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层金属电镀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51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层金属电镀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除油、2)除锈、3)活化、4)镀铜、5)涂膜、6)粗化、7)镀锌,工件除油时,对碱洗液进行加热,可提高除油效率,碱洗除油只有将工件进行水洗并擦干,出去工件表面的碱洗液,可避免碱洗液对除锈工作的影响,除锈后的工件在活化之后再进镀铜,可加快工件镀铜的效率,工件镀铜后,在工件表面涂上一层电镀保护剂,并烘干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膜能防止其覆盖处工件镀上镀层,将包覆有保护膜的工件直接放入粗化液即可进行粗化工作,且工件粗化后再进行电镀使铜镀层与锌镀层之间具有更好的粘接性,可防止金属膜脱落,且在镀铜和镀锌过程中不存在重金属离子,其电镀废水易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层金属电镀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镀工艺,具体是一种复合层金属电镀的工艺。
技术介绍
电镀是指在含有预镀金属的盐类溶液中,以被镀基体金属为阴极,通过电解作用,使镀液中预镀金属的阳离子在基体金属表面沉积出来,形成镀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镀层性能不同于基体金属,具有新的特征。根据镀层的功能分为防护性镀层,装饰性镀层及其它功能性镀层。随着科技的发展,电镀工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在许多情况下,单层金属电镀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因此需要对工件进行复合层电镀,然而传统的复合层电镀中金属薄膜粘合性能较低,易脱落,且电镀过程中工序繁琐,效率较低,且在电镀过程中有多种重金属参与,其电镀废水难以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层金属电镀的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层金属电镀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除油:将工件放入碱洗液中进行碱洗,碱洗时,将碱洗液加热到80-100℃,并对碱洗液进行搅拌,搅拌方式为气流搅拌,碱洗完成后对工件进行水洗,除去工件表面的碱洗液;除锈:将除油后的工件放入除锈液中进行除锈,除锈液为30-50g/L盐酸、50-150mL/L柠檬酸溶液、1-3g/L聚合氯化铝和2-6g/L十二烷基硫酸钠;活化:将除锈后的工件放入活化液中浸蚀,时间为5-10min;镀铜:在镀铜液中缓慢加入光亮剂并不断搅拌,搅拌均匀后,将活化后的工件放入镀铜液中进行镀铜处理,镀铜时,电流密度为2-4A/dm²,处理温度为30°C,电镀时间为15-25min,镀铜完毕后对工件进行水洗并烘干;涂膜:将镀铜完毕后的工件表面涂上电镀保护剂,并将需要进行二次电镀的区域裸露出来,涂匀后将工件放置于60-80℃的环境下烘干,直到电镀保护剂完全凝固;粗化:将涂膜完毕后的工件放入粗化液内进行粗化处理,粗化时间10-15min,温度60℃;镀锌:向镀锌液内加入光亮剂并不断搅拌,搅拌均匀后,将粗化处理后的工件放入镀锌液内进行镀锌处理,镀锌时,电流密度为0.5-4A/dm²,温度10-40℃,电镀时间为10-20min。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1)中工件水洗后,使用棉布将工件表面擦干。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3)中活化液为300mL/L盐酸和100mL/L硫酸的混合水溶液。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4)中镀铜液为40-70g/L的硫酸铜、10-50g/L的醋酸钠、15-55g/L盐酸、25-75g/L的硫酸。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6)中粗化液为10-30g/L铬酐、500-700ml/L硫酸溶液的水溶液。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7)中镀锌液为15-20g/L氧化锌、15-20g/L氯化锌、200-300g/L氯化铵、25-45g/L氨三乙酸的水溶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工件除油时,对碱洗液进行加热,可提高除油效率,碱洗除油只有将工件进行水洗并擦干,出去工件表面的碱洗液,可避免碱洗液对除锈工作的影响,除锈后的工件在活化之后再进镀铜,可加快工件镀铜的效率,工件镀铜后,在工件表面涂上一层电镀保护剂,并烘干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膜能防止其覆盖处工件镀上镀层,将包覆有保护膜的工件直接放入粗化液即可进行粗化工作,操作方便,且工件粗化后再进行电镀使铜镀层与锌镀层之间具有更好的粘接性,可防止金属膜脱落,且在镀铜和镀锌过程中不存在重金属离子,其电镀废水易处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一种复合层金属电镀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除油:将工件放入碱洗液中进行碱洗,碱洗时,将碱洗液加热到100℃,并对碱洗液进行搅拌,搅拌方式为气流搅拌,碱洗完成后对工件进行水洗,除去工件表面的碱洗液;除锈:将除油后的工件放入除锈液中进行除锈,除锈液为50g/L盐酸、150mL/L柠檬酸溶液、3g/L聚合氯化铝和6g/L十二烷基硫酸钠;活化:将除锈后的工件放入活化液中浸蚀,时间为10min;镀铜:在镀铜液中缓慢加入光亮剂并不断搅拌,搅拌均匀后,将活化后的工件放入镀铜液中进行镀铜处理,镀铜时,电流密度为4A/dm²,处理温度为30°C,电镀时间为25min,镀铜完毕后对工件进行水洗并烘干;涂膜:将镀铜完毕后的工件表面涂上电镀保护剂,并将需要进行二次电镀的区域裸露出来,涂匀后将工件放置于80℃的环境下烘干,直到电镀保护剂完全凝固;粗化:将涂膜完毕后的工件放入粗化液内进行粗化处理,粗化时间15min,温度60℃;镀锌:向镀锌液内加入光亮剂并不断搅拌,搅拌均匀后,将粗化处理后的工件放入镀锌液内进行镀锌处理,镀锌时,电流密度为4A/dm²,温度40℃,电镀时间为20min。