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薄膜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3451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3:48
一种金属薄膜制备工艺,该方法通过将母材与基材置于同一导电溶液中,并保持所述母材与基材之间相接触;通过所述导电溶液中电子的移动,驱使所述母材在所述基材上扩散,形成金属薄膜。金属薄膜的化学组成为:CuGaa,且0<a≤7,或CuGabInc,且0<b≤7,且0<c≤7,或CuGadIneSef,且0<d≤7,且0<e≤7且0<f≤7。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不需要真空环境,设备投资不高;(2)膜层结晶度高,成分稳定,结合强度高;(3)不需要使用有毒的化合物,绿色环保;(4)不用外加电源,可以在自驱动的模式下制备金属薄膜;(5)可实现大面积制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薄膜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电池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薄膜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世界工业能源90%以上是靠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能源提供。无论从世界还是从中国来看常规能源都是很有限的。因此,随着矿物能源的逐渐减少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发展新型的、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及能源转换技术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其中,利用光电转换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技术是同时解决上述能源与环境这两个问题的最佳选择,因而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开发正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普遍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世界光伏产业及市场得到蓬勃发展,并首先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如德国和日本,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2011至2016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由27.1GW增加到72GW,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7.6%。太阳能利用技术正成为世界快速、稳定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虽然目前成本较高,但是从长远看,随着技术的进步,可望在之后成为主流能源利用形式,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理想的太阳能电池材料必须考虑以下方面:直接带隙同时具有高吸收系数,Eg介于之间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薄膜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母材与基材置于同一导电溶液中,并保持所述母材与基材之间相接触;通过所述导电溶液中电子的移动,驱使所述母材在所述基材上扩散,形成金属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薄膜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母材与基材置于同一导电溶液中,并保持所述母材与基材之间相接触;通过所述导电溶液中电子的移动,驱使所述母材在所述基材上扩散,形成金属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溶液中的电子的移动通过施加电源电压产生;其中,电源正极置于所述导电溶液中,且不与所述母材和基材接触;电源负极与所述基材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薄膜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负极与所述基材远离所述母材的一侧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薄膜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压的电极采用惰性电极;所述电源电压为直流电源、能提供直流电的电源、脉冲电源中的一种;所述电源电压的范围在0~2000V;单位时间内所述金属薄膜的厚度与所述电源电压的电流大小相关,所述电流越大,所述金属薄膜的厚度越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薄膜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液体为浓度在0.01~5mol/L范围内的离子溶液;所述离子溶液为酸溶液、碱溶液或盐溶液;或者,所述导电溶液为活性金属与液体发生电解反应中的电解溶液。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薄膜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金属选用铝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薄膜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材为镓、镓铟任意配比的合金或镓铟硒任意配比的合金,或所述母材为镓铝混合物、镓铟任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安洋陈柏炜于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