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炒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8790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0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提出的一种新型炒锅,包括支架和锅体,锅体通过转轴与支架连接,锅体内设置有升降式搅拌装置,升降式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锅体内的转动杆,转动杆通过连接板与设置在支架上的升降气缸连接,转动杆下部设置有搅拌桨叶,上部设置有挡盖,挡盖两侧均设置有折叠挡板,折叠挡板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第二挡板与挡盖铰接,第二挡板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第一挡板和第三挡板连接的磁性定位块,磁性定位块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上磁板和下磁板,上磁板与下磁板通过弹性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巧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敞口设计,热量散失严重,且易出现物料外溅的技术问题。

A new type of frying pan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ood processing equipment. A new type of frying pan is proposed,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and a pot body. The pot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bracket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A lifting stirr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pot body. The lifting stirring device comprises a rotating rod arranged in the pot body, and the rotating rod is lifted with the bracket through a connecting plate. The lower part of the rota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stirring paddle blade, the upper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baffle cover, and both sides of the baffle cover are provided with folding baffles. The folding baffles include the first baffle plate, the second baffle plate and the third baffle plate articulated in turn, the second baffle plate and the baffle cover are articulated, and the second baffl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affle plate and the third baffle plate respectively. The magnetic positioning block comprises an upper magnetic plate and a lower magnetic plate arranged sequentially from top to bottom, and the upper magnetic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magnetic plate through an elastic part. The utility model is ingeniously conceived and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adopting open design in the prior art, serious heat loss and easy material splas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炒锅
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设备
,涉及一种新型炒锅。
技术介绍
夹层炒锅又名蒸汽锅、蒸煮锅、夹层蒸汽锅。通常由锅体和支脚组成。锅体是由内外球形锅体组成的双层结构形式,中间夹层通入蒸汽加热。有固定式、可倾式、搅拌式等样式。夹层锅具有受热面积大、热效率高、加热均匀、液料沸腾时间短、加热温度容易控制、外型美观、安装容易、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夹层炒锅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的加工,也可用于大型餐厅或食堂熬汤、烧菜、炖肉、熬粥等,是食品加工提高质量、缩短时间、改善劳动条件的良好设备。但目前的夹层炒锅大多采用敞口设计,热量散失严重,且物料在搅拌装置的搅拌过程中易出现外溅,弄脏人的衣服或造成操作人员烫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炒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敞口设计,热量散失严重,且易出现物料外溅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炒锅,包括支架和锅体,所述锅体通过转轴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锅体内设置有升降式搅拌装置,所述升降式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锅体内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通过连接板与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升降气缸连接,且所述转动杆与转动电机连接,所述转动杆下部设置有搅拌桨叶,上部设置有挡盖,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挡盖上,所述挡盖两侧均设置有折叠挡板,所述折叠挡板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挡盖铰接,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三挡板连接的磁性定位块,所述磁性定位块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上磁板和下磁板,所述上磁板与所述下磁板通过弹性件连接,所述上磁板与所述第一挡板或所述第三挡板连接,所述下磁板与所述第二挡板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锅体底部设置有散热棱,所述锅体上设置有观察窗。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棱为环形散热棱或由所述锅体中部向其外缘延伸的弧形散热棱。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底部还设置有升降式托板,所述升降式托板设置在所述锅体下方。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式托板顶部、所述挡盖底部、所述第一挡板底部、所述第二挡板底部和所述第三挡板底部均设置有缓冲垫。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垫上设置有耐磨层。