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内劈水条固定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4894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内劈水条固定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用于将车辆的劈水条安装在车门的内饰板上,所述劈水条设有卡槽,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大致形成为与所述卡槽的形状相对应且开口朝向相同的U形,所述第一本体卡接在所述卡槽内用于支撑并卡紧所述劈水条;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伸出所述卡槽的部分相连,所述第二本体设有用于与所述内饰板相连的卡接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内劈水条固定支架,利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结合的结构,装配便捷可靠,不仅能提高固定可靠性、卡持力,还能提高可重复操作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内劈水条固定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内劈水条固定支架和具有该车辆劈水条固定支架的车辆。
技术介绍
传统汽车的外劈水条均通过劈水条自身的卡槽卡接在车门钣金止口上,由于车门钣金止口厚度不一致,因此固定可靠性偏差。同时传统汽车车门内饰板大部分均通过卡扣固定,卡持力较低且重复操作性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内劈水条固定支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该车辆内劈水条固定支架的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内劈水条固定支架,用于将车辆的劈水条安装在车门的内饰板上,所述劈水条设有卡槽,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大致形成为与所述卡槽的形状相对应且开口朝向相同的U形,所述第一本体卡接在所述卡槽内用于支撑并卡紧所述劈水条;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伸出所述卡槽的部分相连,所述第二本体设有用于与所述内饰板相连的卡接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包括:平直部,所述平直部形成为与所述卡槽的顶壁形状相对应的直线形;第一支脚,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平直部的一端相连;第二支脚,所述第二支脚与所述平直部的另一端相连且与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平直部配合大致形成为U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脚的自由端设有朝向所述劈水条所在方向折弯的翻折部,所述翻折部形成为弧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脚包括:第一直线段,所述第一直线段形成为直线形,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一端与所述平直部相连;第一斜线段,所述第一斜线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线段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斜线段朝向所述第一支脚所在方向向下倾斜延伸;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二直线段形成为大致与所述第一支脚平行的直线形,所述第二直线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斜线段的另一端相连;第二斜线段,所述第二斜线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线段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斜线段背向所述第一支脚所在方向向下倾斜延伸。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脚还包括:卡舌,所述卡舌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线段相连且另一端沿所述第一直线段的延伸方向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斜线段、所述第二直线段和所述第二斜线段配合形成的凹部内。进一步地,所述卡舌的另一端设有背向所述第一支脚所在方向折弯的压紧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包括:竖直段,所述竖直段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脚的下端相连,所述竖直段大致与所述第一支脚平行;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竖直段的上端相连,所述连接段用于与所述内饰板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段包括: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大致形成为直线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竖直段的上端相连;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相连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段配合限定出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连接段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内饰板卡接的卡扣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一体成型。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内劈水条固定支架。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内劈水条固定支架,通过采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接合的装置,由第一本体大致形成为与卡槽的形状相对应且开口朝向相同的U形,第一本体卡接在卡槽内用于支撑并卡紧劈水条,通过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伸出卡槽的部分相连,第二本体设有用于与内饰板相连的卡接部,不仅可以提高外劈水条的卡持力,同时可以作为车门内饰板的固定支架,提高车门的固定可靠性以及重复操作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内劈水条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内劈水条固定支架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内劈水条固定支架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内劈水条固定支架和外劈水条装配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内劈水条固定支架、外劈水条和车门钣金的装配示意图;图6为图5中线A-A的剖面图;图7为图5中B区域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车辆内劈水条固定支架100;第一本体10;平直部11;第一支脚12;第二支脚13;卡舌131;压紧部132;第二本体20;第一直线段21;第一斜线段22;第二直线段23;第二斜线段24;竖直段25;连接段26;第一连接段261;第二连接段262;卡扣部263;外劈水条200;车门钣金总成300;车门内饰板40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内劈水条固定支架100。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内劈水条固定支架100用于将车辆的劈水条安装在车门的内饰板上,劈水条设有卡槽,固定支架100包括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具体而言,第一本体10可大致形成为与卡槽的形状相对应且开口朝向相同的U形,第一本体10卡接在卡槽内用于支撑并卡紧劈水条,第二本体20与第一本体10伸出卡槽的部分相连,第二本体20设有用于与内饰板相连的卡接部。换言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内劈水条固定支架100,主要由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组成,第一本体10可大致形成为U形,与卡槽的形状相对应且开口朝向相同的U形,第一本体10卡接在卡槽内用于支撑并卡紧劈水条,外劈水条200的卡槽可通过第一本体10进行固定,第二本体20与第一本体10伸出卡槽的部分相连,第二本体20设有用于与车门内饰板400相连的卡接部。如图4至图7所示,在装配过程中,外劈水条200总成通过支架的第一本体10卡接在车门钣金总成300止口上,装配便捷可靠,同时车门内饰板400通过支架的第二本体20进行固定,比传统的卡扣固定更加牢固可靠,且重复操作性更好。由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车辆内劈水条固定支架100,通过采用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结合的装置,不仅可以提高外劈水条200的卡持力,同时可以作为车门内饰板400的固定支架,提高车门的固定可靠性以及重复操作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本体10包括平直部11、第一支脚12和第二支脚13。具体地,平直部11形成为与卡槽的顶壁形状相对应的直线形,第一支脚12与平直部11的一端相连,第二支脚13与平直部11的另一端相连且与第一支脚12和平直部11配合大致形成为U形。进一步地,第一支脚12的自由端设有朝向劈水条所在方向折弯的翻折部,翻折部形成为弧形。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支脚13包括第一直线段21、第一斜线段22、第二直线段23和第二斜线段24。具体地,第一直线段21形成为直线形,第一直线段21的一端与平直部11相连,第一斜线段22的一端与第一直线段21的另一端相连,第一斜线段22朝向第一支脚12所在方向向下倾斜延伸,第二直线段23形成为大致与第一支脚12平行的直线形,第二直线段23的一端与第一斜线段22的另一端相连,第二斜线段24的一端与第二直线段23的另一端相连,第二斜线段24背向第一支脚12所在方向向下倾斜延伸。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辆内劈水条固定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劈水条固定支架,用于将车辆的劈水条安装在车门的内饰板上,所述劈水条设有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大致形成为与所述卡槽的形状相对应且开口朝向相同的U形,所述第一本体卡接在所述卡槽内用于支撑并卡紧所述劈水条;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伸出所述卡槽的部分相连,所述第二本体设有用于与所述内饰板相连的卡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劈水条固定支架,用于将车辆的劈水条安装在车门的内饰板上,所述劈水条设有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大致形成为与所述卡槽的形状相对应且开口朝向相同的U形,所述第一本体卡接在所述卡槽内用于支撑并卡紧所述劈水条;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伸出所述卡槽的部分相连,所述第二本体设有用于与所述内饰板相连的卡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劈水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包括:平直部,所述平直部形成为与所述卡槽的顶壁形状相对应的直线形;第一支脚,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平直部的一端相连;第二支脚,所述第二支脚与所述平直部的另一端相连且与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平直部配合大致形成为U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劈水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脚的自由端设有朝向所述劈水条所在方向折弯的翻折部,所述翻折部形成为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劈水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脚包括:第一直线段,所述第一直线段形成为直线形,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一端与所述平直部相连;第一斜线段,所述第一斜线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线段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斜线段朝向所述第一支脚所在方向向下倾斜延伸;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二直线段形成为大致与所述第一支脚平行的直线形,所述第二直线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斜线段的另一端相连;第二斜线段,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松涛王伟高原谭昱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