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柱的施工系统及施工方式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72524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立柱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立柱的施工系统及施工方式;其中施工系统包括:多块模板、多个预埋件、垭口条、多根次楞条和多根主楞条;模板下部包裹上一段立柱的上部;部分预埋件位于上一段立柱中,且与模板的下部固定连接,其余预埋件连接于模板的内侧,且位于模板的上部;垭口条设置于模板的顶端;次楞条竖直设置于模板的外侧;主楞条水平设置于次楞条的外侧。施工方式包括如下步骤:1)、安装预埋件;2)、安装模板;3)、固定模板;4)、安装垭口条;5)、浇筑混凝土。靠上一段立柱来保证模板的垂直度,无需技术人员校验,减少了操作程序,提高了劳动效率;接茬处设置垭口条,形成垭口,保证了接茬处的成型质量。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 colum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lum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 column, wherein the construction system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formwork, a plurality of embedded parts, a jack bar, a plurality of secondary corrugates and a plurality of main corrugates; the lower part of the formwork wraps the upper part of a section of column; and a part of the embedded parts are located in the upper section of the column and are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upper section of the column. The lower part of the template is fixed and the rest of the embedded parts are connected to the inner side of the template and locat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template; the orifice bar is set at the top of the template; the secondary ribbon is set vertically at the outer side of the template; and the main ribbon is set horizontally at the outer side of the secondary ribbon.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installing embedded parts; 2) installing formwork; 3) fixing formwork; 4) installing gaps; 5) pouring concrete. The verticality of the formwork is guaranteed by the upper column, which does not need technical personnel to check, reduces the operation procedure and improves the labor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柱的施工系统及施工方式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柱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立柱的施工系统及施工方式。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桥梁、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等修建量逐渐增大,修建桥梁、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等均需要浇筑高大的混凝土立柱。现有的施工方式均是从下向上分段施工。逐段安装模板后浇筑混凝土,每段的模板底端均与上一段的混凝土立柱顶端对齐。这种施工方式每段均需要对模板进行校验,校验其垂直度,如果不校验垂直度,浇筑的混凝土的立柱可能会发生倾斜,导致施工不合格;再者接茬处的混凝土成型质量较差,尤其是外观上。校验垂直度需要技术人员到现场使用测量仪器校验,这导致施工效率低下。因此,亟需一种立柱的施工系统及施工方式,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立柱的施工系统,其能够保证接茬处的质量和具有较高的施工效率。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立柱的施工系统,包括:多块模板,其下部包裹上一段立柱的上部,多个预埋件,部分所述预埋件位于上一段立柱中,且与所述模板的下部固定连接,其余所述预埋件连接于模板的内侧,且位于所述模板的上部;垭口条,其设置于所述模板的顶端;多根次楞条,所述次楞条竖直设置于所述模板的外侧,所述次楞条能够固定所述模板;多根主楞条,所述主楞条水平设置于所述次楞条的外侧,且立柱相邻侧面上的所述主楞条之间固定连接,以定所述次楞条。立柱中设置预埋件,模板的下部包裹上一段立柱,靠上一段立柱来保证模板的垂直度,无需技术人员架设测量仪器校验,减少了操作程序,提高了劳动效率;接茬处设置垭口条,形成垭口,保证了接茬处的成型质量。优选地,所述模板与所述预埋件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模板包裹上一段立柱的长度不小于1m。优选地,所述预埋件为螺纹套筒,所述连接件为螺栓,所述模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连接于所述螺纹套筒上。优选地,所述螺纹套筒与所述模板之间设置有垫圈。优选地,所述模板与上一段立柱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立柱的施工方式,其能够保证接茬处的质量和具有较高的施工效率。