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社明专利>正文

一种高速度的圆盘式缝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2964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度的圆盘式缝合机,包括传动机构、偏心轮、针盘和缝合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钩针和线叉,其钩针与横向摆动机构连接,横向摆动机构通过连杆机构与偏心轮的一侧连接;线叉与纵向摆动机构连接,纵向摆动机构通过连杆机构与偏心轮的另一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原来的单轴变向式摆动机构改进为双轴变向式摆动机构,避免了单轴变向式摆动机构存在的机械死角,有利于提高缝合机的稳定性即工作效能,延长机械寿命;而且,由于钩针和线叉的动作轨迹简单,运动时间短,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缝合机的转速和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机械,特别是一种具有高转速的圆盘式缝合机。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的圆盘式缝合机包括传动机构1、偏心轮2、针盘3、缝合针4、以及钩针5等组成部件,钩针5安装在缝合机头部的摆动机构10上,其摆动机构10通过连杆机构11、12与偏心轮2的两侧连接,并在连杆11的驱动下做横向摆动,在连杆12的驱动下做纵向摆动。也就是说,钩针5在摆动机构10的驱动下,在三维空间中做横向和纵向摆动,以完成缝合过程中的钩线动作,其运动轨迹相对很复杂。由于钩针5的摆动只受摆动机构10(单轴变向式摆动机构)的单独控制,其动作存在有机械死角,直接影响缝合机运行时的稳定期及工作效能;而且在钩针5摆动过程中,摆动机构10因受到的摩擦力和撞击力较大,容易产生机械疲劳。因为动作要求快速时,而机械结构可能因速度的影响而无法达到,所以,现有缝合机的转速不可能达到很高,通常介于420~550RPM(每分钟420~550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缝合机速度的新型圆盘式缝合机,使单位时间内缝合机完成的缝合动作达到较高数目,并提高缝合机的稳定性和工作效能。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度的圆盘式缝合机,包括传动机构、偏心轮、针盘和缝合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钩针和线叉,其钩针与横向摆动机构连接,横向摆动机构通过连杆机构与偏心轮的一侧连接;线叉与纵向摆动机构连接,纵向摆动机构通过连杆机构与偏心轮的另一侧连接。上述钩针可以是没有穿线孔的单缝线钩针,也可以是设有穿线孔的双缝线钩针。上述线叉的端部有一分叉口。上述连杆机构由连杆、传动杆及其中间连接臂组成,连杆的一端与偏心轮的一侧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臂与传动杆一端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臂与连杆上端连接,连杆的下端与纵向摆动机构活动连接。上述圆盘式缝合机还包括一挡线板,该挡线板的一边开有针孔,还有一活动片,活动片通过螺栓固定于挡线板的一侧,且螺栓上设有一弹簧。本技术在现有的圆盘式缝合机基础上,改进了缝合机的摆动机构,由原来的单轴变向式摆动机构改进为双轴变向式摆动机构,即采用两套摆动机构分别控制钩针和线叉的动作。其优点在于,可以避免单轴变向式摆动机构存在的机械死角,有利于提高缝合机的稳定性即工作效能,延长机械寿命;而且,由于钩针和线叉的动作轨迹都很简单,运动时间较短,因此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缝合机的转速,本技术的缝合机转速可以达到700~1100RPM(每分钟700~1100转),其工作效率提高了70%~100%。另外,本技术的钩针和线叉具有很好的配合效果,使连锁打结时的缝合线更均衡。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圆盘式缝合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圆盘式缝合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钩针和线叉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挡线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钩针和线叉的运动轨迹图;图6(a)和6(b)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叉线和放线状态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钩针和线叉的运动轨迹图;图8(a)和8(b)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叉线和放线状态图;图9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钩针和线叉的运动轨迹图;图10(a)和10(b)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叉线和放线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3所示,一种圆盘式缝合机,包括传动机构1、偏心轮2、针盘3和缝合针4,以及钩针5和线叉6,其钩针5安装在横向摆动机构51上,横向摆动机构51通过连杆机构52与偏心轮2的一侧连接;线叉6安装在纵向摆动机构61上,纵向摆动机构61通过连杆机构62与偏心轮2的另一侧连接。