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线材轧机辊轴的锥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09392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行业轧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线材轧机辊轴的锥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锥套的一端为锥形孔,在锥形孔侧表面进行若干等分,在等分处切割间隙调节缝,各条间隙调节缝的切割深度相同,在所述间隙调节缝的切割深度尽头处设置止缝孔,所述的间隙调节缝与止缝孔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锥套在受力状态下自动调整与辊轴之间的配合间隙,增大锥套与辊轴的接触面积,增强结合面间的张力,使锥套与辊轴的结合更稳固、装配推进更容易。

Cone sleeve for roller shaft of wire mill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teel rolling equipment in the metallurgical industry, in particular to a taper sleeve for a roll shaft of a wire rod rolling mill. One end of the cone sleeve is a cone hole, and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cone hole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equal parts, and the gap adjusting seams are cut at the equal parts. The cutting depth of each gap adjusting seam is the same. A stop seam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cutting depth of the gap adjusting seam, and the gap adjusting seam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stop seam hole. The matching gap between the taper sleeve and the roller shaft is automatically adjusted under the stress state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contact area between the taper sleeve and the roller shaft is increased,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joint surface is strengthened, and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the taper sleeve and the roller shaft is more stable and the assembly and propulsion is eas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线材轧机辊轴的锥套
本技术属于冶金行业轧钢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线材轧机辊轴的锥套。
技术介绍
线材轧机辊轴属于高速运转装置,是线材轧机的核心零部件。锥套的内部与辊轴相配合,锥套的外部与辊环配合,锥套在整个生产运行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高速旋转带动辊环进行轧制工作。由于轧件尺寸是由辊环的辊缝控制,而辊环运行的稳定性是保证获得合格轧件的关键,这就要求锥套的内部与辊轴间的配合精度更加准确。但是由于锥套的内部与辊轴间的配合是锥度间的配合,而锥套的外部与辊环配合是圆度间的配合,因此锥套的锥度尺寸1:12是关键中的关键。现有的锥套结构如图1所示,在生产过程中经常由于各种原因,如锥度本身用卡尺无法测量、操作者使用塞规不熟练、塞规自身尺寸误差大、机床搬转角度加工误差等,造成锥套加工的成品率低。而在实际线材生产中又由于使用单位所用的检验塞规与锥套生产加工中所使用的塞规不是同一件,继而又造成使用方验收通过率不高。同时,在轧制过程中,由于锥套沿轴向方向运动,但锥套的内孔又是锥度设计,使得液压涨紧力主要集中在锥套的中间区域,无法形成全面涨紧的效果,造成锥套因涨紧力不足产生轴向窜动,引起各组辊环的辊缝对中位置不统一,无法形成满意的产品尺寸,因此锥套一直是制造商不愿生产的产品。但是缺少它又无法实现线材轧制,为不影响正常生产,国内大型钢企多采用购买国外厂商生产的产品,从而造成价高并货期长,既要保证高速运转时的配合稳定又要价格合理是行业长期期盼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线材轧机辊轴的锥套。本技术在原有锥套生产加工中,结合锥套在线材轧制生产使用中的特点,对锥套进行技术上的改进和架构上的扩展,合理解决原辊轴轴颈与锥套间配合作业间隙不均匀的问题,同时提供便于生产加工与检测,且操作简单的锥套。本技术的实现过程如下:一种用于线材轧机辊轴的锥套,所述锥套的一端为锥形孔,在所述锥套的锥形孔侧表面进行若干等分,在等分处切割间隙调节缝,各条间隙调节缝的切割深度相同,在所述间隙调节缝的切割深度尽头处设置止缝孔,所述的间隙调节缝与止缝孔相通。进一步,所述锥套的锥形孔侧表面进行3-8等分。进一步,所述的间隙调节缝的宽度为0.5-2.5mm。进一步,所述的间隙调节缝切割深度为40-75mm。进一步,所述止缝孔的直径为1-5mm。进一步,在所述锥套的锥形孔侧表面进行4等分,在等分处切割宽度为1.5mm的间隙调节缝,各条间隙调节缝的切割深度相同,均为60mm,在所述间隙调节缝的切割深度尽头处设置直径为3mm的止缝孔,所述的间隙调节缝与止缝孔相通。