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小车及其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456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小车及其管理方法,智能搬运机器人小车包括抓取机构、升降机构和智能小车,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气动抓手、机器人、物料盒和红外扫描仪;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台和液压缸;所述智能小车包括智能小车系统、安装板、信号灯、信号传输器、防撞条、蜂鸣器、充电口、激光传感器、激光传感器安装板、路径规划模块;抓取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上方且之间设置有上面板,升降机构设置在智能小车上方且之间设置有下底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物流和快递行业使用大量人工来进行检测、装卸、分拣、搬运、码垛等工序从而浪费大量人力资源的问题,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自动管理统计化。

Intelligent transport robot trolley and its management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telligent carrying robot trolley and a management method thereof. The intelligent carrying robot trolley comprises a grabbing mechanism,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an intelligent trolley. The grabb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pneumatic grasper, a robot, a material box and an infrared scanner; the lif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lifting platform and a hydraulic cylinder; and the intelligent trolley comprises a lifting platform and a hydraulic cylinder. It includes intelligent car system, installation board, signal lamp, signal transmitter, anti-collision bar, buzzer, charging port, laser sensor, laser sensor installation board, path planning module; grasping mechanism is set above and between lifting mechanism is set with upper board; lifting mechanism is set above and between intelligent cars is set with upper board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of waste of a large number of human resources by using a large number of manual labor in the logistics and express industries to detect, load and unload, sorting, handling, palletizing and other processes, and realizes the intellectualization, automation and automatic management statist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小车及其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小车及其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在如今制造业升级的大背景下,“机器换人”提高制造业智能化程度成为新的潮流。比如在传统的物流和快递行业中,装卸、检测、分拣、搬运、码垛工序中大量采用人工进行,不仅成本高而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会由于人力的不一致性,容易导致货物损坏率高、货物摆放参差不齐,货物管理混乱等情况,使得货架空间利用率低,导致占用了非常大的存储空间,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目前,机器人已逐渐应用于物流和快递行业中,现有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103163882A的智能化自寻迹机器人小车无线遥控系统,其包括上位计算机、与上位计算机相接的无线通信中转系统和与无线通信中转系统无线连接并通信的机器人小车控制系统,无线通信中转系统包括收发控制器模块、中转无线收发模块和有线通信接口电路模块,机器人小车控制系统包括小车控制器模块、电源模块和小车无线收发模块,小车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接有信号调理电路,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入端接有温度传感器模块、湿度传感器模块、红外传感器模块、避障模块和速度传感器,小车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接有四个步进电机驱动器。其需要通过接上位计算机控制,需通过无线遥控,将这种小车运用到运输物品时,十分的不方便,智能化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小车及其管理方法,解决了物流和快递行业使用大量人工来进行检测、装卸、分拣、搬运、码垛等工序从而浪费大量人力资源的问题,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自动管理统计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小车,包括:抓取机构、升降机构和智能小车,抓取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上方且之间设置有上面板,升降机构安装在智能小车上方且之间设置有下底板;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气动抓手、机器人、物料盒和红外扫描仪,所述物料盒放置在上面板上,机器人安装在物料盒前端,气动抓手与机器人连接,红外扫描仪通过螺纹紧固方式安装在气动抓手的安装孔上;所述智能小车包括智能小车系统、安装板、信号灯、信号传输器、防撞条、蜂鸣器、充电口、激光传感器、激光传感器安装板、路径规划模块,安装板通过螺纹紧固方式安装在小车平台一侧上,信号灯安装在安装板的安装孔上,信号传输器安装在安装板另一安装孔上,防撞条粘贴在小车边缘上,蜂鸣器安装在小车的预留孔上,充电口设置于小车的预留口上,激光传感器安装板安装在小车平台另一侧上,激光传感器安装在激光传感器安装板的预留孔上,路径规划模块安装在小车的底板上。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台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安装在升降台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台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和支杆,所述上框架与上面板连接,下框架与下底板连接,支杆连接在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缸通过安装杆安装在下框架上。