所述步骤1)中工件水洗后,使用棉布将工件表面擦干。所述步骤3)中活化液为300mL/L盐酸和100mL/L硫酸的混合水溶液。所述步骤4)中镀铜液为70g/L的硫酸铜、50g/L的醋酸钠、55g/L盐酸、75g/L的硫酸。所述步骤6)中粗化液为30g/L铬酐、700ml/L硫酸溶液的水溶液。所述步骤7)中镀锌液为20g/L氧化锌、20g/L氯化锌、300g/L氯化铵、45g/L氨三乙酸的水溶液。实施例2一种复合层金属电镀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除油:将工件放入碱洗液中进行碱洗,碱洗时,将碱洗液加热到80℃,并对碱洗液进行搅拌,搅拌方式为气流搅拌,碱洗完成后对工件进行水洗,除去工件表面的碱洗液;除锈:将除油后的工件放入除锈液中进行除锈,除锈液为30g/L盐酸、50mL/L柠檬酸溶液、1g/L聚合氯化铝和2g/L十二烷基硫酸钠;活化:将除锈后的工件放入活化液中浸蚀,时间为5min;镀铜:在镀铜液中缓慢加入光亮剂并不断搅拌,搅拌均匀后,将活化后的工件放入镀铜液中进行镀铜处理,镀铜时,电流密度为2A/dm²,处理温度为30°C,电镀时间为15min,镀铜完毕后对工件进行水洗并烘干;涂膜:将镀铜完毕后的工件表面涂上电镀保护剂,并将需要进行二次电镀的区域裸露出来,涂匀后将工件放置于60℃的环境下烘干,直到电镀保护剂完全凝固;粗化:将涂膜完毕后的工件放入粗化液内进行粗化处理,粗化时间10min,温度60℃;镀锌:向镀锌液内加入光亮剂并不断搅拌,搅拌均匀后,将粗化处理后的工件放入镀锌液内进行镀锌处理,镀锌时,电流密度为0.5A/dm²,温度10℃,电镀时间为10min。所述步骤1)中工件水洗后,使用棉布将工件表面擦干。所述步骤3)中活化液为300mL/L盐酸和100mL/L硫酸的混合水溶液。所述步骤4)中镀铜液为40g/L的硫酸铜、10g/L的醋酸钠、15g/L盐酸、25g/L的硫酸。所述步骤6)中粗化液为10g/L铬酐、500ml/L硫酸溶液的水溶液。所述步骤7)中镀锌液为15g/L氧化锌、15g/L氯化锌、200g/L氯化铵、25g/L氨三乙酸的水溶液。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工件镀铜前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除油、除锈和活化,活化处理可加快工件镀铜的效率,工件镀铜后,在工件表面涂上一层电镀保护剂,并烘干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膜能防止其覆盖处工件镀上镀层,将包覆有保护膜的工件直接放入粗化液即可进行粗化工作,相比机械粗化,操作更加方便,且工件粗化后再进行电镀使铜镀层与锌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层金属电镀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除油:将工件放入碱洗液中进行碱洗,碱洗时,将碱洗液加热到80‑100℃,并对碱洗液进行搅拌,搅拌方式为气流搅拌,碱洗完成后对工件进行水洗,除去工件表面的碱洗液;除锈:将除油后的工件放入除锈液中进行除锈,除锈液为30‑50g/L盐酸、50‑150mL/L柠檬酸溶液、1‑3g/L聚合氯化铝和2‑6g/L十二烷基硫酸钠;活化:将除锈后的工件放入活化液中浸蚀,时间为5‑10min;镀铜:在镀铜液中缓慢加入光亮剂并不断搅拌,搅拌均匀后,将活化后的工件放入镀铜液中进行镀铜处理,镀铜时,电流密度为2‑4A/dm²,处理温度为30°C,电镀时间为15‑25min,镀铜完毕后对工件进行水洗并烘干;涂膜:将镀铜完毕后的工件表面涂上电镀保护剂,并将需要进行二次电镀的区域裸露出来,涂匀后将工件放置于60‑80℃的环境下烘干,直到电镀保护剂完全凝固;粗化:将涂膜完毕后的工件放入粗化液内进行粗化处理,粗化时间10‑15min,温度60℃;镀锌:向镀锌液内加入光亮剂并不断搅拌,搅拌均匀后,将粗化处理后的工件放入镀锌液内进行镀锌处理,镀锌时,电流密度为0.5‑4A/dm²,温度10‑40℃,电镀时间为10‑20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层金属电镀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除油:将工件放入碱洗液中进行碱洗,碱洗时,将碱洗液加热到80-100℃,并对碱洗液进行搅拌,搅拌方式为气流搅拌,碱洗完成后对工件进行水洗,除去工件表面的碱洗液;除锈:将除油后的工件放入除锈液中进行除锈,除锈液为30-50g/L盐酸、50-150mL/L柠檬酸溶液、1-3g/L聚合氯化铝和2-6g/L十二烷基硫酸钠;活化:将除锈后的工件放入活化液中浸蚀,时间为5-10min;镀铜:在镀铜液中缓慢加入光亮剂并不断搅拌,搅拌均匀后,将活化后的工件放入镀铜液中进行镀铜处理,镀铜时,电流密度为2-4A/dm²,处理温度为30°C,电镀时间为15-25min,镀铜完毕后对工件进行水洗并烘干;涂膜:将镀铜完毕后的工件表面涂上电镀保护剂,并将需要进行二次电镀的区域裸露出来,涂匀后将工件放置于60-80℃的环境下烘干,直到电镀保护剂完全凝固;粗化:将涂膜完毕后的工件放入粗化液内进行粗化处理,粗化时间10-15min,温度60℃;镀锌:向镀锌液内加入光亮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金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普瑞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