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用离合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3596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非操作状态下能使离合器片与惯性轮及制动片都不接触的缝纫机用离合电机。将设定弹簧力为能使离合器片5既不与固定在电机本体1的输出轴1a上的惯性轮2相接触也不与固定在框架3上的制动片6相接触的中和弹簧9设置在框架3与离合器片用操作杆7之间。(*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以驱动缝纫机主轴以及由主轴传动的各个机构的离合电机。图3示出以往的一种离合电机,在经常旋转的电机本体1的输出轴1a上固定着惯性轮2,在被支承在电机框架3上并能沿着轴向移动的可动轴承4上可转动地支承着离合器片5,借助操作杆返回弹簧8向能使可动轴承4在轴向上移动的操作杆7施力,使离合器片5压接到制动片6上。因此,在不操作操作杆7时,离合器片5便压接在制动片6上,电机皮带轮10便停止转动,而当压下操作杆7时,离合器片5便与惯性轮2接触,于是电机皮带轮10转动。但采用以往的离合电机,在缝纫机上操纵布料时针所处的上下位置存在问题。例如,缝制完成后将布料从缝纫机上取下时,针应该从布料中拔出处在上方位置上,而要进行转角缝制时,由于要以针所处的位置为支点来转动布料,因此需要针插在布料中。但是采用上述以往的离合电机的缝纫机,当解除操作杆7的下压状态而停止缝纫机的转动时,机针说不定停在上下位置中的哪个位置上,因此,要操纵布料时,需要用手转动缝纫机皮带轮10,以改变机针的上下位置,使其停在适当的位置上。但是,在采用上述以往的离合电机的情况下,由于在缝纫机皮带轮停止转动时,在操作杆返回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用离合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框架和用于离合器片的操作杆之间设有一个其弹簧力设定为能使离合器片既不与固定在电机本体输出轴上的惯性轮相接触又不与固定在框架上的制动片相接触的中和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川尚浦野昭义坪山博昭
申请(专利权)人:十木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