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大跨度地下空间正交拱形结构的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781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2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大跨度地下空间正交拱形结构的建造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BIM技术构建大跨度地下空间正交拱形结构的三维虚拟模型并从中获取梁柱根部点位的三维空间坐标,将坐标信息提供给现场测量放线人员确定弧形梁的定位;基于BIM技术创建拱形结构的高支模模型,指导满堂脚手架的搭设;通过借助三维虚拟模型生成箍筋模型;对模板进行定型加工;使用BIM技术和参数化建模工具进行优化浇筑施工顺序;施工完成后利用三维扫描仪对现场异形结构梁柱进行扫描,建立物体的三维影像模型。通过将BIM技术与施工相融合,实现高效施工、减少浪费、提高施工质量并确保工程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大跨度地下空间正交拱形结构的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为了缓解城市居住、交通等压力,开发地下空间已经成为了当代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紧迫挑战,以此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地下空间可以被灵活地用于各种不同的目的,包括交通系统、停车设施、商业和娱乐场所、仓库、污水处理设施等等。为了支撑这些地下工程,通常需要具备卓越承重能力和稳定性的结构,以支撑和维护这些地下工程的可靠性。正交拱形结构作为一种出色的建筑设计,被广泛应用于支撑大跨度地下空间的工程项目。其核心原理在于通过独特的拱形元素交叉排列,有效地分散和传递负载。这些拱形元素以不同角度的斜交方式相互交叉,为整个结构提供了均匀分布的支持。正交拱形结构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而无需内部支柱或柱子的支撑,这为地下空间提供了更广阔和无障碍的使用空间,为城市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解决方案。

2、然而,正交拱形结构由于其结构形式异样,存在不规则结构形式,在施工过程中带来了显著挑战。首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技术大跨度地下空间正交拱形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大跨度地下空间正交拱形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虚拟模型中包括所述正交拱形结构的整体形式、钢筋排布、拱形、节点和支护构件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大跨度地下空间正交拱形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维虚拟模型中添加多个特征参数点的步骤之前,先在所述三维虚拟模型中对正交拱形结构的钢筋、梁和板进行深化建模,以精确地构建大跨度地下空间正交拱形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大跨度地下空间正交拱形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大跨度地下空间正交拱形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虚拟模型中包括所述正交拱形结构的整体形式、钢筋排布、拱形、节点和支护构件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大跨度地下空间正交拱形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维虚拟模型中添加多个特征参数点的步骤之前,先在所述三维虚拟模型中对正交拱形结构的钢筋、梁和板进行深化建模,以精确地构建大跨度地下空间正交拱形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im技术大跨度地下空间正交拱形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虚拟模型还包括施工顺序、工程进度和施工方法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大跨度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财照王海涛周恩凯刘占省王彦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