一种上述用于线材轧机辊轴的锥套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图纸要求,采用磨削加工方法使用数控车床、磨床和数控铣床生产锥套;2)根据图纸中止缝孔位置及孔径的要求,在步骤1)所生产锥套的锥形孔侧表面采用钻床钻止缝孔,得到具有止缝孔的锥套;3)根据图纸中间隙调节缝的宽度和切割深度的要求,使用慢走丝线切割设备将步骤2)所述的已加工好止缝孔的锥套进行线切割加工,加工出指定宽度和切割深度的间隙调节缝,所述的间隙调节缝切割至与所述的止缝孔相通,得到具有止缝孔和间隙调节缝的锥套;4)使用专用装配塞规对步骤3)得到的具有止缝孔和间隙调节缝的锥套进行着色检验。进一步,步骤1)所述的锥套表面粗糙度0.4。进一步,步骤2)所述的止缝孔钻孔完成后使用铰刀铰孔,铰孔完成后,所述的止缝孔表面粗糙度1.6。进一步,步骤4)所述的着色检验的技术要求是着色度为85-90%。本技术中,止缝孔是指在所述间隙调节缝的切割深度尽头处钻出的孔,所述的孔为所述等分处间隙调节缝的终端,所述的间隙调节缝与止缝孔相通。本技术的积极效果:1、本技术的锥套在受力状态下自动调整与辊轴之间的配合间隙,增大锥套与辊轴的接触面积,增强结合面间的张力,使锥套与辊轴的结合更稳固、装配推进更容易。2、本技术间隙调节缝设计使锥套与辊轴的接触应力分布更均匀,径向的结合力更牢靠,从而让辊环的安装更便捷,提升了装配效率与装配精度,减小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让原本两个人的工作,变成一个人独立完成,同时延长了锥套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锥套在生产时对塞规的依赖度,并基本消除由于测量人员不同而存在的误差大问题。3、本技术将锥套的侧表面的圆切割成3-8等分,利用宽度为0.5-2.5mm的间隙调节缝达到调节与扩张的目的,使接触面积增大,锥套与辊轴轴颈结合更紧密,配合更完美,现场通过着色检验达到85%,远远超过图纸规定75%的技术要求,着色度的提升使加工中减小了检验人员对塞规的依赖度。4、本技术在锥套的间隙调节缝的切割深度尽头处设计直径为1-5mm的止缝孔,其与间隙调节缝的接通,又打断了锥套自身的应力集中。通过有限元分析可知通过对簿壁件的开缝,可以使得锥套的配合接触面加大,接触面的压紧力分布更均匀,高速旋转动平衡的补贴量更可以忽略,同时又防止了锥套在线材轧制中的向下窜动延伸造成的辊环爆裂问题,将原液压涨紧力主要集中在锥套的中间区域扩展到全面接触并涨紧的效果,有效的解决了锥套因涨紧力不足产生轴向窜动问题。5、本技术增加了线切割与钻孔工序,看似加大了成本,实则扩充了着色面积,降低对塞规的依赖,使得制造方产品合格率与使用方验收率大幅提升,降低采购外商的锥套数量节约成本。6、本技术锥套上的止缝孔与间隙调节缝必须切割相通,着色检验与塞规检验必须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用于线材轧机辊轴的锥套的轴向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线材轧机辊轴的锥套的径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用于线材轧机辊轴的锥套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锥形孔,2间隙调节缝,3止缝孔,H切割深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在原有锥套生产加工中,结合锥套的在线材轧制生产使用中的特点,对现有技术中的锥套进行技术上的改进和架构上的扩展,提供了一种用于线材轧机辊轴的锥套,合理解决原辊轴轴颈与锥套间配合作业间隙不均匀的问题,同时提供便于生产加工与检测,且操作简单的锥套。本技术用于线材轧机辊轴的锥套,见图2和图3,所述锥套的一端为锥形孔1,在所述锥套的锥形孔1侧表面进行3-8等分,在等分处切割间隙调节缝2,所述的间隙调节缝2的宽度为0.5-2.5mm,各条间隙调节缝2的切割深度H相同,均为为40-75mm,在所述间隙调节缝2的切割深度H尽头处设置止缝孔3,所述止缝孔3的直径为1-5mm,所述的间隙调节缝2与止缝孔3相通。本技术间隙调节缝设计使锥套与辊轴的接触应力分布更均匀,径向的结合力更牢靠,从而让辊环的安装更便捷,提升了装配效率与装配精度;虽然增加了线切割与钻孔工序,看似加大了成本,实则扩充了着色面积,降低对塞规的依赖,使得制造方产品合格率与使用方验收率大幅提升,降低采购外商的锥套数量节约成本。上述用于线材轧机辊轴的锥套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图纸要求,采用磨削加工方法使用数控车床、磨床和数控铣床生产锥套,所述的锥套表面粗糙度0.4;2)根据图纸中止缝孔3位置及孔径的要求,在步骤1)所生产锥套的锥形孔1侧表面采用钻床钻止缝孔3,所述的止缝孔3钻孔完成后使用铰刀铰孔,铰孔完成后,所述的止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线材轧机辊轴的锥套,所述锥套的一端为锥形孔(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锥套的锥形孔(1)侧表面进行若干等分,在等分处切割间隙调节缝(2),各条间隙调节缝(2)的切割深度(H)相同,在所述间隙调节缝(2)的切割深度(H)尽头处设置止缝孔(3),所述的间隙调节缝(2)与止缝孔(3)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线材轧机辊轴的锥套,所述锥套的一端为锥形孔(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锥套的锥形孔(1)侧表面进行若干等分,在等分处切割间隙调节缝(2),各条间隙调节缝(2)的切割深度(H)相同,在所述间隙调节缝(2)的切割深度(H)尽头处设置止缝孔(3),所述的间隙调节缝(2)与止缝孔(3)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线材轧机辊轴的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套的锥形孔(1)侧表面进行3-8等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线材轧机辊轴的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隙调节缝(2)的宽度为0.5-2.5mm。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威科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