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7274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炉,包括外壳、加热室和冷却室,所述外壳两侧面分别设置有进料窗和出料窗,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所述加热室和所述冷却室,所述冷却室和所述加热室之间设置有隔热板,所述加热室包括加热箱、第一传送带、第一导料板和挡板,所述第一传送带设置在所述加热箱内部,所述第一传送带上方设置有所述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加热箱内壁,所述冷却室内部设置有风扇、第二传送带、第二导料板、水箱和第三导料板。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炉室分为所述加热室和所述冷却室两部分,物料从输送带上进入所述加热室,加热完成后,物料自动流转到所述冷却室内的输送带上进行冷却,充分有效的利用热能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A reheating furna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ing furnace, including a shell, a heating room and a cooling room. A heating chamber and a cooling room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outer shell. The heating chamb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heating chamber and the heating chamber. The heating chamber includes a heating box, and the heating chamber includes a heating box, and the heating chamber includes a heating box, and the heating chamber includes a heating box, and the heating chamber includes a heating box, and the heating chamber includes a heating box, and the heating chamber includes a heating box, and the heating chamber includes a heating box, and the heating chamber is composed of a heating box, and the heating chamber includes a heating box, A first conveyer belt, a first guide plate and a baffle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heating box, and a baffle is arranged above the first conveyer belt, the baffle is fix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heating box, and the cool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fan, a second conveyor belt, a second guide plate, a water tank, and a third guide plate.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as follows: by dividing the furnace chamber into two parts of the heating chamber and the cooling chamber, the material enters the heating chamber from the conveyer belt, and after the heating is completed, the material is automatically transferred to the conveyer belt of the cooling room to be cooled, and the energy resources are fully and effectively utilized to avoid the waste of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炉
本技术涉及加热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炉。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工业用碳纤维加热炉只有一个炉室,物料的加热和冷却在一个炉室内完成,加热时,炉室需要从低温状态加热到高温状态,冷却时,炉室要从高温状态降低到低温状态,炉室的反复加热和冷却,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我们设计一种加热炉,将炉室分为加热室和冷却室两部分,物料从输送带上进入加热室,加热完成后,物料自动流转到冷却室内的输送带上进行冷却,充分有效的利用热能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目前大多数工业用碳纤维加热炉只有一个炉室,物料的加热和冷却在一个炉室内完成,加热时,炉室需要从低温状态加热到高温状态,冷却时,炉室要从高温状态降低到低温状态,炉室的反复加热和冷却,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提供一种加热炉,将炉室分为加热室和冷却室两部分,物料从输送带上进入加热室,加热完成后,物料自动流转到冷却室内的输送带上进行冷却,充分有效的利用热能资源,避免资源浪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炉,包括外壳、加热室和冷却室,所述外壳两侧面分别设置有进料窗和出料窗,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所述加热室和所述冷却室,所述冷却室和所述加热室之间设置有隔热板;所述加热室包括加热箱、第一传送带、第一导料板和挡板,所述第一传送带设置在所述加热箱内部,所述第一传送带上方设置有所述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加热箱内壁,所述第一导料板一端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进料端连接,所述第一导料板另一端与所述进料窗连接;所述冷却室内部设置有风扇、第二传送带、第二导料板、水箱和第三导料板,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冷却室顶部,所述第二导料板一端与所述第一传送带出料端连接,所述第二导料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送带进料端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出料端与所述第三导料板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导料板另一端与所述出料窗连接,所述水箱通过支撑板焊接固定在所述冷却室底部,所述水箱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二传送带从所述水箱中空部通过。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两侧边设置有挡边。作为优选,所述挡板底部为条状橡胶结构。作为优选,所述水箱上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水箱底部设置有出水管,从进水管注入水箱内的为冷却水,热水从出水管流出。