本技术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在挡盖上加设了折叠挡板,构成锅体封盖,使用时可根据炒锅使用情况,灵活调整折叠挡板的形状,使其可以将锅口整体遮盖、部分遮盖或敞开,这一设置既避免了加工过程中锅体内热量发生不必要的流失,又确保炒锅的正常使用;同时使得搅拌桨叶在转动杆带动下对锅体内物料进行翻炒时,由锅体内飞溅出的液体可以被折叠挡板回挡至锅内,有效避免了物料外溅对操作人员造成不良影响,保证了炒菜过程中人员的安全性和工作环境的清洁性。其中,折叠挡板与挡盖铰接,便于用户根据使用需求将其竖起或放下,增加了炒锅使用的灵活可调性;折叠挡板与挡盖采用可拆卸连接,便于折叠挡板的清洁与维护,设置科学合理。磁性定位块的设置增加了折叠挡板形状的灵活可调性,使得折叠挡板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炒锅使用,实现了炒锅各部件的模块化生产,保证了炒锅的灵活组装,提高了生产速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其中,上磁板和下磁板的设置既确保了第一挡板或第三挡板与第二挡板连接关系稳定,又使得磁性定位块所使用磁力块较小,不会影响设备中其他部件的正常使用。弹性件的设置则增加了磁性定位块的弹性,进一步增加了第一挡板或第三挡板与第二挡板间距离的灵活可调性。2、本技术中散热棱的设置则增加了锅体内不同区域受热的一致性,保证了锅体内不同物料的受热均匀,保证了产品的炒制效果。观察窗的设置便于用户随时对炒锅内的情况进行观察,符合炒锅的使用需求,设置科学合理。另外,支架底部还设置有升降式托板,升降式托板设置在锅体下方。升降式托板的设置起到了锅体底部的支撑作用,避免了锅体内物料过多转轴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易发生损坏的现象发生,保证了设备的正常使用。升降式托板的设置有效降低了正常工作时锅体对转轴的下拉作用,保证了转轴的使用寿命较长,设置科学合理。缓冲垫的设置增加了升降式托板、挡盖、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或第三挡板与锅体之间的气密性,进一步降低了液体外溢的几率,同时降低了以上各部件与锅体之间发生磨损的几率。缓冲垫上设置有耐磨层。耐磨层的设置降低了缓冲垫发生磨损的几率,保证了设备的正常工作,设置科学合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折叠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磁性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锅体,2-支架,3-转轴,5-升降式搅拌装置,51-升降气缸,52-转动杆,53-连接板,54-转动电机,55-搅拌桨叶,56-挡盖,7-升降式托板,8-磁性定位块,81-上磁板,82-下磁板,83-弹性件,9-折叠挡板,91-第一挡板,92-第二挡板,93-第三挡板,10-缓冲垫,11-耐磨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炒锅,包括支架2和锅体1,锅体1通过转轴3与支架2连接,锅体1内设置有升降式搅拌装置5,升降式搅拌装置5包括设置在锅体1内的转动杆52,转动杆52通过连接板53与设置在支架2上的升降气缸51连接,且转动杆52与转动电机54连接,转动杆52下部设置有搅拌桨叶55,上部设置有挡盖56,转动电机54设置在挡盖56上,挡盖56两侧均设置有折叠挡板9,折叠挡板9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挡板91、第二挡板92和第三挡板93,第二挡板92与挡盖56铰接,第二挡板92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第一挡板91和第三挡板93连接的磁性定位块8,磁性定位块8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上磁板81和下磁板82,上磁板81与下磁板82通过弹性件83连接,上磁板81与第一挡板91或第三挡板93连接,下磁板82与第二挡板92连接。本技术在挡盖56上加设了折叠挡板9,构成锅体1封盖,使用时可根据炒锅使用情况,灵活调整折叠挡板9的形状,使其可以将锅口整体遮盖、部分遮盖或敞开,这一设置既避免了加工过程中锅体1内热量发生不必要的流失,又确保炒锅的正常使用;同时使得搅拌桨叶55在转动杆52带动下对锅体1内物料进行翻炒时,由锅体1内飞溅出的液体可以被折叠挡板9回挡至锅内,有效避免了物料外溅对操作人员造成不良影响,保证了炒菜过程中人员的安全性和工作环境的清洁性。其中,折叠挡板9与挡盖56铰接,便于用户根据使用需求将其竖起或放下,增加了炒锅使用的灵活可调性;折叠挡板9与挡盖56采用可拆卸连接,便于折叠挡板9的清洁与维护,设置科学合理。磁性定位块8的设置增加了折叠挡板9形状的灵活可调性,使得折叠挡板9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炒锅使用,实现了炒锅各部件的模块化生产,保证了炒锅的灵活组装,提高了生产速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其中,上磁板81和下磁板82的设置既确保了第一挡板91或第三挡板93与第二挡板92连接关系稳定,又使得磁性定位块8所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炒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2)和锅体(1),所述锅体(1)通过转轴(3)与所述支架(2)连接,所述锅体(1)内设置有升降式搅拌装置(5),所述升降式搅拌装置(5)包括设置在所述锅体(1)内的转动杆(52),所述转动杆(52)通过连接板(53)与设置在所述支架(2)上的升降气缸(51)连接,且所述转动杆(52)与转动电机(54)连接,所述转动杆(52)下部设置有搅拌桨叶(55),上部设置有挡盖(56),所述转动电机(54)设置在所述挡盖(56)上,所述挡盖(56)两侧均设置有折叠挡板(9),所述折叠挡板(9)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挡板(91)、第二挡板(92)和第三挡板(93),所述第二挡板(92)与所述挡盖(56)铰接,所述第二挡板(92)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91)和所述第三挡板(93)连接的磁性定位块(8),所述磁性定位块(8)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上磁板(81)和下磁板(82),所述上磁板(81)与所述下磁板(82)通过弹性件(83)连接,所述上磁板(81)与所述第一挡板(91)或所述第三挡板(93)连接,所述下磁板(82)与所述第二挡板(9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炒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2)和锅体(1),所述锅体(1)通过转轴(3)与所述支架(2)连接,所述锅体(1)内设置有升降式搅拌装置(5),所述升降式搅拌装置(5)包括设置在所述锅体(1)内的转动杆(52),所述转动杆(52)通过连接板(53)与设置在所述支架(2)上的升降气缸(51)连接,且所述转动杆(52)与转动电机(54)连接,所述转动杆(52)下部设置有搅拌桨叶(55),上部设置有挡盖(56),所述转动电机(54)设置在所述挡盖(56)上,所述挡盖(56)两侧均设置有折叠挡板(9),所述折叠挡板(9)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挡板(91)、第二挡板(92)和第三挡板(93),所述第二挡板(92)与所述挡盖(56)铰接,所述第二挡板(92)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91)和所述第三挡板(93)连接的磁性定位块(8),所述磁性定位块(8)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上磁板(81)和下磁板(82),所述上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子玉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康新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