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控制装置以及制动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833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布局性的液压控制装置以及制动系统。液压控制装置具有行程模拟器单元以及液压单元。行程模拟器单元具有:行程模拟器,其与通过制动踏板操作产生液压的主缸分体,产生制动踏板操作的反作用力;模拟器连接液路,其具有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一端侧与行程模拟器连接;模拟器连接端口,其设置在模拟器连接液路的另一端侧。在液压单元安装有行程模拟器单元。液压单元具有:单元连接端口,其与模拟器连接端口连接,从模拟器连接端口的轴向观察,与模拟器连接端口重合;液路,其与单元连接端口连接。液压单元经由液路在车辆的轮缸产生液压。

Hydraulic control device and brake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ydraulic control device and a braking system capable of improving layout. The hydraulic control device has a stroke simulator unit and a hydraulic unit. The stroke simulator unit has a stroke simulator, which is divided into a main cylinder that produces hydraulic cylinders by the brake pedal operation and produces the reaction force of the brake pedal operation. The simulator connects the liquid path with one end side and the other side, one end si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roke simulator; the simulator connects the port, and it is set up in the simulator connecti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liquid path. A stroke simulator unit is installed in the hydraulic unit. The hydraulic unit has the unit connection port, 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connection port of the simulator, the axial observation of the connection port of the simulator, the connection with the connection port of the simulator, and the connection of the connection port with the connection port of the unit. The hydraulic unit generates hydraulic pressure through the liquid path in the wheel cylinder of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压控制装置以及制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一种具有行程模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235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布局性的液压控制装置。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装置中,具有行程模拟器的单元优选具有与行程模拟器连接的液路。专利技术的效果因此,能够提高布局性。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动系统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动系统的结构概要图。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单元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分离的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的立体图。图5是安装了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单元的第二单元的立体图。图6是安装了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单元的第二单元的主视图。图7是安装了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单元的第二单元的后视图。图8是安装了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单元的第二单元的俯视图。图9是安装了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单元的第二单元的仰视图。图10是安装了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单元的第二单元的左侧视图。