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机公司专利>正文

纳褶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203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纳褶缝纫机,具有:储存适用于第1缝制物、分别对把从缝制的起点到终点的缝制范围分割成多个缝制区间的每个区间分配纳褶量及送布量而构成的第1纳褶数据的第1存储装置(22),和对第1纳褶数据从所述起点到终点的数据排列顺序进行翻转作成翻转纳褶数据、且将其任意的排列地点设定为起点而作成第2纳褶数据、并将该纳褶数据储存在第2存储装置(26)中的第2数据作成装置(24),和从起点顺序读取出该数据并对与第1缝制物对称的第2缝制物进行缝制的纳褶控制装置(28)。这种纳褶缝纫机,在使用把第1缝制物用的第1纳褶数据翻转过来的数据,对与其相对称的第2缝制物进行纳褶缝制时,可以改变起始位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褶缝纫机,在上左右袖子时,对于左右袖子的一支袖子(第1缝制物)和与其对称的另外一支袖子(第2缝制物)轮流使用分别对应于它们的一对缝制程序数据进行纳褶缝制。
技术介绍
一般,在上西服的袖子等时,是一边使上送布量大于下送布量、即进行所谓的纳褶,一边进行缝制。当使用能进行这种缝制的纳褶缝纫机上袖子时,比如以右侧袖子为例,是使用右袖用的纳褶数据(缝制程序数据)进行缝制的,该数据把从缝制的起点到终点之间的缝制范围分成多个缝制区间,对每个区间分配纳褶量。然后,在用同一个缝纫机上左侧袖子时,使用把上述右袖用纳褶数据的起点和终点颠倒过来构成的左袖用纳褶数据,进行以上右袖时的终点为起点的反方向的缝制。在特公平1-319175号公报中公开了这种对左右对称的加工面料纳褶的缝纫机,它具有根据一方(第1)加工面料作成各缝制区域从A~F的各个针脚数数据和纳褶量数据的第1数据作成装置,和在缝制另外一方(第2)的加工面料时,通过操作反转开关自动地把用上述第1数据作成装置作成的数据进行逆向读出运算的第2数据作成装置。但是,一般在上述的上袖缝制中,多为轮流反复进行右袖、左袖的缝制,为了实现左右上袖具有相同的高质量的上袖缝制,要花费很多工夫。例如,缝制时的纳褶量,通常表现为前后身面料的针脚长度与袖子面料的针脚长度之差,但缝制的开始位置有时在数据上不必在左右的袖子的同一位置更好。其理由是,根据缝制类型和面料,用改变左右上袖缝制的开始位置的方法可以得到漂亮的完成品,因此,更希望在左右袖子的面料(第1第2缝制物)上变更纳褶缝制的开始位置。但是,以往的纳褶缝纫机,在缝制与第1缝制物对称的第2缝制物时,如上所述,是把第1缝制物使用的第1数据翻转,从对应于它的缝制终点的纳褶量开始按逆向顺序读出每个区域的数据,进行按顺序设定的运算并作成第2数据,因此就产生了在纳褶缝制第2缝制物时不能在面料上变更开始位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褶缝纫机,使用把纳褶缝制第1缝制物时用的第1纳褶数据翻转作成的纳褶数据,在纳褶缝制与第1缝制物有对称关系的第2缝制物时可以容易地从与第1缝制物的面料上的不同位置开始缝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纳褶缝纫机,是使上送布量和下送布量不同,这样一边在缝制物上形成纳褶一边进行缝制的能够实行纳褶缝制的纳褶缝纫机,具有储存适用于第1缝制物的纳褶缝制、分别对把从缝制的起点到终点的缝制范围分割成多个缝制区间的每个区间分配规定的纳褶量而构成第1纳褶数据的第1存储装置,和对所述第1纳褶数据,把从所述起点到终点的数据排列顺序进行翻转作成翻转纳褶数据的翻转处理装置,和将翻转排列的所述翻转纳褶数据的任意排列地点设定为起点而作成第2纳褶数据的起点设定装置;根据所述第2纳褶数据,从所述起点依次按规定的纳褶量进行与所述第1缝制物对称的第2缝制物的纳褶缝制。另外,同样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纳褶缝纫机,是使上送布量和下送布量不同,这样一边在缝制物上形成纳褶一边进行缝制的能够实行纳褶缝制的纳褶缝纫机,具有储存适用于第1缝制物的纳褶缝制、分别对排列在从缝制的起点到终点的缝制范围上的各送布量分配规定的纳褶量而构成第1纳褶数据的第1存储装置,和对所述第1纳褶数据,把从所述起点到终点的数据排列顺序进行翻转作成翻转纳褶数据的翻转处理装置,和将翻转排列的所述翻转纳褶数据的任意排列地点设定为起点而作成第2纳褶数据的起点设定装置;和根据所述第2纳褶数据,从所述起点依次按规定的纳褶量进行与所述第1缝制物对称的第2缝制物的纳褶缝制。