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箍组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1201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箍组装机,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分为内卡箍上料机构和外卡箍上料机构,与所述上料机构连接的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上依次设置有挡料机构和照相识别系统,与所述传送机构连接的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吹气挡料机构和卡箍组装压合机构;所述操作机构下部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操作机构上部设置有与控制箱电气连接的操作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上料更便捷、噪音小、卡箍压合成品率高的一种卡箍组装机。

A clamp assembl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lamp assembly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feeding mechanism, the feeding mechanism is divided into an inner clamp feeding mechanism and an outer clamp feeding mechanism, and a conveying mechanism connected with the feeding mechanism. The conveying mechanism is successively provided with a material blocking mechanism and a photograph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an operating mechanism connected with the conveying mechanism.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comprises a blowdown blocking mechanism and a clamp assembling and pressing mechanism; a control box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an operation cabinet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box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lamp assembling machine with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feeding, low noise and high clamping rat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箍组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箍组装机。
技术介绍
卡箍是连接带沟槽的管件、阀门以及管路配件的一种连接装置,用在对快接头之间起紧箍作用,一般卡箍分为内卡箍和外卡箍,通过卡箍组装机将内卡箍和外卡箍进行压合组装。卡箍组装机现有技术中上料采用振动盘和振动输送机配合的方式,噪音大且出不了料;检测外卡卡箍姿态状态是采用照相识别加翻转机构,效率低;而且机械手对外卡箍抓取转运至装配转盘时,机械手易夹住卡箍螺帽头,导致机械手夹不起外卡箍更无法顺利放置在内卡箍预压时平台上;而现有技术中为防止内卡箍与外卡箍组装压合时变形,虽设置了上压板机构,但效率低外卡压入内卡时,因螺帽搁置在夹具上,外卡箍不能完全压入内卡箍;需针对现有缺陷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上料更便捷、噪音小、卡箍压合成品率高的一种卡箍组装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卡箍组装机,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分为内卡箍上料机构和外卡箍上料机构,与所述上料机构连接的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上依次设置有挡料机构和照相识别系统,与所述传送机构连接的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吹气挡料机构和卡箍组装压合机构;所述操作机构下部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操作机构上部设置有与控制箱电气连接的操作柜。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操作柜中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控制箱电气连接的吹气挡料机构、卡箍组装压合机构、内卡箍操作机构。进一步的,通过所述操作机构中设置有吹气挡料机构,吹气挡料机构用于限定卡箍的位置便于机械手夹取;有利于后续的卡箍组装压合机构采用四个工位进行旋转操作实现外卡箍和内卡箍的压合组装,再通过操作机构的出料口将组装好的卡箍输送出去完成卡箍组装。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操作柜上还设置有出料口。进一步的,当内卡箍与外卡箍在卡箍组装压合机构中完成压合操作后,将压合好的卡箍通过操作机构的出料口输出,完成卡箍组装操作。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上料机构包括料斗和至少部分嵌入所述料斗内部的物料抬升带。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挡料机构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上方,所述挡料机构包括挡料杆。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照相识别系统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上方。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操作机构底部设置有多个行走轮;操作机构底部还设置有撑脚。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吹气挡料机构包含吹气装置和设置在所述吹气装置上的挡块,所述吹气装置上还设置有吹气管。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卡箍组装机采用框架结构。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卡箍组装机上设置有警示报警灯,所述警示报警灯设置有若干种颜色。