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带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282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钢带小车,包括车体、工具栏、固定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的车体位于钢带小车的中心,一侧与所述的工具栏固定连接,一侧与所述的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的移动组件位于所述的车体和工具栏的下方,在车间地面上自由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钢带小车,通过小车限制钢带卷的弹性变形,保证钢带始终处于收缩压紧的状态,避免其自由弹起造成安全事故,同时小车可以随意移动,方便操作人员拿去,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带小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类工装,尤其涉及一种钢带小车。
技术介绍
钢丝绳在最终装配时需要将成捆的钢丝绳固定捆绑,传统的工艺是截取一段钢带将钢丝绳捆绑固定,既可以满足捆绑强度又不会被钢丝绳磨损,如此就需要钢带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此基础上钢带的拿取与放置却成为生产车间的一大难题,因为钢带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拿取的时候由于只截取一段,剩下的钢带没有妥善处理,就会弹起,将整个钢带卷带的散乱,而且钢带弹起极易造成人员划伤等安全事故,所以妥善处理钢带是生产厂家的一大难题,若是固定在取货架上又会造成使用不方便,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钢带小车,旨在将捆绑用的钢带固定在小车内,限制其弹性变形,同时保证可以跟随操作人员移动,方便拿取,提高生产安全和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带小车,包括车体、工具栏、固定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的车体位于钢带小车的中心,一侧与所述的工具栏固定连接,一侧与所述的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的移动组件位于所述的车体和工具栏的下方,在车间地面上自由移动。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定位组件、定位螺栓、固定板和固定螺母;所述的定位组件与所述的车体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从所述的车体侧面向外延伸,与所述的固定板相配合;所述的定位螺栓位于钢带卷的中心,一端与所述的车体固定连接,从所述的车体侧面向外延伸,与所述的定位组件同向,同时与所述的固定板相配合;所述的固定螺母位于所述的固定板的一侧,与所述的定位螺栓相配合,将所述的固定板固定压紧在钢带卷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的车体上方设置有手柄,所述的手柄与车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工具栏呈框型结构,一侧与所述的车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出料定位组件和钢带定位组件;所述的出料定位组件包括对称分布上出料定位销和下出料定位销;所述的上出料定位销一端与所述的车体固定连接,一端与所述的固定板相配合,位于出料钢带的上端,下表面与钢带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的下出料定位销的一端与所述的车体固定连接,一端与所述的固定板相配合,位于出料钢带的下端,上表面与钢带的下表面接触。进一步的,钢带定位组件包括若干钢带定位销,均与分布在钢带卷外圆下半部分,一端与所述的车体固定连接,一端与所述的固定板相配合,外圆表面与钢带卷外圆表面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板上设置若干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位置与所述的定位组件一一对应,同时还设置有中心定位孔,所述的中心定位孔位置与所述的定位螺栓相对应。进一步的,所述的移动组件包括若干移动轮组件;所述的移动轮组件位于所述的工具栏和车体的下方,与所述的工具栏和车体固定连接,相对于小车中心对称分布,不少于两个。进一步的,每一个所述的移动轮组件包括固定座、连接轴、连接杆和移动轮;所述的固定座位于所述的工具栏或车体的下方,与所述的工具栏或车体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轴一端位于所述的固定座内部,呈球形外形,在所述的固定座内部自由转动,一端与所述的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杆垂直与所述的连接轴,与所述的连接轴固定连接,沿所述的连接轴向两端分布;所述的移动轮位于所述的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的连接杆配合连接,围绕所述的连接杆自由转动。进一步的,每一个所述的移动轮组件中,所述的移动轮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在所述的连接杆的两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带小车,通过小车限制钢带卷的弹性变形,保证钢带始终处于收缩压紧的状态,避免其自由弹起造成安全事故,同时小车可以随意移动,方便操作人员拿去,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示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示出本技术去除固定板的右视图。