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拉链头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009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拉链头保护装置,其包含:一拉链头本体、一拉片及一保护套,其中拉链头本体由导杆接合上、下翼于其端面,并设一悬臂联接耳以其后端站立于上翼上表面而伸向前端,该联接耳供一具联接环的拉片穿设并与一具套嵌槽的保护套相互嵌设,且保护套的两端与上翼端面贴抵而形成一封闭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保护套将联接耳与拉片的联接环隔离,使拉片移动时不直接摩擦联接耳,可防止联接耳及拉片的外表面遭刮伤掉漆,而达保护拉链头本体及拉片的整体美观,另外,由于拉片的联接环于封闭空间内作拉掣,防止联接耳直接受拉片的拉掣而产生较大间隙,防止拉片松动掉落,延长其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链头保护装置,尤其是这样一种改进的拉链头保护装置,其藉由保护套将联接耳与拉片的联接环隔离,使拉片移动时不直接磨擦联接耳,可防止联接耳及拉片的外表面遭刮伤掉漆,保护拉链头本体及拉片的整体美观,并防止当联接耳于下压的加工过程中,压掣的力量过大时会与保护套形成一道阻力,使联接耳与上翼的结合处产生裂缝或断裂,降低不合格率。
技术介绍
图1所示为公知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现今一般常见的拉链头结构,其包含一拉链头本体10及一拉片20,其中拉链头本体10由导杆11接合上、下翼12、13于其端面,并设一悬臂联接耳14以其后端站立于上翼12上表面,而伸向前端形成一间隙15,该联接耳14供一具联接环21的拉片20穿设。如上所述的公知结构,其尚有下列缺陷一、其拉片20于穿脱使用时,联接环21会与拉链头本体10的联接臂14产生磨擦,进而产生掉漆破坏整体外观;二、如图2所示公知技术中的拉片松脱示意图,其拉链头本体10于长时间使用下,易受拉片20的拉掣而使联接耳14与上翼12端面的间隙15日渐扩大,进而促使拉片20松脱掉落;三、其拉链头本体10的联接耳14于下压的加工过程中,易因压掣的力量过大而产生联接耳14与上翼12的结合处产生裂缝或断裂,致使不合格率提高。本设计人有鉴于上述公知技术的缺陷,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进,创作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拉链头保护装置,该拉链头本体的联接耳与拉片的联接环藉由保护套的隔离,使拉片的联接环于联接耳的内部移动时避免金属物直接磨擦,可防止联接耳及拉片的外表面遭刮伤,保护拉链头本体及拉片的整体美观。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拉链头保护装置,该拉链头本体与保护套相套嵌后,保护套的两端则会与上翼端面贴抵,将联接耳与上翼端面形成的间隙阻隔成一封闭空间,拉片于封闭空间内拉掣,可防止联接耳直接受拉片的拉掣而产生较大的间隙,可防止拉片松脱掉落,同时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拉链头保护装置,其拉链头本体的联接耳于下压的加工过程中,一旦压掣的力量过大时则会与保护套形成一道阻力,故可防止联接耳与上翼的结合处产生裂缝或断裂,降低不合格品的淘汰率,同时降低生产的损失,达到其经济效益性,提高拉链头的品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拉链头保护装置,其包含一拉链头本体、一拉片及一保护套,其中拉链头本体由导杆接合上、下翼于其端面,并设一悬臂联接耳以其后端站立于上翼上表面而伸向前端,一具联接环的拉片穿设于上述联接耳,其中拉链头本体的联接耳与一保护套相互套设,该保护套的上侧一体凹设一与联接耳的内周缘面相互嵌设的套嵌槽,保护套的两端与上翼端面贴抵,联接耳与上翼端面形成的间隙阻隔设成一供拉片拉掣动作的封闭空间。所述保护套的一侧端亦可同套嵌槽一体向前延伸,套嵌槽的适当处设一与联接耳前端相配合的套孔。所述保护套可为塑钢材质的保护套。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是,克服了公知技术中的诸多缺陷,藉由保护套将联接耳与拉片的联接环隔离,使拉片移动时不直接磨擦联接耳,可防止联接耳及拉片的外表面遭刮伤掉漆,而达保护拉链头本体及拉片的整体美观的效果,同时由于拉片的联接环于封闭空间内作拉掣,可防止联接耳直接受拉片的拉掣而产生较大间隙,防止拉片松动掉落,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公知技术中的拉片松脱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组合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组合剖面图。