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卓瑞荣专利>正文

缝纫机底纱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3816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设于缝纫机外部的底纱供给装置,在缝纫的过程中将底纱移经一个固定板,藉由该固定板的储纱凸板的支撑,而在不同的时机调整底纱的供给量与供给张力,其中底纱以可移动的关系沿一储纱凸板的弧形凸缘滑动,而该储纱凸板则是以不动的关系设置于该缝纫机上,同时由于外部精简的构造以及开放空间的设计,可以使底纱的喂纱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故障或是绞线的情形。(*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缝纫机,尤其是一种缝纫机底纱供给装置。在众多的缝纫机械中,筒型缝纫机是其中的一种,而本技术所揭示的底纱供给装置,即是配设于此种缝纫机械使用的。习知的圆筒型缝纫机的底纱供给装置配设在机台内部,该底纱供给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在底纱针杆退针之时预储底纱,并且在该底纱针杆出针时将该底纱维持在一适当的张力值,以免因惯性而送出的底纱过于松散而纠结甚至绞入机台内部,造成故障。这种习知的底纱供给装置,大致包括有二个彼此保持有一间隙的导纱孔,底纱依次逐一穿过该二个导纱孔而到达底纱针杆;另外在该二个导纱孔之间横切该底纱的横切面上,则设有一作旋转运动的凸轮,该凸轮面与底纱相切,在适当的时机迫紧该底纱同时迫使该底纱挠曲出一段供喂给的底纱,因此其中的底纱不动,其张力与储纱量完全是由该旋转的凸轮所控制;凸轮设在机台内部,底纱的供给路径亦需经过该机台内部,由于污垢、棉絮堆积、高速运转以及磨擦时拌线种种因素,使得底纱极易被绞入机台内部,不但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在排除故障时需要拆开机台,维修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发生故障的底纱供给装置,并且该装置的底纱的供给量与张力可以调整。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缝纫机底纱供给装置,其特点是包括有一用于驱动底纱针杆作往复运动的摆动轴,该摆动轴的轴向至少设置有一延伸突出到缝纫机机台外部的端部;配设于缝纫机机台外部的喂纱机构,其结构主要包括一固定于缝纫机机台外表固定位置的固定板,该固定板至少具有用以供底纱穿过的第一固定线孔与第二固定线孔;其上固定设置有储纱板,该储纱板具有一凸缘以及一位于该凸缘的弧形凸起部,底纱越过该凸缘,并且沿该凸缘与该弧形凸起部滑动;一固设于摆动轴的端部的拉纱臂,该拉纱臂至少具有一个第一穿纱孔与第二穿纱孔,底纱依次穿过第一穿纱孔与该第二穿纱孔,拉纱臂摆动而调整底纱的供纱量与张力。本技术具有下列明显效果一、本技术的底纱供给装置系配设于该圆筒缝纫机的机台外部,而该底纱的供给路径亦大部分位于该机台的可见外表,可以避免底纱在狭小的机台内部发出绞线的机会,也就是避免发生故障。二、本技术的底纱供给装置,主要是将底纱在缝制的过程中,将底纱托经一个固定的固定板,藉由该固定板在该底纱移经之时,调整控制底纱的张力并且储存缝制时所需的纱量,使缝制完成的缝线平整且不松散。三、本技术的底纱供给装置,其中的喂纱机构由该圆筒型缝纫机既有的摆动轴所驱动,且该摆动轴由又恰与底纱针杆同步运作,因此不需变更该圆筒型缝纫机的原始设计,只需增加喂纱机构,即可以提供一种低故障率、故障排除容易,并且低成本的底纱供给装置。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构造图,显示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图2是喂纱机构的构造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动作示意图,显示喂纱机构将储纱供给予底纱针杆的情形。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显示喂纱机构与底纱针杆的动作。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另一动作示意图,显示喂纱机构储纱时的情形。图8是图7的俯视图。图9是储纱板的另一构造实施例图。图10是图9的构造断面图。图11是图9的使用实施例图。