.7展开成V字形,分别调整左液压支柱5.3与右液压支柱5.5,使得左支撑臂5.2与右支撑臂5.7抵紧顶板5.1,之后将上销轴5.6穿过该组支撑装置5左支撑臂5.2或右支撑臂5.7上的孔,并与上一组支撑装置5连接起来,该排支撑装置5设置完成后,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安装下一排支撑装置5。本专利技术中,支撑装置5的左支撑臂5.2、右支撑臂5.7以及顶板5.1组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左支撑臂5.2、左液压支柱5.3以及底板(或底座)组成一稳固的三角形,同样,右液压支柱5.5、右支撑臂5.7以及底板(或底座)也组成一稳固的三角形,同时通过上销轴5.6使得各组支撑装置5连接成了一个整体,支撑装置5不易发生倾倒,稳定性好,相对于单立柱支撑结构,支撑装置5的结构强度大大加强,不易变形,抗压力强;施工过程中,将支撑装置5沿顶板5.1均匀分布,加强了对顶板5.1中间部位的支撑,可以有效防止顶板5.1从中间折断,巧妙开挖了左凹槽5.10与右凹槽5.11,这样可以不必再设置额外的侧边液压立柱,大大减少了立柱的使用量。本专利技术中,如图3所示,采用在裂隙带中开凿瓦斯抽放钻孔9的方法来进行瓦斯抽放。钻孔9包括从地面斜向下延伸的第一倾斜钻孔9.1,在裂隙带9.6中水平开凿的水平钻孔9.2,以及由裂隙带9.6向下延伸至综采作业面处的第二斜钻孔9.4,第一倾斜钻孔9.1、水平钻孔9.2以及第二斜钻孔9.4依次连接,在第二斜钻孔9.4的末端安装有风机9.5,在第二斜钻孔9.4中设置逆止阀9.3。在工作面采掘过程中,目标煤层中的瓦斯气体上涌进入水平钻孔9.2内,由于逆止阀9.3的存在,水平钻孔9.2内的瓦斯气体不会进入综采作业面,在风机9.5的作用下,水平钻孔9.2内的瓦斯气体被从第一倾斜钻孔9.1排出。施工过程中,首先在地面实施第一倾斜钻孔9.1井,该井水平段钻进至裂隙带9.6,并用水泥固井,固井水泥返至地面;第一倾斜钻孔9.1井水平钻孔与对接钻孔完成对接,进行水平钻进,完成水平钻孔9.2,大约至综采作业面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巷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支撑臂(5.2)、右支撑臂(5.7)、左液压支柱(5.3)和右液压支柱(5.5);左支撑臂(5.2)与右支撑臂(5.7)的底部通过下销轴(5.4)铰接在一起,左液压支柱(5.3)支撑于左支撑臂(5.2)的外侧,右液压支柱(5.5)支撑于右支撑臂(5.7)的外侧,左支撑臂(5.2)与右支撑臂(5.7)呈V形,顶板(5.1)铺于左支撑臂(5.2)与右支撑臂(5.7)上;多组支撑装置(5)沿巷道长度方向设置,在左支撑臂(5.2)与右支撑臂(5.7)的顶端开有孔,上销轴(5.6)穿过该孔,将两组支撑装置(5)连接到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巷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支撑臂(5.2)、右支撑臂(5.7)、左液压支柱(5.3)和右液压支柱(5.5);左支撑臂(5.2)与右支撑臂(5.7)的底部通过下销轴(5.4)铰接在一起,左液压支柱(5.3)支撑于左支撑臂(5.2)的外侧,右液压支柱(5.5)支撑于右支撑臂(5.7)的外侧,左支撑臂(5.2)与右支撑臂(5.7)呈V形,顶板(5.1)铺于左支撑臂(5.2)与右支撑臂(5.7)上;多组支撑装置(5)沿巷道长度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程凯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张程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