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55705 阅读:4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包含至少一个连接部件一和至少一个连接部件二,所述连接部件一上设有凹陷部,所述连接部件二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凹陷部适配,所述连接部件一连接于预制的墩身底部,所述连接部件二连接于承台顶部,所述墩身通过连接部件一和连接部件二连接于所述承台。采用本构造能够增强桥墩的自稳定性,提高桥墩与基础之间的连接质量,通过相互咬合,大大增强了墩底对剪切作用的抵抗能力,有效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抗弯性能、抗拔性能,提升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有利于缩短工期,降低建造成本,减少施工期间的影响,可广泛应用于中烈度地震地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桥梁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桥梁结构中,桥墩作为主要承重构件,一直是桥梁设计和施工的关注重点,目前城市高架桥梁为减少桥梁施工特别是盖梁现浇施工对地面交通的影响,进一步缩短工期、提高效率,适应现代化、集约化生产发展模式的需要,常采用预制装配式的结构形式及工法,交通干扰小、施工质量高、施工周期短、噪声低、施工安全性高,优势十分显著。在装配式应用于下部结构方面,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焊接、搭接、灌浆套筒等形式将预制桥墩与基础的钢筋连为一体,但墩身与基础的相连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受力通道,因而造成连接处抗震性能、抗弯性能、抗拔性能均较差,且回填的混凝土达到强度之前,墩身需采用吊车或采用支架稳固,额外增加工程了费用,同时,需要较大的施工作业面,因此,对于场地较小的施工现场存在一定限制,并且对交通干扰较大,影响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预制的墩身与基础连接处存在受力性能差,安装成本较高,施工效率低,对交通干扰较大,影响时间较长等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包含至少一个连接部件一和至少一个连接部件二,所述连接部件一上设有凹陷部,所述连接部件二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凹陷部适配,所述连接部件一连接于预制的墩身底部,所述连接部件二连接于承台顶部,所述墩身通过连接部件一和连接部件二连接于所述承台。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所述连接部件一上设有凹陷部,所述连接部件二上设有凸起部,通过所述凸起部与凹陷部适配形成相互咬合,从而将预制的所述墩身与承台连接稳定,连接完毕后无需吊车防护或支架保护桥墩,节省成本,采用本构造能够增强桥墩的自稳定性,提高桥墩与基础之间的连接质量,通过相互咬合,大大增强了墩底对剪切作用的抵抗能力,有效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抗弯性能、抗拔性能,提升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有利于缩短工期,降低建造成本,减少施工期间的影响,可广泛应用于中烈度地震地区。优选的,所述承台顶面设有凹槽,所述连接部件二设于所述凹槽内。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设有混凝土构件,所述混凝土构件覆盖所述连接部件一和连接部件二。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构件为现浇混凝土结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构件的顶面与承台顶面齐平。采用上述设置方式,使得墩身与基础连为一体,进一步提高连接强度和墩底对剪切作用的抵抗能力,提升抗震性能。优选的,所述凹陷部的尺寸大于所述凸起部的尺寸。即所述凸起部与凹陷部适配的时候能够进行微调,方便调节所述墩身的安装精度。优选的,所述承台为现浇混凝土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件一焊接连接所述墩身内的钢筋,所述连接部件二焊接连接所述承台内的钢筋。采用上述设置方式,通过墩身钢筋到所述连接部件一再到连接部件二最后到承台,形成有效的受力通道,便于将上部结构所受荷载尽可能的传递到基础。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件一为凹型钢板,所述凹型钢板的开口向下,所述连接部件二为凸型钢轨,所述凸型钢轨凸起部顶面的宽度大于其底面的宽度。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件一和连接部件二的安装位置能够相互替换,所述凹型钢板的开口向上,所述凸型钢轨凸起部底面的宽度大于其顶面的宽度。采用上述设置方式,能够提升所述墩身与承台间的咬合,能够增强所述墩身和承台之间连接处的稳定性,有利于抵抗水平荷载,有效提高连接强度和整体性能,进一步提升桥梁的抗震性能,还能便于对所述墩身平面位置进行微调。优选的,包含两个所述连接部件一和两个所述连接部件二,两个所述连接部件二相互对称且平行设置。采用上述设置方式,连接更稳定,有利于控制所述墩身的安装精度。一种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的施工方法,应用于如上述任一所述的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其施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预制墩身,其中在所述墩身底部安装连接部件一;b、浇筑承台,其中在所述承台顶部安装连接部件二;c、吊装所述墩身,使所述连接部件一与连接部件二咬合连接,完成所述墩身与承台间连接构造的施工。