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及钢结构装配式抗震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35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框架结构在用于钢结构装配式抗震建筑时存在抗震效果不够好的问题,提供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及钢结构装配式抗震建筑。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包括基础底板、钢柱;相邻的钢柱通过钢梁连接;钢梁包括工字钢形的梁体,梁体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及腹板;腹板的两侧支撑有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为由弹性钢筋弯曲形成的波形结构;梁体的两端可滑动的连接有滑动连接头,弹性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滑动连接头上;钢柱的侧面上设置有支撑牛腿结构,梁体的两端支撑于对应钢柱上的支撑牛腿结构之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抗震性能好,容易实现装配式施工方式,施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及钢结构装配式抗震建筑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及钢结构装配式抗震建筑。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以在工厂先生产的预制构件为主要部件,通过现场装配、锚固而迅速构成的结构类建筑物,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在目前建筑行业实际生产中,装配式建筑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方式,在装配式建筑大量应用的国家,许多高质量要求的建筑已逐渐选用预制装配式结构来建造。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是指由在工厂预制的钢构件作为基础结构构件,附加内墙板和外挂式墙板,同现浇楼板在现场完成组装的住宅结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具有强度高,质量轻,工期短,抗震性能好,工业化程度高等明显优势,采用预制钢结构的装配式建筑,无论从功能还是从性价比、舒适性,安全性上,都将优于现在的钢筋混凝土房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是未来装配式建筑的理想发展趋势。现有技术中的框架结构在用于钢结构装配式抗震建筑时存在抗震效果不够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钢结构抗震性能不足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上述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的钢结构装配式抗震建筑。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其结构包括基础底板、多个彼此间隔的竖立连接于基础底板之上的钢柱;相邻的钢柱之间通过沿水平方向的钢梁连接;多个钢柱和多个钢梁相互连接形成钢结构框架形式;钢梁包括工字钢形的梁体,梁体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及连接于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的腹板;腹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于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的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为由弹性钢筋弯曲形成的波形结构,波形结构的述弹性支撑件的波峰支撑于上翼板、波谷支撑于下翼板,形成对上翼板和下翼板的弹性支撑;梁体的两端可滑动的连接有滑动连接头,弹性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滑动连接头上;滑动连接头的滑动方向为沿梁体的长向,两个滑动连接头通过滑动相互靠近以压缩波形的弹性支撑件以增大弹性支撑件的波峰波谷之间的高向尺寸,或滑动相互远离以减小弹性支撑件的波峰波谷之间的高向尺寸;钢柱的侧面上设置有支撑牛腿结构,梁体的两端的下翼板的底面分别支撑于对应钢柱上的支撑牛腿结构之上;滑动连接头的外侧固定连接于对应的钢柱的侧面。本实施例中的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中,钢梁和钢柱连接形成框架形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并且波形的弹性支撑件支撑于钢梁的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提高了钢梁的竖向承载能力,在需要时可通过调节滑动连接头的位置来压缩或放松弹性支撑件,以提高或降低弹性支撑件对上翼板、下翼板的支撑,并且梁、柱之间在横向上实际通过波形的弹性支撑件连接,梁柱之间横向的连接为一定程度的弹性连接,这样在受地震或其他横向有害荷载的作用下,梁柱之间可通过弹性缓冲荷载,而不会轻易被破坏。并且梁柱之间的连接刚度还可通过调节弹性支撑件的被压缩程度来控制,能够很好的适应不同抗震等级建筑。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翼板靠近下翼板的表面设有两条沿梁体长向的第一凹槽,两条第一凹槽分别位于腹板的两侧;下翼板靠近上翼板的表面设有与两条第一凹槽分别相对的两条第二凹槽;弹性支撑件的波谷支撑于对应的第二凹槽中,弹性支撑件的波峰支撑于对应的第一凹槽中。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宽度均等于构成弹性支撑件的钢筋的直径。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的槽底面为粗糙度在Ra3.2以下的光滑表面;第二凹槽的槽底面为粗糙度在Ra3.2以下的光滑表面。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滑动连接头为开口朝向梁体两端的U形板件,其包括两侧板和一底板;两个侧板分别滑动配合于对应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并可沿梁体的长向滑动;底板外侧具有被构造用于连接钢梁侧面的连接杆。