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4188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的一种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在预制底板拼接缝隙内设置与预制底板卡接配合的预制拼接条,在拼接时对预制底板进行定位拼接,降低吊装拼接调整难度,提高拼接速度,减小预制底板拼接缝隙,进而提高缝隙处浇筑质量,降低接缝处浇筑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同时,利用插接弯头和钢槽的插接配合,提高相邻预制底板以及预制拼接条之间的横向连接效果,使得叠合板整体具有更好的横向承载力;另外,无需使用模板对拼接缝隙进行围挡,减少模板使用量同时简化模板安装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叠合板,特别是涉及应用于装配式建筑领域的一种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叠合板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构件,叠合板由预制底板和现浇混凝土层叠合而成,既保留了预制构件的高效性,又充分发挥了现浇混凝土的灵活性,在结构上,叠合板通过钢筋连接,形成稳定的受力体系,能够承受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荷载。

2、现有的叠合板的预制底板在拼接时是之间抵接拼接,吊装拼接时需要人员反复调节预制底板位置尽量减小拼接间隙,在浇筑时需要再底部进行模板支护,避免混凝土溢出,而混凝土浇筑时对缝隙填充效果不佳,受力后容易发生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叠合板的预制底板拼接繁琐且缝隙浇筑后容易开裂。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叠合板本体,叠合板本体包括多块预制底板和浇筑在多块预制底板上方的现浇层;相邻预制底板之间卡接有预制拼接条,预制拼接条包括与预制底板底部平齐的纵向底板,纵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合板本体,所述叠合板本体包括多块预制底板(1)和浇筑在多块预制底板(1)上方的现浇层(3);相邻所述预制底板(1)之间卡接有预制拼接条(2),预制拼接条(2)包括与预制底板(1)底部平齐的纵向底板(201),纵向底板(201)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竖直条(202),竖直条(202)两侧设有一组对称设置的凸起条(203),凸起条(203)与预制底板(1)之间形成有插接槽(204),预制底板(1)拼接面设有与插接槽(204)卡接的插接条(101),凸起条(203)与竖直条(202)之间嵌套有钢槽(7),预制底板(1)设有沿其纵向方向等距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合板本体,所述叠合板本体包括多块预制底板(1)和浇筑在多块预制底板(1)上方的现浇层(3);相邻所述预制底板(1)之间卡接有预制拼接条(2),预制拼接条(2)包括与预制底板(1)底部平齐的纵向底板(201),纵向底板(201)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竖直条(202),竖直条(202)两侧设有一组对称设置的凸起条(203),凸起条(203)与预制底板(1)之间形成有插接槽(204),预制底板(1)拼接面设有与插接槽(204)卡接的插接条(101),凸起条(203)与竖直条(202)之间嵌套有钢槽(7),预制底板(1)设有沿其纵向方向等距分布的多根横向钢筋(4),每根横向钢筋(4)两端设有弯折成型的插接弯头(401);所述预制底板(1)上端面设有肋条(102)和钢筋桁架(5),相邻所述预制底板(1)的肋条(102)贯穿有多根与其垂直的串接钢筋(8)且每根串接钢筋(8)贯穿竖直条(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拼接条(2)两侧端部贯穿有与串接钢筋(8)平行设置的锁紧螺杆组件(10),锁紧螺杆组件(10)贯穿与预制拼接条(2)相邻的肋条(102),所述锁紧螺杆组件(10)包括贯穿竖直条(202)、与竖直条(202)相邻肋条(102)的螺杆(14),螺杆(14)两端螺纹连接有一组锁紧螺帽(13),锁紧螺帽(13)抵接有嵌套在肋条(102)内且套设在螺杆(14)外侧的安装筒(12),竖直条(202)内嵌套有套设在螺杆(14)外侧的导向筒(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条(102)数量为多个,且每个肋条(102)内均预埋有钢筋桁架(5),相邻肋条(102)之间同样设有钢筋桁架(5),相邻钢筋桁架(5)之间间距相等,钢筋桁架(5)包括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敏祥孙剑峰刘鑫裕陈梦李平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