即,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把用于缝制第1缝纫物的第1纳褶数据的缝制顺序翻转、作成能从相反方向缝制对称的第2缝制物的翻转纳褶数据,同时,可把数据上的任意送布位置作为起点,变更翻转纳褶数据的排列,所以,可以从面料上的任意起始位置进行第2缝制物纳褶缝制。附图说明图1出示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纳褶缝纫机的主要部分框图。图2是上述纳褶缝纫机的整体概要框图。图3是第1纳褶数据结构的形象示意图。图4是第1纳褶数据的数值表。图5是实施例作用的主要部分的概略流程图。图6是在作成纳褶数据时所显示的显示器画面的形象说明图。图7是将第1纳褶数据翻转的翻转纳褶数据结构的形象说明图。图8是以翻转纳褶数据作成第2纳褶数据结构的形象说明图。图9是适用于实施例2的第1纳褶数据结构的形象说明图。图10是适用于同上实施例的翻转纳褶数据结构的形象说明图。图11是以针数为单位变更开始位置以后的翻转纳褶数据的说明图。图12适用于实施例4的第1纳褶数据结构的形象说明图。图中10—缝纫机控制部,12—缝纫机主体,14—操作面板,20—第1数据作成装置,22—第1存储装置,24—第2数据作成装置,26—第2存储装置,28—纳褶控制装置,30—开始位置设定装置,32—程序数据编辑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图1出示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纳褶缝纫机的主要部分的框图。图2是该纳褶缝纫机的整体概要框图。本实施例的纳褶缝纫机可以使上送布量与下送布量不同地在缝制物上进行纳褶缝制,如图2所示,它具有进行各种运算、控制的缝纫机控制部10、执行缝制动作的缝纫机主体12和操作人员在缝制时进行各种操作的操作面板14。在上述缝纫机控制部10内,装有进行作成下述数据等的各种运算处理的CPU100、储存各种程序的ROM102、储存各种处理数据等的RAM104、控制从上述缝纫机主体12向缝纫机控制部10输入各种信号的输入信号控制电路106和控制从缝纫机控制部10向缝纫机主体12输出各种信号的输出信号控制电路108。另外,在上述缝纫机本体12上,具有针上位置检测传感器120、步骤转换开关122、缝纫机起动踏板124、缝纫机转数检测传感器126、使缝纫机主轴旋转的缝纫机电机128、为送进上面料的上送布电机130、为送进下面料的下送布电机132和缝纫机转数设定部134等。另外,上述操作面板14具有带触摸面板的显示部14a,可以通过触摸画面,进行对显示部14a的数据作成模式的选择、开始位置的设定、数据的编辑和第1、第2数据的选择等画面切换的操作。本实施例的纳褶缝纫机,如图1所示,作为主要结构,具有第1数据作成装置20、储存作成数据的第1存储装置22、第2数据作成装置24和第2存储装置26。所述第1数据作成装置20,作成适用于第1缝制物的纳褶缝制,把缝制起点到终点的缝制范围分成多个缝制区域,并在每个区域分别对规定的纳褶量和送布量两者进行分配的第1纳褶数据;所述第2数据作成装置24,读出所储存的上述第1纳褶数据,把从上述起点到终点的数据排列顺序进行翻转,并发挥作成翻转纳褶数据的翻转处理装置以及把翻转排列的上述翻转纳褶数据的任意排列地点设定为起点、作成第2纳褶数据的起点设定装置的功能;所述第2存储装置26,在储存作成的上述翻转纳褶数据或者第2纳褶数据的同时,在纳褶缝制与上述第1缝制物对称的第2缝制物时,在由控制缝纫机驱动的缝纫机控制部10的CPU100构成的纳褶控制装置28中将该第2纳褶数据从上述起点依次输出。同时,上述第1数据作成装置20、第2数据作成装置24与上述纳褶控制装置28一样,由上述CPU100构成,而具有上述第1、第2存储装置22、26的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褶缝纫机,能够通过使上送布量和下送布量不同,实行在缝制物上的纳褶缝制;其特征在于:具有:储存适用于第1缝制物的纳褶缝制、分别对把从缝制的起点到终点的缝制范围分割成多个缝制区间的每个区间分配规定的纳褶量而构成的第1纳褶数据的第1存储 装置,和对所述第1纳褶数据,把从所述起点到终点的数据排列顺序进行翻转作成翻转纳褶数据的翻转处理装置,和将翻转排列的所述翻转纳褶数据的任意排列地点设定为起点而作成第2纳褶数据的起点设定装置;根据所述第2纳褶数据,从所述起点依次按规 定的纳褶量进行与所述第1缝制物对称的第2缝制物的纳褶缝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桥次郎镰仓新治
申请(专利权)人:重机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