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的施工方法,在预制墩身时,在其预埋钢筋的底部安装连接部件一,在预埋承台的钢筋时,在其钢筋顶部安装连接部件二,所有所述连接部件一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件二的位置、尺寸均适配,然后吊装所述墩身,使所述连接部件一从侧面滑入所述连接部件二上,通过所述凸起部与凹陷部适配使所述连接部件一与连接部件二相互咬合,从而将所述墩身与承台稳定安装,无需吊车等防护装置对其进行支撑,节省人工机械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时间,采用本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难度,节省建造成本,有利于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减少施工期间对交通和环境的影响,适用于施工场地受限的工程。优选的,还包含步骤d,在所述墩身与承台的连接处现浇混凝土构件。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能够增强桥墩的自稳定性,提高桥墩与基础之间的连接质量,通过相互咬合,大大增强了墩底对剪切作用的抵抗能力,有效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抗弯性能、抗拔性能,提升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有利于缩短工期,降低建造成本,减少施工期间的影响,可广泛应用于中烈度地震地区。2、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使得墩身与基础连为一体,进一步提高连接强度和墩底对剪切作用的抵抗能力,提升抗震性能。3、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通过墩身钢筋到所述连接部件一再到连接部件二最后到承台,形成有效的受力通道,便于将上部结构所受荷载尽可能的传递到基础。4、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能够提升所述墩身与承台间的咬合,能够增强所述墩身和承台之间连接处的稳定性,有利于抵抗水平荷载,有效提高连接强度和整体性能,进一步提升桥梁的抗震性能,还能便于对所述墩身平面位置进行微调。5、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连接更稳定,有利于控制所述墩身的安装精度。6、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的施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难度,节省建造成本,有利于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减少施工期间对交通和环境的影响,适用于施工场地受限的工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1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的墩身和承台连接的结构俯视图;图4为实施例2中的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的结构剖视图。图中标记:1-连接部件一,2-连接部件二,3-墩身,4-承台,5-混凝土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包含两个连接部件一1和两个连接部件二2,所述连接部件一1为凹型钢板,所述凹型钢板的开口向下,所述连接部件二2为凸型钢轨,所述凸型钢轨的长度大于所述凹型钢板的长度,所述凹型钢板的凹陷部的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一个连接部件一(1)和至少一个连接部件二(2),所述连接部件一(1)上设有凹陷部,所述连接部件二(2)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凹陷部适配,所述连接部件一(1)连接于预制的墩身(3)底部,所述连接部件二(2)连接于承台(4)顶部,所述墩身(3)通过连接部件一(1)和连接部件二(2)连接于所述承台(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一个连接部件一(1)和至少一个连接部件二(2),所述连接部件一(1)上设有凹陷部,所述连接部件二(2)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凹陷部适配,所述连接部件一(1)连接于预制的墩身(3)底部,所述连接部件二(2)连接于承台(4)顶部,所述墩身(3)通过连接部件一(1)和连接部件二(2)连接于所述承台(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4)顶面设有凹槽,所述连接部件二(2)设于所述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有现浇的混凝土构件(5),所述混凝土构件(5)覆盖所述连接部件一(1)和连接部件二(2),所述混凝土构件(5)的顶面与承台(4)顶面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的尺寸大于所述凸起部的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一(1)焊接连接所述墩身(3)内的钢筋,所述连接部件二(2)焊接连接所述承台(4)内的钢筋。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帅李水生凡林谭立新方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