请参阅图1、2,本技术的结构至少包括有以下几个部分一由外部动力装置(通常为一高速电动机)驱动的偏心主轴1;一可以在直线方向往复运动用以缝制底纱的底纱针杆2;一用以驱动该底纱针杆2作往复运动的摆动轴3;一将前述主轴1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往复钟摆运动的摇摆凸轮机构4,用以驱动该摆动轴3运动;以及一配设于该机台外部,并且由该摆动轴3带动的喂纱机构5。前述的摇摆凸轮机构4包括有一固设于摆动轴3上的悬臂40,以及一两端分别连接偏心主轴1与悬臂40的连杆41,其中悬臂40的端部为一球接头400,而该连杆41的两端则分别以可滑动但不分离的关系与该球接头400以及偏心主轴1连接,因此随着该偏心主轴1的偏心旋转运动,连杆41将会连动摆动轴3,并使摆动轴3依其轴心作往复的摆动运动。前述的摆动轴3还具有一在其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连接臂30,而在该连接臂30的一端则以可活动的关系与底纱针杆2连接,用以带动该底纱针杆2在其轴向作往复的运动,通过该底纱针杆2前端的底纱针尖21,将穿设在其上的底纱6的线头,缝制于待缝纫物品的表面,前述的摆动轴3的轴向至少还具有一端部31延伸突出到该缝纫机的机台外部。前述的喂纱机构5,包括有一固设于该摆动轴3的端部31上的拉纱臂50,以及固定于该缝纫机的机台外表固定位置的固定板51;其中该拉纱臂50由摆动轴3带动而在一个以摆动轴3的轴心为圆心的扇形平面内来回移动,且该拉纱臂50至少具有二个彼此保持有一定距离的第一穿纱孔501与第二穿纱孔502,用以供前述的底纱6逐一穿过,然后再穿到底纱针尖21上,该第一穿纱孔501与该第二穿纱孔502将同步地随着拉纱臂50的往复旋摆而在一弧形的路径52上移动。而固定板51上至少设置有分别固定在弧形路径52两侧相对位置的用以供底纱6穿过的第一固定线孔53与第二固定线孔54;以及一设置在该固定板51固定位置的储纱板7,用以提供一个固定的路径,供前述的底纱6滑经储纱板7的一凸缘70,在缝制过程中利用该凸缘70控制底纱6的供给量与张力。如图2所示,该储纱板7系为一片状体,并且垂直于平面状路径的弧形路径52,该储纱板7具有一可供底纱6滑经的凸缘70以及一位于该凸缘70的弧形凸起部73,该弧形凸起部73如果从固定板51的平面方向看,就犹如一起伏的山脊;底纱6依次穿过第一固定线孔53、第一穿纱孔501后越过该凸缘70,然后再依次穿过第二穿纱孔502、第二固定线孔54,最后穿过底纱针尖21;前述的弧形凸起部73的边缘可区分出一个储纱起点71与一个释放点72。该储纱板7用若干个螺丝74安装于固定板51上,而且可视需要随时调整储纱板7位置。如图3、图4所示,当前述的底纱针杆2伸出进行缝制作业时,拉纱臂50移动至接近储纱起点71的位置处,此时依次穿过第一固定线孔53、第一穿纱孔501、第二穿纱孔502、以及第二固定线孔54的底纱6为最短,即此时来自喂纱机构5的底纱6将完全作缝制之用。图5、图6所示,当前述的底纱针杆2向后退出缝制位置时,拉纱臂50的第一穿纱孔501、第二穿纱孔502将逐渐的移经弧形凸起部73,此时的底纱6将如图6所示,先被弧形凸起部73的储纱起点71所勾住,致使介于第一固定线孔53与第二固定线孔54之间的底纱长度随着拉纱臂50的拉引而增长其储纱量,底纱6与凸缘70的接触点将逐渐地移向释放点72,同时凭借弧形凸起部73的张力绷紧底纱6,用以防止底纱6因为前次出纱的运动惯性而拉长松散或是绞结在一起,并且可以使得缝制在布料之上的底纱被绷紧,不会发生浮纱现象。如图7、图8所示,当前述的底纱针杆2向后退至尽头时,拉纱臂50的第一穿纱孔501、第二穿纱孔502将移动到离储纱起点71最远的位置,并且将底纱6拉长至最长,同时底纱6滑动到释放点72,然后在拉纱杆50旋摆至图中最右侧的尽头位置时,瞬间的越过该释放点72,这时依次穿过第一固定线孔53、第一穿纱孔501、第二穿纱孔502、以及第二固定线孔54的底纱6为最长,即成为下次缝制作业中底纱6所需的线量。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底纱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a.一用于驱动底纱针杆(2)作往复运动的摆动轴(3),该摆动轴(3)的轴向至少设置有一延伸突出到缝纫机机台外部的端部(31);b.配设于缝纫机机台外部的喂纱机构(5),其结构主要包括:一 固定于缝纫机机台外表固定位置的固定板(51),该固定板(51)至少具有用以供底纱(6)穿过的第一固定线孔(53)与第二固定线孔(54);其上固定设置有储纱板(7),该储纱板(7)具有一凸缘(70)以及一位于该凸缘(70)的弧形凸起部(73);一固设于摆动轴(3)的端部(31)的拉纱臂(50),该拉纱臂(50)至少具有一个第一穿纱孔(501)与第二穿纱孔(50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瑞荣
申请(专利权)人:卓瑞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