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立柱的施工方式,包括如下步骤:1)、在模板的上部安装预埋件;2)、安装模板,模板的下部与上一段立柱中的预埋件固定连接;3)、安装次楞条和主楞条将模板固定;4)、在模板顶端的内侧安装垭口条;5)、浇筑混凝土形成一段立柱。优选地,在步骤1)之前,需要安装立柱的钢筋,并对钢筋进行验收。优选地,在浇筑混凝土之后,在立柱能够达到拆模强度之后,拆除主楞条、次楞条、模板和垭口条。优选地,在安装模板的过程中,在模板与上一段立柱之间安装密封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立柱中设置预埋件,模板的下部包裹上一段立柱,靠上一段立柱来保证模板的垂直度,无需技术人员架设测量仪器校验,减少了操作程序,提高了劳动效率;接茬处设置垭口条,形成垭口,保证了接茬处的成型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立柱的施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立柱的施工系统的截面图。图中:1、上一段立柱;2、预埋件;3、垫圈;4、连接件;5、模板;6、次楞条;7、主楞条;8、垭口;9、垭口条;10、密封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立柱的施工系统,其包括:多块模板5、多个预埋件2、垭口条9、多根次楞条(次龙骨)6、多根主楞条(主龙骨)7。模板5的下部与上一段立柱1紧密贴合设置,多块模板5将上一段立柱1的上部包裹,包裹长度不小于1m,经多次实验得知包裹长度为1m时最优,小于1m时无法保证模板5的垂直度,大于1m时模板5的利用率降低。模板5的数量根据立柱的形状和尺寸进行选择,一般而言,立柱的每一个侧面上均设置一块模板5,立柱尺寸较大时,也可以在立柱的一个侧面上设置多块模板5。模板5可以是优质木板、钢板、合金板或铝板等等。多个预埋件2中的若干个预埋件2位于上一段立柱1中,且与模板5的下部固定连接,其余预埋件2连接于模板5的内侧,且位于模板5的上部。模板5的顶端设置有垭口条9,浇筑混凝土之后在混凝土立柱的顶端形成垭口8。次楞条(次龙骨)6竖直地设置于模板5的外侧,次楞条(次龙骨)6在模板5的外侧均匀设置,模板5的边缘处要保证有一根次楞条(次龙骨)6。次楞条(次龙骨)6起到固定模板5的作用。主楞条(主龙骨)7水平且均匀地设置于次楞条(次龙骨)6的外侧,立柱相邻侧面上的主楞条(主龙骨)7之间固定连接,主楞条(主龙骨)7能够固定次楞条(次龙骨)6,从而固定模板5,将模板5固定的更加牢固。立柱中设置预埋件2,模板5的下部包裹上一段立柱1,靠上一段立柱1来保证模板5的垂直度,无需技术人员架设测量仪器校验,减少了操作程序,提高了劳动效率;接茬处设置垭口条9,形成垭口8,保证了接茬处的成型质量。模板5与预埋件2通过连接件4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预埋件2为螺纹套筒,连接件4为螺栓,模板5上设置有通孔,螺栓穿过通孔连接于螺纹套筒上,从而将模板5与螺纹套筒固定连接。为了便于拆卸模板5,在螺纹套筒与模板5之间设置有垫圈3。本实施例中垫圈3优选为塑料垫圈3,也可以为橡胶垫圈3或金属垫圈3等等。为了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漏浆,在模板5与上一段立柱1之间设置有密封条10,密封条10设置于上一段立柱1的顶端。本实施例中密封条10优选为海绵条,也可以为橡胶条等具有弹性的其他材料制成的条状物。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立柱的施工方式,其包括如下步骤:1)、安装立柱的钢筋,并对钢筋进行验收;2)、在模板5的上部安装预埋件2;3)、安装模板5,模板5的下部与上一段立柱1中的预埋件2固定连接,并且在模板5与上一段立柱1之间安装密封条10,并对模板5进行临时固定;4)、安装次楞条(次龙骨)6和主楞条(主龙骨)7将模板5固定;将次楞条(次龙骨)6竖直且均匀布置在模板5的外侧,将主楞条(主龙骨)7水平且均匀布置在次楞条(次龙骨)6的外侧,连接立柱相邻侧面的主楞条7,将模板5进行固定;5)、在模板5顶端的内侧安装垭口条9;6)、浇筑混凝土形成一段立柱;7)、在立柱能够达到拆模强度之后,拆除主楞条(主龙骨)7、次楞条(次龙骨)6、模板5和垭口条9;以备下一段立柱的施工使用。注意,上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柱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模板(5),其下部包裹上一段立柱(1)的上部;多个预埋件(2),部分所述预埋件(2)位于上一段立柱(1)中,且与所述模板(5)的下部固定连接,其余所述预埋件(2)连接于模板(5)的内侧,且位于所述模板(5)的上部;垭口条(9),其设置于所述模板(5)的顶端;多根次楞条(6),所述次楞条(6)竖直设置于所述模板(5)的外侧,以固定所述模板(5);多根主楞条(7),所述主楞条(7)水平设置于所述次楞条(6)的外侧,且相邻所述主楞条(7)之间固定连接,以固定所述次楞条(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柱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模板(5),其下部包裹上一段立柱(1)的上部;多个预埋件(2),部分所述预埋件(2)位于上一段立柱(1)中,且与所述模板(5)的下部固定连接,其余所述预埋件(2)连接于模板(5)的内侧,且位于所述模板(5)的上部;垭口条(9),其设置于所述模板(5)的顶端;多根次楞条(6),所述次楞条(6)竖直设置于所述模板(5)的外侧,以固定所述模板(5);多根主楞条(7),所述主楞条(7)水平设置于所述次楞条(6)的外侧,且相邻所述主楞条(7)之间固定连接,以固定所述次楞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5)与所述预埋件(2)通过连接件(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5)包裹上一段立柱(1)的长度不小于1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2)为螺纹套筒,所述连接件(4)为螺栓,所述模板(5)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连接于所述螺纹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愿生罗斯牛红霞罗森郑冬国周中会王杰贺腾飞王兴星阮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