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钢柱上设有横向的通孔,连接杆可滑动的穿过通孔;连接杆穿过通孔的外端螺纹连接螺母,并且螺母和连接杆之间的螺纹连接以带动滑动连接头沿钢梁的长向滑动。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撑牛腿结构的上端面为开口向上的槽形结构,梁体的下翼板配合于支撑牛腿结构上端的开口中。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钢结构装配式抗震建筑,其包括外墙体和前述的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外墙体包括多个预制的覆接于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的外侧的外墙板。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各个外墙板分别通过角钢悬挂连接于对应位置的钢柱的侧面。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钢柱包括多段预制柱段,钢梁为预制梁结构;外墙板为预制墙板结构。综合以上描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和钢结构装配式抗震建筑具有抗震性能好,且适用于不同抗震等级建筑的优点;另外,钢结构装配式抗震建筑的结构容易实现装配式施工方式,施工效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10a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钢柱的一种分布形式;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钢梁和钢柱之间的连接节点形式;图4为本实施例中的钢梁的结构示意图(以爆炸形式展示);图5为图4沿A-A线的剖视图(以装配形式展示);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钢结构装配式抗震建筑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a-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10-基础底板;20-钢柱;30-钢梁;30a-梁体;31-上翼板;32-下翼板;33-腹板;34-弹性支撑件;35-滑动连接头;21-支撑牛腿结构;C1-第一凹槽;C2-第二凹槽;35a-侧板;35b-底板;35c-连接杆;M1-螺母;100-钢结构装配式抗震建筑;60-外墙体;61-角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包括基础底板、多个彼此间隔的竖立连接于所述基础底板之上的钢柱;相邻的所述钢柱之间通过沿水平方向的钢梁连接;多个所述钢柱和多个所述钢梁相互连接形成钢结构框架形式;所述钢梁包括工字钢形的梁体,所述梁体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及连接于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的腹板;所述腹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于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之间的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为由弹性钢筋弯曲形成的波形结构,波形结构的所述弹性支撑件的波峰支撑于上翼板、波谷支撑于下翼板,形成对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的弹性支撑;所述梁体的两端可滑动的连接有滑动连接头,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滑动连接头上;所述滑动连接头的滑动方向为沿所述梁体的长向,两个所述滑动连接头通过滑动相互靠近以压缩波形的所述弹性支撑件以增大所述弹性支撑件的波峰波谷之间的高向尺寸,或滑动相互远离以减小所述弹性支撑件的波峰波谷之间的高向尺寸;所述钢柱的侧面上设置有支撑牛腿结构,所述梁体的两端的下翼板的底面分别支撑于对应钢柱上的所述支撑牛腿结构之上;所述滑动连接头的外侧固定连接于对应的所述钢柱的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包括基础底板、多个彼此间隔的竖立连接于所述基础底板之上的钢柱;相邻的所述钢柱之间通过沿水平方向的钢梁连接;多个所述钢柱和多个所述钢梁相互连接形成钢结构框架形式;所述钢梁包括工字钢形的梁体,所述梁体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及连接于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的腹板;所述腹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于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之间的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为由弹性钢筋弯曲形成的波形结构,波形结构的所述弹性支撑件的波峰支撑于上翼板、波谷支撑于下翼板,形成对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的弹性支撑;所述梁体的两端可滑动的连接有滑动连接头,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滑动连接头上;所述滑动连接头的滑动方向为沿所述梁体的长向,两个所述滑动连接头通过滑动相互靠近以压缩波形的所述弹性支撑件以增大所述弹性支撑件的波峰波谷之间的高向尺寸,或滑动相互远离以减小所述弹性支撑件的波峰波谷之间的高向尺寸;所述钢柱的侧面上设置有支撑牛腿结构,所述梁体的两端的下翼板的底面分别支撑于对应钢柱上的所述支撑牛腿结构之上;所述滑动连接头的外侧固定连接于对应的所述钢柱的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板靠近所述下翼板的表面设有两条沿所述梁体长向的第一凹槽,两条所述第一凹槽分别位于所述腹板的两侧;所述下翼板靠近所述上翼板的表面设有与两条所述第一凹槽分别相对的两条第二凹槽;所述弹性支撑件的波谷支撑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弹性支撑件的波峰支撑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抗震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昭宗蔡菲吴崇双吴刚吴素强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水城钢铁集团赛德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