作为优选,所述隔热板上设置有孔,所述第二导料板从孔中穿过。作为优选,所述加热箱为碳纤维加热箱。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均包括两个传动轮和一个输送带,传动轮通过支架分别固定在所述加热箱内壁和所述冷却室内壁。采用上述一种加热炉,物料从所述进料窗放入,物料经所述第一导料板流转到所述第一传动带上,物料随所述第一传送带同步运动,当物料通过所述挡板时,堆积的物料被所述挡板拔平,使物料加热均匀,当物料加热完成时,物料从所述第一传送带经所述第二导料板进入所述第二传送带上,物料随第二传送带同步运动,当物料通过所述水箱冷却降温后,从所述第二传送带流转到所述第三导料板上流出。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将炉室分为所述加热室和所述冷却室两部分,物料从输送带上进入所述加热室,加热完成后,物料自动流转到所述冷却室内的输送带上进行冷却,充分有效的利用热能资源,避免资源浪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连接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水箱结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挡板结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外壳;2、加热室;201、加热箱;202、第一导料板;203、进料窗;204、第一传送带;205、挡板;3、隔热板;4、冷却室;401、风扇;402、出料窗;403、第三导料板;404、第二传送带;405、水箱;406、第二导料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3所示,一种加热炉,包括外壳1、加热室2和冷却室4,所述外壳1两侧面分别设置有进料窗203和出料窗402,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所述加热室2和所述冷却室4,所述冷却室4和所述加热室2之间设置有隔热板3;所述加热室2包括加热箱201、第一传送带204、第一导料板202和挡板205,所述第一传送带204设置在所述加热箱201内部,所述第一传送带204上方设置有所述挡板205,所述挡板205固定在所述加热箱201内壁,所述第一导料板202一端与所述第一传送带204的进料端连接,所述第一导料板202另一端与所述进料窗203连接;所述冷却室4内部设置有风扇401、第二传送带404、第二导料板406、水箱405和第三导料板403,所述风扇401设置在所述冷却室4顶部,所述第二导料板406一端与所述第一传送带204出料端连接,所述第二导料板406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送带404进料端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404出料端与所述第三导料板403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导料板403另一端与所述出料窗402连接,所述水箱405通过支撑板焊接固定在所述冷却室4底部,所述水箱405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二传送带404从所述水箱405中空部通过。所述第一传送带204和所述第二传送带404两侧边设置有挡边,防止物料从第一传送带204和所述第二传送带404上掉落;所述挡板205底部为条状橡胶结构,防止物料被挡板205卡死,确保物料流转正常;所述水箱405上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水箱405底部设置有出水管,从进水管注入水箱405内的为冷却水,热水从出水管流出,确保水箱405内的水为流动的冷却水,有效加快物料的冷却速度;所述隔热板3上设置有孔,所述第二导料板406从该孔中穿过,确保物料能够从第一传送带204经第二导料板406流转到第二传送带404;所述加热箱201为碳纤维加热箱,能够有效提高加热速度,提高能源利用率;所述第一传送带204和所述第二传送带404均包括两个传动轮和一个输送带,传动轮通过支架分别固定在所述加热箱201内壁和所述冷却室4内壁,使所述第一传送带204和所述第二传送带404能够悬空安装。采用上述结构,物料从所述进料窗203放入,物料经所述第一导料板202流转到所述第一传动带上,物料随所述第一传送带204同步运动,当物料通过所述挡板205时,堆积的物料被所述挡板205拔平,使物料加热均匀,当物料加热完成时,物料从所述第一传送带204经所述第二导料板406进入所述第二传送带404上,物料随第二传送带404同步运动,当物料通过所述水箱405冷却降温后,从所述第二传送带404流转到所述第三导料板403上流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加热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加热室(2)和冷却室(4),所述外壳(1)两侧面分别设置有进料窗(203)和出料窗(402),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所述加热室(2)和所述冷却室(4),所述冷却室(4)和所述加热室(2)之间设置有隔热板(3);所述加热室(2)包括加热箱(201)、第一传送带(204)、第一导料板(202)和挡板(205),所述第一传送带(204)设置在所述加热箱(201)内部,所述第一传送带(204)上方设置有所述挡板(205),所述挡板(205)固定在所述加热箱(201)内壁,所述第一导料板(202)一端与所述第一传送带(204)的进料端连接,所述第一导料板(202)另一端与所述进料窗(203)连接;所述冷却室(4)内部设置有风扇(401)、第二传送带(404)、第二导料板(406)、水箱(405)和第三导料板(403),所述风扇(401)设置在所述冷却室(4)顶部,所述第二导料板(406)一端与所述第一传送带(204)出料端连接,所述第二导料板(406)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送带(404)进料端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404)出料端与所述第三导料板(403)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导料板(403)另一端与所述出料窗(402)连接,所述水箱(405)通过支撑板焊接固定在所述冷却室(4)底部,所述水箱(405)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二传送带(404)从所述水箱(405)中空部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加热室(2)和冷却室(4),所述外壳(1)两侧面分别设置有进料窗(203)和出料窗(402),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所述加热室(2)和所述冷却室(4),所述冷却室(4)和所述加热室(2)之间设置有隔热板(3);所述加热室(2)包括加热箱(201)、第一传送带(204)、第一导料板(202)和挡板(205),所述第一传送带(204)设置在所述加热箱(201)内部,所述第一传送带(204)上方设置有所述挡板(205),所述挡板(205)固定在所述加热箱(201)内壁,所述第一导料板(202)一端与所述第一传送带(204)的进料端连接,所述第一导料板(202)另一端与所述进料窗(203)连接;所述冷却室(4)内部设置有风扇(401)、第二传送带(404)、第二导料板(406)、水箱(405)和第三导料板(403),所述风扇(401)设置在所述冷却室(4)顶部,所述第二导料板(406)一端与所述第一传送带(204)出料端连接,所述第二导料板(406)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送带(404)进料端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404)出料端与所述第三导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祝金彭增海张海江殷作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