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曜田专利>正文

拉链头的拉片组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335 阅读:3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链头的拉片组装机,包括机台、设于机台底部的电机、设于机台上并由电机驱动旋转的组装圆盘以及围绕所述组装圆盘依次设置在机台上的半成品进料机构、挂拉片工位、铆压机构、退料机构,组装圆盘的周缘处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组装模具,所述铆压机构通过偏心轮机构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手工挂拉片与自动进料、自动铆压以及自动退料相结合,可用于组装各种形状的拉片,从而有效提升了拉片为非标准形状或产量小的拉链头产品的组装效率,而且产品质量稳定性好,报废率低;另外,组装机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及维护。(*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链头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拉链头的拉片组装机。技术背景如图1所示,拉链头一般由拉头A、铁钩B、马钩C、帽盖D以及拉片E 构成,相应地,在拉链头组装过程中,即有一道拉片组装工序,现有的拉链 头自动组装机针对于每种标准形状的拉片都设计有相应的拉片进料机构从而 可组装这种标准形状的拉片。但对于一些产量小的拉链头,若只是由于拉片 形状的不同而为其专门设计一台拉链头组装机的话,则明显会导致生产成本 大幅上升;另外,对于一些并非标准形状的拉片,传统拉链头组装机也无法 对拉片实现自动进料及自动组装。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产量较小 或者拉片形状不标准的拉链头的组装常常为半自动化操作,即先采用自动 组装机将拉头A、铁钩B、马钩C以及帽盖D依次进料并在帽盖D的端部 Dl进行铆压而组装成一个半成品(如图1中左边所示部件);再手工将拉片E 挂在铁钩B的拉环Bl上;最后用钳子或手动冲压台使铁钩B的拉环Bl的缺 口B3闭合或縮小而固定住拉片E。由于拉片E的组装完全为手工操作,生产 效率低,而且产品质量稳定性欠佳,容易将产品加工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拉链头的拉片组装机, 其结构简洁,自动化程度高,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稳定,报废率 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拉链头的拉 片组装机,包括机台、设于机台底部的电机、设于机台上并由电机驱动旋转 的组装圆盘以及围绕所述组装圆盘依次设置在机台上的半成品进料机构、挂 拉片工位、铆压机构、退料机构,组装圆盘的周缘处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 组装模具,所述铆压机构通过偏心轮机构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所述半成品进料机构包括振动送料器、连接于振动送料器与组装圆盘之间的输送导架、将半成品推入组装圆盘的推送气缸以及设于靠组装圆盘处的 输送导架上以检测是否送料到位的检测开关,输送导架的底面设有供拉链头 半成品滑行的滑道。所述铆压机构包括一端枢设于机台上的压杆以及设于压杆另一端的铆压 头,所述压杆的中部与偏心轮机构输出端相连,而偏心轮机构又与电机传动 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一动力分割器,而偏心轮机构包括设 在动力分割器上的一偏心轮、套在偏心轮上的外套体以及与外套体枢接的顶 杆,而顶杆穿过机台枢接于铆压头的中部。所述退料机构包括一气缸及由气缸驱动的拉杆,所述拉杆头部具有一拉钩。所述输送导架靠组装圆盘的一端可滑动地设有一对夹块,所述一对夹块 分别设于滑道的两侧,且每个夹块的外侧还设有弹簧而使两夹块保持相互弹 性抵接,夹块朝向半成品移近方向的表面为斜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手工挂拉片与自动进料、自动 铆压以及自动退料相结合,可用于组装各种形状的拉片,从而有效提升了拉 片为非标准形状或产量小的拉链头产品的组装效率,而且产品质量稳定性好, 