更进一步的,所述警示报警灯具有闪烁功能的报警灯。进一步的,提升了卡箍组装机稳固性同时,便于安装检修,更有利于生产时对卡箍组装机进行操作观察。本专利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卡箍组装机,通过将上料机构分为内卡箍上料机构和外卡箍上料机构,实现了将内外卡箍进行同时上料的操作,上料机构采用料斗和物料抬升带的配合减少了生产产生的噪音,更实现了生产上料的自动化。上料机构和传送机构连接有效传输的过程中,通过传送机构传送台侧面依次设置有挡料机构和照相识别系统,实现物料的初步检测,挡料机构的设置防止物料的堆积,物料堆积会影响后续照相识别系统的拍照识别,照相识别系统则是将卡箍的姿态进行拍照检测,符合要求的传送至下一环节;所述上料机构通过传送机构与操作机构连接;通过所述操作机构中设置有吹气挡料机构,限定卡箍的位置便于机械手夹取;后续的卡箍组装压合机构采用四个工位进行旋转操作实现了外卡箍和内卡箍的压合组装,再通过操作机构的出料口将组装好的卡箍输送出去完成卡箍组装。2、所述挡料机构包括挡料杆,可根据单个卡箍的高度对挡料杆进行调节高度,适应不同型号的卡箍;使得挡料驱动装置驱动挡料杆动作将多余的卡箍扫入料斗,对卡箍进行筛选。3、所述照相识别系统通过设置在传送台上方的照相装置,对照相区域中的卡箍拍照识别卡箍姿态,通过照相识别系统中设置的料剔除装置将不符合条件的卡箍拨回料斗中,通过传送台与料斗之间设置有连接槽,通过连接槽上设置有导槽斜板,便于拨料是物料更方便滑入料斗中,进行卡箍的抬升上料。4、由于外卡箍上设置有紧固螺钉,在实际生产中通过机械手将外卡箍夹起传送至操作机构中的卡箍组装压合机构,但是机械手一旦夹到外卡箍的紧固螺钉常常会造成倾斜,卡箍掉落等问题,严重影响生产质量和生产安全,因此通过吹气挡料机构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通过吹气挡料机构将外卡箍上设置有紧固螺钉的一部分排除在机械手夹取区域外,是的机械手能顺利夹取外卡箍,实现安全高质量的机械生产。5、通过吹气装置上设置有左吹气管和右吹气管,通过将吹气装置拔出水平旋转180度后固定在另一侧吹气固定座上来适用于不用类型的卡箍;所述吹气装置是T字形,便于支撑两侧的左吹气管和右吹气管。本专利技术设置特殊结构的带吹气挡料机构,使得任何不同形式的带钩外卡箍,在夹持位时,卡帽不在夹持点位置。6、本专利技术中,设置全程压板,使内卡在转运过程中预压,且不变形外卡箍压入内卡箍时,因外卡箍紧固螺钉搁置在夹具上,外卡箍不能完全被压人内卡箍。7、本专利技术中,设置了导流抵板,导流抵板底部设计了曲线导条,使外卡箍在转运过程中改变外卡箍紧固螺钉位置,避免外卡箍紧固螺钉位于影响卡箍压配的位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卡箍组装机整机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卡箍组装机整机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卡箍组装机的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卡箍组装机的上料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卡箍组装机的挡料机构和照相识别系统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卡箍组装机的挡料机构和照相识别系统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卡箍组装机的吹气挡料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图7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卡箍组装机的卡箍组装压合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料机构,11-料斗,111-物料抬升带,112-凸条,113-下料仓,114-下料斜板,12-挡料机构,121-挡料杆,122-挡料支撑杆,13-传送机构,133-传送台,131-传送挡板,132-传送导流板,14-照相识别系统,141-照相装置,142-料剔除装置,15-矩形支撑架,151-撑脚,16-三角形支撑体,1A-外卡箍上料机构,1B-内卡箍上料机构,3-操作机构,4-吹气挡料机构,5-卡箍组装压合机构,6-内卡箍操作机构,7-出料口,31-控制箱,32-操作柜.311-行走轮,33-警示报警灯,41-挡料驱动机构,42-驱动轴,421-限位板,422-导向板,423-调整轴,424-支撑架,43-吹气装置,431-左吹气固定座,431A-左连接孔,432-右吹气固定座,432A-右连接孔,437-挡块,433-固定阀,434-左吹气管,435-右吹气管,44-传送台,441-转轴,45-支撑脚,51-压合机构撑脚,52-压合机构工作台,521-驱动机构,53-内卡箍压合工位,531-内卡箍抵板,54-外卡箍套接工位,55-内外卡箍压合工位,551-导流抵板,552-压合板,553-压合支撑槽钢,56-组合卡箍下料工位,561-固定卡槽,5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箍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分为内卡箍上料机构和外卡箍上料机构,与所述上料机构连接的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上依次设置有挡料机构和照相识别系统,与所述传送机构连接的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吹气挡料机构和卡箍组装压合机构;所述操作机构下部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操作机构上部设置有与控制箱电气连接的操作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箍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分为内卡箍上料机构和外卡箍上料机构,与所述上料机构连接的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上依次设置有挡料机构和照相识别系统,与所述传送机构连接的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吹气挡料机构和卡箍组装压合机构;所述操作机构下部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操作机构上部设置有与控制箱电气连接的操作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柜中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控制箱电气连接的吹气挡料机构、卡箍组装压合机构、内卡箍操作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柜上还设置有出料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料斗和至少部分嵌入所述料斗内部的物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比微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