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空气冷却器的清洁方法和内燃发动机技术

技术编号:1873711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涡轮增压式内燃发动机,其布置有用于通过使用LT增压空气冷却器的热交换面上凝结的水进行冲洗而从热交换面周期性冲洗灰尘的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增压空气冷却器的清洁方法和内燃发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讨论的内燃发动机的增压空气冷却器的清洁方法和一种如权利要求10的前序部分中讨论的内燃发动机。
技术介绍
现在,经济和环境这两方面都引导内燃发动机的用户需要具有尽可能低的比燃料消耗率的发动机。这种需求已经导致使用与正常吸气式发动机相比增加发动机气缸中空气的充入的设备。第一台这样的设备通常称为增压器,其主要任务是增加空气的压力或密度,即,压缩进入发动机气缸的空气。主要有两种增压器。第一种是涡轮增压器,通常称为涡轮,其是一种这样的单元:在同一轴上具有涡轮机叶轮和压缩机叶轮,使得发动机的排气借助涡轮机叶轮驱动压缩机叶轮,压缩机叶轮将空气压缩到气缸中。第二种是机械驱动式增压器,即,空气压缩机,其直接或借助带、齿轮或链条间接联接到发动机曲轴。罗茨鼓风机是机械驱动式增压器的良好示例。增压器能够大大提高内燃发动机的比燃烧消耗率,但持续追求更低的燃料消耗率和排放已经导致使用增加空气充入的第二台设备。这种设备通常称为中间冷却器,即,用于在空气进入发动机气缸之前冷却由增压器压缩的空气的装置。换言之,进气口温度的下降向发动机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轮增压式内燃发动机的增压空气冷却器的清洁方法,所述涡轮增压式内燃发动机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气缸的气缸体,至少一个气缸盖,排气歧管(22),所述排气歧管与所述至少一个气缸盖关联地布置,增压空气接收器(24),所述增压空气接收器与所述至少一个气缸盖关联地布置,至少一个涡轮增压器(12),所述涡轮增压器具有连接到所述排气歧管(22)的涡轮机(16)和连接到所述增压空气接收器(24)的压缩机(18),高温(HT‑)增压空气冷却器(26)和低温(LT‑)增压空气冷却器(28),所述高温增压空气冷却器和所述低温增压空气冷却器布置在所述压缩机(18)与所述增压空气接收器(24)之间,所述增压空气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涡轮增压式内燃发动机的增压空气冷却器的清洁方法,所述涡轮增压式内燃发动机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气缸的气缸体,至少一个气缸盖,排气歧管(22),所述排气歧管与所述至少一个气缸盖关联地布置,增压空气接收器(24),所述增压空气接收器与所述至少一个气缸盖关联地布置,至少一个涡轮增压器(12),所述涡轮增压器具有连接到所述排气歧管(22)的涡轮机(16)和连接到所述增压空气接收器(24)的压缩机(18),高温(HT-)增压空气冷却器(26)和低温(LT-)增压空气冷却器(28),所述高温增压空气冷却器和所述低温增压空气冷却器布置在所述压缩机(18)与所述增压空气接收器(24)之间,所述增压空气冷却器(26、28)具有热交换面,所述LT增压空气冷却器(28)是LT冷却液体回路(32)的一部分,除了所述LT增压空气冷却器(28)之外,所述LT冷却液体回路至少包括中央冷却器(46)和循环泵(52’),控制单元(58),该控制单元关于增压空气的露点控制所述增压空气的温度,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关于所述增压空气的温度(60)、压力(62)和湿度(64)的信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降低所述LT增压空气冷却器(28)的所述热交换面的温度至低于所述增压空气的露点以允许水凝结在所述热交换面上,从所述LT增压空气冷却器(28)的所述热交换面周期性冲洗灰尘,从所述LT增压空气冷却器(28)排出凝结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征在于,使所述LT冷却液体回路(32)设置有第一三通阀(54),该第一三通阀布置在所述LT增压空气冷却器(28)的下游并从所述控制单元(58)接收命令,以控制冷却液体从所述循环泵(52’)直接向所述中央冷却器(46)流动或经由所述LT增压空气冷却器(28)向所述中央冷却器(46)流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征在于,通过迫使冷却液体的以下量从所述中央冷却器(46)经由所述循环泵(52’)流到所述LT增压空气冷却器(28),借助所述第一三通阀(54)节流从所述循环泵(52’)向所述中央冷却器(46)的直接连通,所述冷却液体的量导致所述LT增压空气冷却器(28)的所述热交换面的温度下降至低于所述增压空气的露点。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特征在于,通过迫使冷却液体从所述中央冷却器(46)和所述循环泵(52’)流过所述LT增压空气冷却器(28),借助所述第一三通阀(54)闭合从所述循环泵(52’)向所述中央冷却器(46)的直接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征在于,使所述LT冷却液体回路(32)设置有布置在所述中央冷却器(46)的下游的第二三通阀(50),并且为所述第二三通阀(50)提供来自所述控制单元(58)的命令以控制从所述中央冷却器(46)经由所述循环泵(52’)至所述LT增压空气冷却器(28)的冷却液体的温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特征在于,通过借助所述第二三通阀(50)调节来自所述中央冷却器(46)和所述旁路管道(66)的冷却液体流的平衡,控制所述冷却液体的温度。7.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V·海拉卡里J·库亚拉VV·马基嫩K·涅米宁
申请(专利权)人:瓦锡兰芬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芬兰,FI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