报废率低;另外,组装机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及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未装配拉片的拉链头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拉链头的拉片组装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拉链头的拉片组装机的组装圆盘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拉链头的拉片组装机的输送导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拉链头的拉片组装机的铆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拉链头的拉片组装机的偏心轮机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拉链头的拉片组装机的退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拉链头的拉片组装机,包括机台1、设于机台l底部的电机2、设于机台1上并由电机2驱动旋转的组装圆盘3以及 围绕所述组装圆盘3依次设置在机台1上的半成品迸料机构4、挂拉片工位(图 未标号)、铆压机构6、退料机构7。其中,所述机台1的主体为一框架,框架顶端设有平板10作为工作平台。 在平板10的一端设有若千控制键12,分别用于控制电机2、半成品进料机构 4、退料机构7等。所述电机2设置于机台1的平板10下方,其输出轴通过皮带20传动连 接一安装于平板10下方的动力分割器22,所述动力分割器22呈轴杆状,其 两端借助于轴承(图未示出)安装于自平板IO底面向下伸出的悬臂24上。 在动力分割器22还通过链条25传动连接一传动箱26。而在动力分割器22 的末端还固设有一偏心轮27、套在偏心轮27上的外套体28以及与外套体28 枢接的顶杆29,顶杆29向上伸穿过平板10与铆压机构6相连,由偏心轮27、 外套体28以及顶杆29共同构成一个偏心轮机构,其输出端为顶杆29 (如图 6所示),这样,当动力分割器22旋转时,偏心轮27会随之同步旋转,从而 带动外套体28与顶杆29 —起周期性上下活动。组装圆盘3设于平板10中部,其包括一模具载体30及盖板32,如图3 所示,所述模具载体30的周缘处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槽口,其内分别安装 有组装模具34。所述模具载体30底端穿过平板10由传动箱26带动而可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组装圆盘3为步进式旋转。盖板32盖在模具载体30上, 且其针对半成品进料机构4以及退料机构7的位置处分别设有缺口 320、 322 以便实现上料及退料等操作。所述半成品进料机构4包括振动送料器40、连接于振动送料器40与组装 圆盘3之间的输送导架42、推送气缸43以及设于靠组装圆盘3处的输送导架 42上以检测是否送料到位的检测开关44。如图4所示,输送导架42的底面 设有供拉链头半成品8滑行的滑道420。所述输送导架42靠组装圆盘3的一 端还可滑动地设有一对夹块422,所述一对夹块422分别设于滑道420的两侧, 且每个夹块422的外侧还设有弹簧424而使两夹块422保持相互弹性抵接, 夹块422朝向半成品8滑入方向的表面为斜面4220,以便于半成品8的滑移。 推送气缸43设于输送导架42上底部,其气缸活塞杆末端设有推板430,用于 将半成品8推送入组装圆盘3上的组装模具34中,而检测开关44的检测触点主要用于探测推送气缸43的推块是否运行到位。所述挂拉片工位设于半成品进料机构4与铆压机构6之间,其用于人工 将拉片挂在半成品8的铁钩的拉环上,为便于人工操作以及人工操作速度能 适应机械化较高的运行速度,挂拉片工位应具有一定的宽度。在本实施方式 中,半成品进料机构4、挂拉片工位、铆压机构6以及退料机构7呈"十"字 形均匀分布,从而使挂拉片工位为组装圆盘3的180度转角的区域,可充分 满足人工操作需要。如图5 图6所示,所述铆压机构6包括一端枢设于机台1上的压杆60 以及设于压杆60另一端的铆压头62,铆压头62对应位于组装圆盘3的组装 模具34上方。所述压杆60的中部与偏心轮机构的顶杆29的顶端相连,从而 压杆60可以随着顶杆29的上下推拉而绕其一端的枢接点转动,其另一端的 铆压头62即可对容置于组装模具34内的半成品进行铆压操作。如图7所示,所述退料机构7包括一气缸70及由气缸70驱动的拉杆72, 所述拉杆72头部具有一拉钩74。所述退料机构7借助于底座76安装于平板 10上。在生产时,由拉头、铁钩、马钩以及帽盖事先组装好的半成品8 (如图1 左边所示的部件)放在振动送料器40内,由振动送料器40将半成品8排列 好输送至输送导架上滑道4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链头的拉片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台、设于机台底部的电机、设于机台上并由电机驱动旋转的组装圆盘以及围绕所述组装圆盘依次设置在机台上的半成品进料机构、挂拉片工位、铆压机构、退料机构,组装圆盘的周缘处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组装模具,所述铆压机构通过偏心轮机构与电机输出轴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曜田
申请(专利权)人:陈曜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