图11是安装了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单元的第二单元的右侧视图。图12是图11的XII-XII线剖视图。图13是图11的XIII-XIII线剖视图。图14是安装了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单元的第二单元的立体图。图15是安装了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单元的第二单元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图,说明用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第一实施方式]首先,说明结构。图1表示从斜侧面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制动系统1的一部分的外观。制动系统1具有:第一单元1A、第二单元1B、以及第三单元1C。图2表示制动系统1的结构概要和液压回路。表示通过第一单元1A及第三单元1C的轴心的剖面。制动系统1除了能够在只具有内燃机(发动机)作为驱动车轮的原动机的普通车辆中利用外,还能够在除了内燃机以外还具有电动马达(发电机)的混合动力汽车中、只具有电动马达的电动汽车等中利用。系统1是向车辆的各车轮W(左前轮FL、右前轮FR、左后轮RL、右后轮RR)施加由液压产生的摩擦制动力的液压制动装置。在各车轮W设有制动工作单元。制动工作单元例如是盘式,具有轮缸W/C与制动钳。制动钳通过轮缸W/C的液压进行工作,产生摩擦制动力。系统1具有双系统(主P系统及副S系统)的制动配管。系统1经由配管(制动配管),向各制动工作单元供给作为工作流体(工作液)的制动液,产生轮缸W/C的液压(制动液压)。由此,向各车轮W施加液压制动力。配管形式例如是X配管形式。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采用前后配管等其它的配管形式。下面,在将对应于P系统而设置的部件与对应于S系统的部件进行区分的情况下,在各自的标记末尾添加标注P、S。各单元1A~1C设置在与车辆的驾驶室隔离的发动机舱等中,由主缸配管10M(主配管10MP、副配管10MS)及吸入配管10R相互连接。第二单元1B与各车轮W的轮缸W/C由轮缸配管10W连接。配管10M、10W是金属制的制动管(金属配管)。配管10R是由橡胶等材料柔韧地形成的制动软管(软管配管)。下面,为了便于说明,设置具有X轴、Y轴、Z轴的三维正交坐标系。在各单元1A~1C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Z轴方向为铅垂方向,Z轴正方向侧为铅垂方向上侧。X轴方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X轴正方向侧为车辆前方侧。Y轴方向为车辆的横向。第一单元1A是具有行程模拟器4的行程模拟器单元。第二单元1B是设置于主缸7与各车轮W的制动工作单元之间的液压控制装置。第一单元1A与第二单元1B一体地设置,作为一个单元设置于车辆中。第三单元1C是与制动踏板BP机械性地连接的制动操作单元,是具有主缸7的主缸单元。制动踏板BP是接受驾驶员(driver)的制动操作的输入的制动操作部件。第三单元1C与第一单元1A及第二单元1B分体而设置,第一单元1A及第二单元1B在空间上分开而设置于车辆中。图3是按照每个配件将第一单元1A分解、并在同一轴心上排列的立体图。为了便于说明,设有与图1相同的坐标系。图4表示从斜侧面(X轴正方向侧且Y轴正方向侧且Z轴正方向侧)观察处于相互分离状态的第一单元1A与第二单元1B。图5~图11从各方向表示安装有第一单元1A的第二单元1B的外观。图5表示与图4相同的立体图,图6表示从Y轴正方向侧观察的主视图,图7表示从Y轴负方向侧观察的后视图,图8表示从Z轴正方向侧观察的俯视图,图9表示从Z轴负方向侧观察的仰视图,图10表示从X轴负方向侧观察的左侧视图,图11表示从X轴正方向侧观察的右侧视图。图12表示图11的XII-XII线剖面,图13表示图11的XIII-XIII线剖面。首先,说明第一单元1A的结构。第一单元1A具有壳体3与行程模拟器4。壳体3在其内部收纳(内置)行程模拟器4。行程模拟器4随着驾驶员的制动操作进行工作,向制动踏板BP施加反作用力及行程。壳体3例如是将铝合金作为材料,通过铸造形成母材后,通过机械加工而形成各部。壳体3是台阶圆筒状,从Z轴正方向侧向Z轴负方向侧依次具有小径部31、中间部32、大径部33、以及端部34。小径部31、中间部32、大径部33、以及端部34的外径依次增大。壳体3具有:第一凸缘部351、第二凸缘部352、第一液路部361、第二液路部362、第一释放部371、以及第二释放部372。上述第一凸缘部351等从壳体3的外表面向外侧突出。第一液路部361配置在小径部31的Z轴正方向端,第二液路部362配置在大径部33的Z轴正方向端,第一凸缘部351配置在小径部31的Z轴负方向侧与中间部32(Z轴方向上第一液路部361与第二液路部362之间),第二凸缘部352在Z轴方向上跨越大径部33与端部34而配置。第一液路部361具有从小径部31的X轴负方向端向Y轴负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361A、以及从第一部分361A的Y轴负方向端向X轴负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361B。从X轴正方向侧观察,第一部分361A的Z轴方向两端为直线状,Y轴负方向端为半圆状。从X轴负方向侧观察,第二部分361B的Y轴方向两端为直线状,Z轴正方向端为半圆状。即,从X轴方向观察,第二部分361B为半圆状。从Y轴方向观察,第二部分361B的X轴负方向端为直线状,X轴正方向端为半圆状。即,从Y轴方向观察,第一部分361A为半圆状。第一液路部361(第二部分361B)在其X轴负方向端具有与YZ平面大致平行的面381。第二液路部362具有从大径部33的X轴负方向端向Y轴负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362A、以及从第一部分362A的Y轴负方向端向X轴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362B。