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稳定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7073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稳定阀,具有阀体,阀体顶部设有阀帽,阀体底部设有底座,阀帽的阀帽空腔内设有弹簧座和上弹簧,上弹簧连接在弹簧座底部;阀体的阀体空腔内设有阀杆,底座的底座空腔内设有下弹簧和阀杆下行限位套,阀杆下行限位套连接在阀杆底部,底座和阀杆下行限位套均兼作为便于下弹簧安装的弹簧安装座,下弹簧顶端与阀杆下行限位套底部相连接,下弹簧的底端与底座的内腔底部相连接;阀体的一侧与外部进气总管相连接,另一侧与外部真空泵进气管道相连接,在负压情况下,阀杆克服上弹簧和下弹簧的弹簧力带动阀杆下行限位套一起下行直至接近底座的内腔底部,真空稳定阀打开工作。瞬间形成负压,无压力损失,满足医用负压机的使用要求。

Vacuum stabilization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valve with a valve body, a valve cap on the top of the valve body, a base in the bottom of the valve body, a spring seat and an upper spring in the cavity of the valve cap of the valve cap, the upper spring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spring seat, the valve body in the cavity of the valve body, the lower spring and the stem in the bottom seat of the base. The threshold sleeve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stem, and the downside limit sleeve of the base and stem is both used as the spring mounting seat for the lower spring installation. The bottom spring top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stem and the bottom of the stem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base; the side of the valve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intake manifold. The other side is connected to the inlet pipe of the external vacuum pump. Under the negative pressure, the stem overcomes the spring force of the upper spring and the lower spring to drive the valve stem down to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cavity and close to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base, and the vacuum stabilization valve opens. Instantaneous negative pressure is formed, no pressure loss is achieved, and the use requirement of medical negative pressure machine is satisfi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稳定阀
本技术涉及医用设备的
,尤其是一种真空稳定阀。
技术介绍
医用负压机用于快速治疗人体创伤或创面处理,医用负压机通过电脑芯片控制而驱动气泵,产生负压并吸取伤口分泌的体液,加速伤口附近的血液循环,使伤口感染的机会大大降低,尤其对人体表创面,难逾合的溃疡创口有很大的帮助。然而,现有的绝大多数的医用负压机通常采用的是节流阀,但节流阀在工作过程中会有压力损失的问题。为了解决压力损失的问题,医用负压机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尝试将节流阀更换成气压调节阀,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发现,不能满足医用负压机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真空稳定阀,瞬间形成负压,无压力损失。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真空稳定阀,具有阀体,所述的阀体的顶部设置有阀帽,阀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帽的阀帽空腔内设置有弹簧座和上弹簧,所述的上弹簧连接在弹簧座的底部;阀体的阀体空腔内设置有阀杆,所述的底座的底座空腔内设置有下弹簧和阀杆下行限位套,所述的阀杆下行限位套连接在阀杆的底部,底座和阀杆下行限位套均兼作为便于下弹簧安装的弹簧安装座,下弹簧的顶端与阀杆下行限位套的底部相连接,下弹簧的底端与底座的内腔底部相连接;阀体的一侧与外部进气总管相连接,另一侧与外部真空泵进气管道相连接,在负压情况下,阀杆克服上弹簧和下弹簧的弹簧力带动阀杆下行限位套一起下行直至接近底座的内腔底部,真空稳定阀打开工作。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阀帽的顶部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的调节螺栓的底部与弹簧座相连接,调节螺栓用来调节上弹簧的预紧力,以达到调节真空度的作用。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阀杆呈“Y”型,阀杆的顶端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圈安装槽口,所述的阀帽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圈,在非负压情况下,阀帽的密封圈嵌入在阀杆的密封圈安装槽口中,实现密封作用。