附图标号说明10、拉链头本体 11、导杆 12、上翼 13、下翼14、联接耳15、间隙16、封闭空间 20、拉片 21、联接环 30、保护套31、套嵌槽 30’、保护套 31’、套嵌槽 32’、套孔具体实施方式兹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请同时参阅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组合剖面图及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另一组合剖面图,其包含一拉链头本体10、一拉片20及一保护套30,其中拉链头本体10由导杆11接合上、下翼12、13于其端面,并设一悬臂联接耳14以其后端站立于上翼12上表面而伸向前端形成一间隙15,该联接耳14供一具联接环21的拉片20穿设及与一保护套30,或保护套30’相互套设,而保护套30、30’可为塑钢材质,于上侧一体凹设一套嵌槽31、31’与联接耳14的内周缘面相互嵌设,另保护套30’的一侧端可同套嵌槽31’一体向前延伸,于套嵌槽31’的适当处设一与联接耳14前端相配合的套孔32’,而保护套30、30’的两端与上翼12端面贴抵,使联接耳14与上翼12端面形成的间隙15阻隔设成一封闭空间16。其欲使用时,拉链头本体10的联接耳14与拉片20的联接环21藉由保护套30的隔离,使拉片20的联接环21仅于封闭空间16内移动,故可避免金属物直接磨擦,可防止联接耳14及拉片20的外表面遭刮伤,而达保护拉链头本体10及拉片20的整体美观,同时拉片20的联接环21仅于封闭空间16内作拉掣作动,可防止联接耳14直接受拉片20的拉掣而产生较大的间隙15,可防止拉片20松脱掉落,同时延长其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对本领域普通专业技术人员,所做的各种变化,惟此等变化例,都应包括在本技术的构思及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拉链头保护装置,其包含一拉链头本体、一拉片及一保护套,其中拉链头本体由导杆接合上、下翼于其端面,并设一悬臂联接耳以其后端站立于上翼上表面而伸向前端,一具联接环的拉片穿设于上述联接耳,其特征在于拉链头本体的联接耳与一保护套相互套设,该保护套的上侧一体凹设一与联接耳的内周缘面相互嵌设的套嵌槽,保护套的两端与上翼端面贴抵,联接耳与上翼端面形成的间隙阻隔设成一供拉片拉掣动作的封闭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拉链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护套的一侧端亦可同套嵌槽一体向前延伸,套嵌槽的适当处设一与联接耳前端相配合的套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拉链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护套可为塑钢材质的保护套。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拉链头保护装置,其包含一拉链头本体、一拉片及一保护套,其中拉链头本体由导杆接合上、下翼于其端面,并设一悬臂联接耳以其后端站立于上翼上表面而伸向前端,该联接耳供一具联接环的拉片穿设并与一具套嵌槽的保护套相互嵌设,且保护套的两端与上翼端面贴抵而形成一封闭空间。本技术的保护套将联接耳与拉片的联接环隔离,使拉片移动时不直接摩擦联接耳,可防止联接耳及拉片的外表面遭刮伤掉漆,而达保护拉链头本体及拉片的整体美观,另外,由于拉片的联接环于封闭空间内作拉掣,防止联接耳直接受拉片的拉掣而产生较大间隙,防止拉片松动掉落,延长其使用寿命。文档编号A44B19/26GK2607055SQ032038公开日2004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14日专利技术者吴玉玲, 陈秩伦 申请人:升运兴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拉链头保护装置,其包含:一拉链头本体、一拉片及一保护套,其中拉链头本体由导杆接合上、下翼于其端面,并设一悬臂联接耳以其后端站立于上翼上表面而伸向前端,一具联接环的拉片穿设于上述联接耳,其特征在于:拉链头本体的联接耳与一保护套相 互套设,该保护套的上侧一体凹设一与联接耳的内周缘面相互嵌设的套嵌槽,保护套的两端与上翼端面贴抵,联接耳与上翼端面形成的间隙阻隔设成一供拉片拉掣动作的封闭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玲陈秩伦
申请(专利权)人:升运兴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