从X轴方向观察,第一部分362A的Z轴方向两端为直线状,Y轴负方向端为半圆状。即,从X轴方向观察,第二部分362B为半圆状。从Y轴方向观察,第二部分362B的X轴两方向端为直线状。第二液路部362(第二部分362B)在其X轴负方向端具有与YZ平面大致平行的面382。第一凸缘部351从小径部31与中间部32的X轴负方向端向X轴负方向且Y轴负方向延伸。从X轴方向观察,第一凸缘部351的Y轴负方向端为直线状。从Y轴方向观察,第一凸缘部351的X轴两方向端为直线状。第一凸缘部351在其X轴负方向端具有与YZ平面大致平行的面383,在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行程模拟器单元和液压单元,所述行程模拟器单元具有:行程模拟器,其与通过制动踏板操作产生液压的主缸分体,生成所述制动踏板操作的反作用力;模拟器连接液路,其具有一端侧和另一端侧,所述一端侧与所述行程模拟器连接;模拟器连接端口,其设置在所述模拟器连接液路的所述另一端侧;在所述液压单元安装有所述行程模拟器单元,所述液压单元具有:单元连接端口,其与所述模拟器连接端口连接,从所述模拟器连接端口的轴向观察,与所述模拟器连接端口重合;液路,其与所述单元连接端口连接;所述液压单元经由所述液路,在车辆的轮缸产生液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1.20 JP 2015-2272911.一种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行程模拟器单元和液压单元,所述行程模拟器单元具有:行程模拟器,其与通过制动踏板操作产生液压的主缸分体,生成所述制动踏板操作的反作用力;模拟器连接液路,其具有一端侧和另一端侧,所述一端侧与所述行程模拟器连接;模拟器连接端口,其设置在所述模拟器连接液路的所述另一端侧;在所述液压单元安装有所述行程模拟器单元,所述液压单元具有:单元连接端口,其与所述模拟器连接端口连接,从所述模拟器连接端口的轴向观察,与所述模拟器连接端口重合;液路,其与所述单元连接端口连接;所述液压单元经由所述液路,在车辆的轮缸产生液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模拟器具有在缸内划分第一室与第二室的活塞,所述模拟器连接液路具有:在所述一端侧与所述第一室连接的第一液路、以及在所述一端侧与所述第二室连接的第二液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单元具有:壳体,在其内部具有所述液路;液压源,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经由所述液路在所述轮缸产生液压;马达,其安装在所述壳体的表面中的一个面,使所述液压源工作;所述行程模拟器单元安装在所述壳体的表面中的与设置有所述马达的面不同的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模拟器沿所述壳体的表面中的安装有所述行程模拟器单元的面的长边方向延伸。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单元具有对工作液是否流入所述行程模拟器进行切换的电磁切换阀。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表面具有:第一面,其安装有所述马达;第二面,其隔着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面相对,并配置有用来驱动所述液压源及所述电磁切换阀的控制单元;第三面,其与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相连,并配置有轮缸连接端口,该轮缸连接端口连接有与所述轮缸连接的配管;第四面,其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以及所述第三面相连,并配置有所述单元连接端口。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表面具有第五面,该第五面隔着所述壳体与所述第四面相对,并与用来将所述控制单元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的连接器对置。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表面具有第六面,该第六面隔着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三面相对,用来将所述壳体在所述车辆的车体侧固定的孔在所述第六面开口。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模拟器沿所述壳体的表面中的安装有所述行程模拟器单元的面的宽边方向延伸。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模拟器在搭载于所述车辆的状态下,沿重力方向延伸。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模拟器在搭载于所述车辆的状态下,沿水平方向延伸。12.一种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行程模拟器单元和液压单元,所述行程模拟器单元具有:行程模拟器,其与通过制动踏板操作产生液压的主缸分体,生成所述制动踏板操作的反作用力;模拟器连接液路,其具有一端侧和另一端侧,所述一端侧与所述行程模拟器连接;模拟器连接端口,其设置在所述模拟器连接液路的所述另一端侧;在液压单元安装有所述行程模拟器单元,液压单元具有壳体,该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上卓大丸尾亮平中泽千春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