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底座的内腔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圈安装槽口,所述的阀杆下行限位套的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圈,阀杆下行限位套的密封圈嵌入在底座的密封圈安装槽口中,实现密封作用。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阀体与阀帽之间通过若干个螺栓固定连接,阀体与底座之间也通过若干个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阀体与阀帽的固定连接接触面处通过密封圈实现密封,阀体与底座的固定连接接触面处也通过密封圈实现密封。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在非负压情况下,所述的阀体上具有抵靠在阀杆下行限位套顶部的下唇口。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负压情况下,所述的阀体上具有抵靠在“Y”型阀杆头端底部的上唇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真空稳定阀,一端连接大气,一端连接真空,负压状态下克服弹簧的弹簧力打开,瞬间形成负压,无压力损失,满足医用负压机的使用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的标号为:1、阀体;2、阀帽;3、底座;4、弹簧座;5、上弹簧;6、阀杆;7、下弹簧;8、阀杆下行限位套;9、调节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见图1和图2,本技术的真空稳定阀,具有阀体1,阀体1的顶部设置有阀帽2,阀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3,阀帽2的阀帽空腔内设置有弹簧座4和上弹簧5,上弹簧5连接在弹簧座4的底部,阀帽2的顶部设置有调节螺栓9,调节螺栓9的底部与弹簧座4相连接,调节螺栓9的底部设置有圆弧凸起,弹簧座4的顶部设置有圆弧凹槽,调节螺栓9与弹簧座4通过圆弧凸起嵌入到圆弧凹槽的方式实现连接,调节螺栓9用来调节上弹簧5的预紧力,以达到调节真空度的作用。阀体1的阀体空腔内设置有阀杆6,底座3的底座空腔内设置有下弹簧7和阀杆下行限位套8,阀杆下行限位套8连接在阀杆6的底部,底座3和阀杆下行限位套8均兼作为便于下弹簧7安装的弹簧安装座,下弹簧7的顶端与阀杆下行限位套8的底部相连接,下弹簧7的顶端穿过阀杆下行限位套8的通孔并利用紧固螺母固定,下弹簧7的底端与底座3的内腔底部相连接。阀杆6呈“Y”型,阀杆6的顶端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圈安装槽口,阀帽2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圈,在非负压情况下,阀帽2的密封圈嵌入在阀杆6的密封圈安装槽口中,实现密封作用。阀体1的一侧与外部进气总管相连接,另一侧与外部真空泵进气管道相连接,在负压情况下,阀杆1克服上弹簧5和下弹簧7的弹簧力带动阀杆下行限位套8一起下行直至接近底座3的内腔底部,真空稳定阀打开工作,此时,阀体1中与外部进气总管相连通的腔室与阀帽2的阀帽空腔相连通。阀体1上具有抵靠在“Y”型阀杆6头端底部的上唇口,此时,阀帽2的密封圈从阀杆6的密封圈安装槽口中脱出。底座3的内腔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圈安装槽口,阀杆下行限位套8的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圈,阀杆下行限位套8的密封圈嵌入在底座3的密封圈安装槽口中,实现密封作用。阀体1与阀帽2之间通过若干个螺栓固定连接,阀体1与底座3之间也通过若干个螺栓固定连接。阀体1与阀帽2的固定连接接触面处通过密封圈实现密封,阀体1与底座3的固定连接接触面处也通过密封圈实现密封。在非负压情况下,阀体1上具有抵靠在阀杆下行限位套8顶部的下唇口,此时,阀体1中与外部进气总管相连通的腔室与阀帽2的阀帽空腔隔断。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真空稳定阀

【技术保护点】
1.真空稳定阀,具有阀体(1),所述的阀体(1)的顶部设置有阀帽(2),阀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帽(2)的阀帽空腔内设置有弹簧座(4)和上弹簧(5),所述的上弹簧(5)连接在弹簧座(4)的底部;阀体(1)的阀体空腔内设置有阀杆(6),所述的底座(3)的底座空腔内设置有下弹簧(7)和阀杆下行限位套(8),所述的阀杆下行限位套(8)连接在阀杆(6)的底部,底座(3)和阀杆下行限位套(8)均兼作为便于下弹簧(7)安装的弹簧安装座,下弹簧(7)的顶端与阀杆下行限位套(8)的底部相连接,下弹簧(7)的底端与底座(3)的内腔底部相连接;阀体(1)的一侧与外部进气总管相连接,另一侧与外部真空泵进气管道相连接,在负压情况下,阀杆(6)克服上弹簧(5)和下弹簧(7)的弹簧力带动阀杆下行限位套(8)一起下行直至接近底座(3)的内腔底部,真空稳定阀打开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真空稳定阀,具有阀体(1),所述的阀体(1)的顶部设置有阀帽(2),阀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帽(2)的阀帽空腔内设置有弹簧座(4)和上弹簧(5),所述的上弹簧(5)连接在弹簧座(4)的底部;阀体(1)的阀体空腔内设置有阀杆(6),所述的底座(3)的底座空腔内设置有下弹簧(7)和阀杆下行限位套(8),所述的阀杆下行限位套(8)连接在阀杆(6)的底部,底座(3)和阀杆下行限位套(8)均兼作为便于下弹簧(7)安装的弹簧安装座,下弹簧(7)的顶端与阀杆下行限位套(8)的底部相连接,下弹簧(7)的底端与底座(3)的内腔底部相连接;阀体(1)的一侧与外部进气总管相连接,另一侧与外部真空泵进气管道相连接,在负压情况下,阀杆(6)克服上弹簧(5)和下弹簧(7)的弹簧力带动阀杆下行限位套(8)一起下行直至接近底座(3)的内腔底部,真空稳定阀打开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稳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帽(2)的顶部设置有调节螺栓(9),所述的调节螺栓(9)的底部与弹簧座(4)相连接,调节螺栓(9)用来调节上弹簧(5)的预紧力,以达到调节真空度的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稳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岳兴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萨柏美格医用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