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船用舷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133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船舶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船用舷梯,包括厚度为30‑50cm的承重板,承重板内设有两端具有开口的收纳腔,承重板上在收纳腔的上方设有具有一向上开口的凹槽,收纳腔的两侧设有滑槽,收纳腔内设有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直梯和第二直梯,第一直梯的一端与第二直梯的一端之间连接有伸缩支架,第一直梯的两侧和第二直梯的两侧分别与滑槽连接,伸缩支架的伸缩运动可以使第一直梯的另一端和第二直梯的另一端通过滑槽滑出收纳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中小型船只的新型船用舷梯,并且成本交底,收纳后占地空间较小,适用于中小型船只进行收放。

A new type of accommodation ladder for ships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hip design,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new type of marine gangway, which comprises a load-bearing board with a thickness of 30_50cm, a receptive cavity with an opening at both ends, a groove with an upward opening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receptive cavity on the load-bearing board, a sliding groove on both sides of the receptive cavity, and a receptive cavity inside. There are a first straight ladder and a second straight ladder on the same plane, and one end of the first straight ladder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second straight ladder with a telescopic support. The two sides of the first straight ladder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second straight ladder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slide. The telescopic motion of the telescopic support enables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straight ladder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straight ladder to pass through the slide. Slide out of storage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ew type of ship gangway suitable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ships,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and small space after receiving, and is suitable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ships to retrieve and rele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船用舷梯
本技术属于船舶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船用舷梯。
技术介绍
舷梯是指装于船舶两舷供乘员上下船用的活动扶梯,用木材或金属制成。由上下平台,梯架、梯步、栏杆扶手和吊梯装置等组成。船航行时被吊起,折拢存放于甲板边,使用时放下悬挂于舷侧。对于一些中小型的船只来讲,现有的舷梯体积过大,并且成本比较高。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中小型船只的新型船用舷梯,并且成本交底,收纳后占地空间较小,适用于中小型船只进行收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船用舷梯,包括厚度为30-50cm的承重板,所述承重板内设有两端具有开口的收纳腔,所述承重板上在所述收纳腔的上方设有具有一向上开口的凹槽,所述收纳腔的两侧设有滑槽,所述收纳腔内设有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直梯和第二直梯,所述第一直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直梯的一端之间连接有伸缩支架,所述第一直梯的两侧和所述第二直梯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滑槽连接,所述伸缩支架的伸缩运动使所述第一直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直梯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滑槽滑出所述收纳腔。优选的,所述收纳腔的宽度介于所述第一直梯的宽度和所述承重板的宽度之间,所述收纳腔的高度为所述承重板厚度的1/3-1/2。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槽底设有若干并列依次连接的棱条,所述棱条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且所述棱条的宽度小于所述承重板宽度的1/10。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夹槽,所述夹槽上卡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可以在所述夹槽内滑动。优选的,所述承重板两侧分别设有位置对应的卡孔,所述卡孔上连接有与所述凹槽槽底垂直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侧设有与所述卡孔连接的卡柱,所述支撑架的底端连接有横截面为L形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的一面与所述支撑架垂直。优选的,所述卡孔和所述卡柱的横截面为圆形。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L形拐角处设有橡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一般中小型的船只在停靠是距离地面较低,因此需要使用的舷梯要求较低,能够完成甲板与陆地的连接即可,本技术根据这一基本需求提供一种可以调整长度的舷梯,结构相对简单,因此成本较低;2、首先设有承重板具有收纳功能,减小了本技术收纳时的占地面积,同时能够将第一直梯和第二直梯保护起来;3、当船只甲板距离陆地较远时,需要伸长本技术,此时需要甲板上工人与陆地上的工人互相配合进行搭梯,此时实用固定架抓住码头边缘,使承重板的一端固定并以该端为轴进行旋转,减轻陆地工人/甲板上的工人的负重压力,当将推送的一端到达合适位置时,将承重板慢慢放下,实现搭梯;4、橡胶垫能够增加固定架的抓力,同时橡胶垫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能够适应不同棱角的平面安装;5、承重板两侧的支撑架将承重板夹紧,当不需要是也可以通过卡孔和卡柱拆卸支撑架;6、防护板起到节本的防护功能,当收纳时,可以将防护板置于凹槽内,不占用多余的空间;8、棱条的设置用于增加承重板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承重板;11、收纳腔;111、滑槽;12、凹槽;121、棱条;122、夹槽;13、卡孔;2、第一直梯;3、第二直梯;4、伸缩支架;5、支撑架;51、卡柱;52、固定架;53、橡胶垫;6、防护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船用舷梯,包括厚度为30-50cm的承重板1,承重板1内设有两端具有开口的收纳腔11,承重板1上在收纳腔11的上方设有具有一向上开口的凹槽12,收纳腔的11两侧设有滑槽111,收纳腔11内设有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直梯2和第二直梯3,第一直梯2的一端与第二直梯3的一端之间连接有伸缩支架4,第一直梯2的两侧和第二直梯3的两侧分别与滑槽111连接,伸缩支架4的伸缩运动使第一直梯2的另一端和第二直梯3的另一端通过滑槽111滑出收纳腔11。如图1-图3所示,收纳腔11的宽度介于第一直梯2的宽度和承重板1的宽度之间,收纳腔11的高度为承重板1厚度的1/3-1/2。如图1-图3所示,凹槽12的槽底设有若干并列依次连接的棱条121,棱条121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且棱条121的宽度小于承重板1宽度的1/10。如图1-图3所示,凹槽12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夹槽122,夹槽122上卡接有防护板6,防护板6可以在夹槽122内滑动。如图1-图3所示,承重板1两侧分别设有位置对应的卡孔13,卡孔13上连接有与凹槽12槽底垂直的支撑架5,支撑架5一侧设有与卡孔13连接的卡柱51,支撑架5的底端连接有横截面为L形的固定架52,固定架52与支撑架5连接的一面与支撑架5垂直。如图1-图3所示,卡孔13和卡柱51的横截面为圆形。如图1-图3所示,固定架52的L形拐角处设有橡胶垫53。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的详细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交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船用舷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厚度为30‑50cm的承重板,所述承重板内设有两端具有开口的收纳腔,所述承重板上在所述收纳腔的上方设有具有一向上开口的凹槽,所述收纳腔的两侧设有滑槽,所述收纳腔内设有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直梯和第二直梯,所述第一直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直梯的一端之间连接有伸缩支架,所述第一直梯的两侧和所述第二直梯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滑槽连接,所述伸缩支架的伸缩运动使所述第一直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直梯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滑槽滑出所述收纳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船用舷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厚度为30-50cm的承重板,所述承重板内设有两端具有开口的收纳腔,所述承重板上在所述收纳腔的上方设有具有一向上开口的凹槽,所述收纳腔的两侧设有滑槽,所述收纳腔内设有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直梯和第二直梯,所述第一直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直梯的一端之间连接有伸缩支架,所述第一直梯的两侧和所述第二直梯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滑槽连接,所述伸缩支架的伸缩运动使所述第一直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直梯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滑槽滑出所述收纳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船用舷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腔的宽度介于所述第一直梯的宽度和所述承重板的宽度之间,所述收纳腔的高度为所述承重板厚度的1/3-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船用舷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槽底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久华陆国富周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丰能海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