所述连杆机构62由连杆621、622、传动杆623及其中间连接臂组成,连杆621的一端与偏心轮2的一侧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臂与传动杆623一端连接,传动杆623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臂与连杆622上端连接,连杆622的下端与纵向摆动机构61活动连接。该圆盘式缝合机的驱动原理如下传动机构1通过传动轴驱动偏心轮2转动,进而驱动连杆机构52、62,连杆机构52进一步驱动横向摆动机构51,使横向摆动机构51带动钩针5产生相应的动作;在连杆机构62的驱动下,纵向摆动机构61带动线叉6产生相应的动作。钩针5与线叉6相互配合,完成缝合过程中的钩线动作。所述钩针5可以是没有穿线孔的单缝线钩针,也可以是没有穿线孔的双缝线钩针,线叉6的端部有一分叉口63。另外,本技术还包括一挡线板7(如图4所示),该挡线板的一边开有针孔71,还有一活动片72,活动片72通过螺栓73固定于挡线板7的一侧,且螺栓73上设有一弹簧74。该挡线板7的作用是在缝合过程中,给出一定的冗余量,减少缝合线与缝合针之间的磨损长度。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技术的钩针和线叉的工作过程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的圆盘式缝合机采用单针双线缝合方式,如图5所示为钩针和线叉的运动轨迹图,钩针5在横向摆动机构51的驱动下,在水平方向做圆弧摆动,钩针5上有两个穿线孔501、502和一凹槽503组成,穿线孔501和穿线孔502通过凹槽503连通,底线通过穿线孔501,经凹槽503从穿线孔502穿出。线叉6在纵向摆动机构61的驱动下,在竖直方向做圆弧摆动,摆动时线叉6的分叉口63上下往返运动。如图6(a)所示,当钩针5勾起缝合线8之后,线叉6向下摆动,利用其端部的分叉口63压低底线9,使底线9和缝合线8之间的线孔89增大,以便于缝合针4穿过。如图6(b)所示,当缝合针4准备退针时,钩针5向后摆动,线叉6向上摆动,并同时放线。以上就是缝合机完成一次缝合动作过程中关键的叉线和放线状态图,其它状态图不再详细说明。利用本实施例所述的钩针和线叉组合机构,缝合机的转速可达到750RPM。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的圆盘式缝合机采用单针单线缝合方式,如图7所示为钩针和线叉的运动轨迹图,钩针5在横向摆动机构51的驱动下,在水平方向做圆弧摆动,钩针5上没有穿设底线的穿线孔。线叉6在纵向摆动机构61的驱动下,在竖直方向做圆弧摆动,摆动时线叉6的分叉口63上下往返运动。如图8(a)所示,当钩针5勾起缝合线8之后,线叉6向下摆动,利用其端部的分叉口63压低缝合线8的一边,使线孔81增大,以便于缝合针4穿过。如图8(b)所示,当缝合针4准备退针时,钩针5向后摆动,线叉6向上摆动,并同时放线。以上就是缝合机完成一次缝合动作过程中关键的叉线和放线状态图,其它状态图不再详细说明。利用本实施例所述的钩针和线叉组合机构,缝合机的转速可达到750RPM。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中的圆盘式缝合机采用单针单线缝合方式,如图9所示为钩针和线叉的运动轨迹图,钩针5在横向摆动机构51的驱动下,在水平方向做圆弧摆动,钩针5上没有穿设底线的穿线孔。线叉6在纵向摆动机构61的驱动下,在竖直方向做圆弧摆动,该实施例中线叉6的结构与上面两个实施例的线叉有所不同,实施例一、二中的线叉6的分叉口63向下,本实施例中线叉6的分叉口63水平向前,但其功能均相同。如图10(a)所示,当钩针5勾起缝合线8之后,线叉6从钩针5的后方向前上方圆弧摆动,利用其端部的分叉口63分开缝合线8的一边,使线孔81增大,以便于缝合针4穿过。如图10(b)所示,当缝合针4准备退针时,钩针5向后摆动,线叉6也向后摆动,并同时放线。以上就是缝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度的圆盘式缝合机,包括传动机构(1)、偏心轮(2)、针盘(3)和缝合针(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钩针(5)和线叉(6),其钩针(5)与横向摆动机构(51)连接,横向摆动机构(51)通过连杆机构(52)与偏心轮(2)的一侧连接 ;线叉(6)与纵向摆动机构(61)连接,纵向摆动机构(61)通过连杆机构(62)与偏心轮(2)的另一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社明
申请(专利权)人:李社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