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摇臂式发动机气门间隙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调试工装
,特别是一种摇臂式发动机气门间隙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摇臂式单凸轮轴十六气门四缸发动机,在研发试制或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气门冷态间隙进行调整,通过旋转气门间隙调节螺栓15′,达到合适的气门间隙后,比如进气门间隙:(0.30±0.04)mm,排气门间隙:(0.60±0.04)mm,然后按装调技术要求打紧气门间隙调节螺栓15′锁止螺母。之所以在气门杆尾端与气门驱动零件之间留有气门间隙,是为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之需的。但此间隙必须适当。过大,则会出现气门开度减小(升程不够),进排气阻力增加,充气量下降,从而影响动力性;同时增加气门传动零件之间的冲击和磨损。过小,在气门热状态下会出现气门关闭不严,造成气缸漏气,工作压力下降,从而导致功率下降的现象;同时,气门也易于烧蚀。十六气门的气门间隙调整有一定的顺序,请参照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十六气门四缸发动机轴测图,在曲轴和凸轮轴按照装调技术条件安装后,转动曲轴,使一号缸1′活塞位于压缩上止点、四号缸4′活塞位于排气上止点,此时调整一号缸1′、二号缸2′进气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摇臂式发动机气门间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1);多组调节件(2),多组所述调节件(2)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基架(1)上,每组所述调节件(2)的第一端均设置有连接部(3),所述连接部(3)用于连接气门间隙调节螺栓;驱动件(4),与每组所述调节件(2)的第二端均连接,以驱动多组所述调节件(2)同步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摇臂式发动机气门间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1);多组调节件(2),多组所述调节件(2)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基架(1)上,每组所述调节件(2)的第一端均设置有连接部(3),所述连接部(3)用于连接气门间隙调节螺栓;驱动件(4),与每组所述调节件(2)的第二端均连接,以驱动多组所述调节件(2)同步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臂式发动机气门间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2)包括转轴(5),所述连接部(3)固定于所述转轴(5)的底端,所述调节件(2)设有四组,分别为第一调节件(6)、第二调节件(7)、第三调节件(8)和第四调节件(9),所述第一调节件(6)、第二调节件(7)和第三调节件(8)均设有从动轮(10),所述从动轮(10)圈套于所述转轴(5)上;所述驱动件(4)包括驱动轴(11)以及固定于所述驱动轴(11)上的主动轮(12),所述主动轮(12)分别啮合有第一惰轮(13)和第二惰轮(14),所述第一惰轮(13)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件(6)和所述第二调节件(7)的从动轮(10)相啮合,所述第二惰轮(14)与所述第三调节件(8)的从动轮(10)相啮合,所述第三调节件(8)的转轴(5)上固定有第一带轮(15),所述第四调节件(9)的转轴(5)上固定有第二带轮(16),所述第一带轮(15)和所述第二带轮(16)之间圈套有齿形带(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摇臂式发动机气门间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2)还设置有相互贴合的上压盘(18)和下压盘(19),所述转轴(5)固定于所述上压盘(18)的顶面中心,所述连接部(3)固定于所述下压盘(19)的底面中心;所述基架(1)上可升降地设置有压板(20),所述转轴(5)和所述驱动轴(11)均贯穿过所述压板(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晓龙,张宝平,闫敏,郭宇,汪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