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小车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由工作人员向物流控制中心终端输入相关信息;S2,通过物流控制中心和中央控制室通信控制智能机器人小车系统反馈到智能搬运机器人小车计算机进行运算;S3,计算机发送信号到红外扫描仪对货物进行检测和记录相关数据;S4,通过智能搬运机器人小车传感器模块进行监控;S5,智能搬运机器人小车执行模块功能选择;S6,通过系统的判断和红外扫描仪的数据反馈给机器人进行放入相应的物料盒内,通过物流控制中心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分配;S7,通过路径规划模块、激光制导仪模块、智能小车、机器人一起运行对货物进行操作,运行到相应地点完成相应的指令和工序;S8,通过小车系统反馈给物流控制中心和中央控制室进行下一步指令;S9,如果小车的电控设备监控到小车电量即将耗尽时,会向物流控制中心和中央控制室发出请求指令,请求充电;S10,如果小车发生故障或系统出现故障,电控设备会发送信号到物流控制中心和中央控制室示警。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传感器包括超声测距传感器、全方位障碍物传感器、移动传感器和激光导航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和S7中的操作包括装卸、分拣、搬运和码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小车及其管理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激光导航系统模块导引路径效果是非常明确的,大大提高了安全性;2)传感器和防撞条的设置确保机器人小车免遭碰撞,降低故障率;3)改善物流和快递行业对货物的管理,智能搬运机器人小车系统内有智能控制管理模块,能够让货物在装卸、分拣、搬运、码垛上更加有序,使厂房更加整洁;4)机器人小车比传统的叉车需要的巷道宽度窄得多,同时对于自由行驶的机器人小车而言,还能够从传送带和其他移动设备上准确地装卸货物;5)机器人小车系统允许最大限度地更改路径规划,具有非常优化的调度能力,在长距离运输中能够有效地进行点对点搬运码垛运输,尤其适用于大于40米的长距离运输;6)机器人小车系统操作易学、保养快捷、维修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小车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小车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气动抓手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管理方法流程图。图中:1、气动抓手;2、机器人;3、物料盒;4、上面板;5、升降台;6、液压缸;7、下底板;8、智能小车系统;9、安装板;10、信号灯;11、信号传输器;12、防撞条;13、蜂鸣器;14、充电口;15、激光传感器;16、激光传感器安装板;17、路径规划模块;18、红外扫描仪;501、上框架;502、下框架;503、支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小车及其管理方法。实施例一,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小车,包括:抓取机构、升降机构和智能小车,抓取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上方且之间设置有上面板4,升降机构安装在智能小车上方且之间设置有下底板7;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气动抓手1、机器人2、物料盒3和红外扫描仪18,所述物料盒3放置在上面板4上,机器人2安装在物料盒3前端,气动抓手1与机器人2连接,红外扫描仪18通过螺纹紧固方式安装在气动抓手1的安装孔上;所述智能小车包括智能小车系统8、安装板9、信号灯10、信号传输器11、防撞条12、蜂鸣器13、充电口14、激光传感器15、激光传感器安装板16、路径规划模块17,安装板9通过螺纹紧固方式安装在小车平台一侧上,信号灯10安装在安装板9的安装孔上,信号传输器11安装在安装板9另一安装孔上,防撞条12粘贴在小车边缘上,蜂鸣器13安装在小车的预留孔上,充电口14设置于小车的预留口上,激光传感器安装板16安装在小车平台另一侧上,激光传感器15安装在激光传感器安装板16的预留孔上,路径规划模块17安装在小车的底板上;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台5和液压缸6,所述液压缸6安装在升降台5之间,升降台5包括上框架501、下框架502和支杆503,所述上框架501与上面板4连接,下框架502与下底板7连接,支杆503连接在上框架501和下框架502之间,液压缸6通过安装杆安装在下框架50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抓取机构、升降机构和智能小车,抓取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上方且之间设置有上面板,升降机构安装在智能小车上方且之间设置有下底板;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气动抓手、机器人、物料盒和红外扫描仪,所述物料盒放置在上面板上,机器人安装在物料盒前端,气动抓手与机器人连接,红外扫描仪通过螺纹紧固方式安装在气动抓手的安装孔上;所述智能小车包括智能小车系统、安装板、信号灯、信号传输器、防撞条、蜂鸣器、充电口、激光传感器、激光传感器安装板、路径规划模块,安装板通过螺纹紧固方式安装在小车平台一侧上,信号灯安装在安装板的安装孔上,信号传输器安装在安装板另一安装孔上,防撞条粘贴在小车边缘上,蜂鸣器安装在小车的预留孔上,充电口设置于小车的预留口上,激光传感器安装板安装在小车平台另一侧上,激光传感器安装在激光传感器安装板的预留孔上,路径规划模块安装在小车的底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抓取机构、升降机构和智能小车,抓取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上方且之间设置有上面板,升降机构安装在智能小车上方且之间设置有下底板;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气动抓手、机器人、物料盒和红外扫描仪,所述物料盒放置在上面板上,机器人安装在物料盒前端,气动抓手与机器人连接,红外扫描仪通过螺纹紧固方式安装在气动抓手的安装孔上;所述智能小车包括智能小车系统、安装板、信号灯、信号传输器、防撞条、蜂鸣器、充电口、激光传感器、激光传感器安装板、路径规划模块,安装板通过螺纹紧固方式安装在小车平台一侧上,信号灯安装在安装板的安装孔上,信号传输器安装在安装板另一安装孔上,防撞条粘贴在小车边缘上,蜂鸣器安装在小车的预留孔上,充电口设置于小车的预留口上,激光传感器安装板安装在小车平台另一侧上,激光传感器安装在激光传感器安装板的预留孔上,路径规划模块安装在小车的底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搬运机器人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台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安装在升降台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搬运机器人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和支杆,所述上框架与上面板连接,下框架与下底板连接,支杆连接在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搬运机器人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通过安装杆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周威吕卓辉郭子龙华显刚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佛山市广工大数控装备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