图4示出本技术的固定板的主视图。图5示出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其中:1.车体、2.工具栏、3.固定组件、4.移动组件、5.手柄、6.固定板、7.定位组件、8.定位螺栓、9.固定螺母、10.出料定位组件、11.上出料定位销、12.下出料定位销、13.钢带定位销、14.定位孔、15.中心定位孔、16.移动轮组件、17.固定座、18.连接轴、19.连接杆、20.移动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钢带小车,包括车体1、工具栏2、固定组件3和移动组件4;所述的车体1位于钢带小车的中心,作为小车主体使用,一侧与所述的工具栏2固定连接,一侧与所述的固定组件3固定连接,用于支撑整个小车;所述的移动组件4位于所述的车体1和工具栏2的下方,在车间地面上自由移动,用于移动小车。所述的固定组件3包括定位组件7、定位螺栓8、固定板6和固定螺母9;所述的定位组件7与所述的车体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从所述的车体1侧面向外延伸,与所述的固定板6相配合,用于定位所述的固定板6的位置;所述的定位螺栓8位于钢带卷的中心,一端与所述的车体1固定连接,从所述的车体1侧面向外延伸,与所述的定位销同向,同时与所述的固定板6相配合;所述的固定螺母9位于所述的固定板6的一侧,与所述的定位螺栓8相配合,将所述的固定板6固定压紧在钢带卷的一侧,通过压紧将钢带固定在小车内,放置其弹动。进一步的,所述的车体1上方设置有手柄5,所述的手柄5与车体1固定连接,用于移动钢带小车。进一步的,所述的工具栏2呈框型结构,一侧与所述的车体1固定连接,用于承载所需的工具。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组件7包括出料定位组件10和钢带定位组件;所述的出料定位组件10包括对称分布上出料定位销11和下出料定位销12;所述的上出料定位销11一端与所述的车体1固定连接,一端与所述的固定板6相配合,位于出料钢带的上端,下表面与钢带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的下出料定位销12的一端与所述的车体1固定连接,一端与所述的固定板6相配合,位于出料钢带的下端,上表面与钢带的下表面接触,通过所述的出料定位组件10限制抽出钢带的移动轨迹和位置,防止其因为弹性变形而产生安全隐患。进一步的,钢带定位组件包括若干钢带定位销13,均与分布在钢带卷外圆下半部分,一端与所述的车体1固定连接,一端与所述的固定板6相配合,外圆表面与钢带卷外圆表面相接触,用于承载钢带卷。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板6上设置若干定位孔14,所述的定位孔14位置与所述的定位组件7一一对应,同时还设置有中心定位孔15,所述的中心定位孔15位置与所述的定位螺栓8相对应,用于压紧钢带卷。进一步的,所述的移动组件4包括若干移动轮组件16;所述的移动轮20组件16位于所述的工具栏2和车体1的下方,与所述的工具栏2和车体1固定连接,相对于小车中心对称分布,不少于两个,用于承载移动钢带小车。进一步的,每一个所述的移动轮组件16包括固定座17、连接轴18、连接杆19和移动轮20;所述的固定座17位于所述的工具栏2或车体1的下方,与所述的工具栏2或车体1固定连接,用于承载所述的移动轮组件16;所述的连接轴18一端位于所述的固定座17内部,呈球形外形,在所述的固定座17内部自由转动,一端与所述的连接杆19固定连接,可以使得所述的移动轮组件16在空间内旋转;所述的连接杆19垂直与所述的连接轴18,与所述的连接轴18固定连接,沿所述的连接轴18向两端分布,用于连接所述的移动轮20;所述的移动轮20位于所述的连接杆19的一端,与所述的连接杆19配合连接,围绕所述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带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工具栏、固定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的车体位于钢带小车的中心,一侧与所述的工具栏固定连接,一侧与所述的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的移动组件位于所述的车体和工具栏的下方,在车间地面上自由移动;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定位组件、定位螺栓、固定板和固定螺母;所述的定位组件与所述的车体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从所述的车体侧面向外延伸,与所述的固定板相配合;所述的定位螺栓位于钢带卷的中心,一端与所述的车体固定连接,从所述的车体侧面向外延伸,与所述的定位组件同向,同时与所述的固定板相配合;所述的固定螺母位于所述的固定板的一侧,与所述的定位螺栓相配合,将所述的固定板固定压紧在钢带卷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带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工具栏、固定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的车体位于钢带小车的中心,一侧与所述的工具栏固定连接,一侧与所述的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的移动组件位于所述的车体和工具栏的下方,在车间地面上自由移动;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定位组件、定位螺栓、固定板和固定螺母;所述的定位组件与所述的车体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从所述的车体侧面向外延伸,与所述的固定板相配合;所述的定位螺栓位于钢带卷的中心,一端与所述的车体固定连接,从所述的车体侧面向外延伸,与所述的定位组件同向,同时与所述的固定板相配合;所述的固定螺母位于所述的固定板的一侧,与所述的定位螺栓相配合,将所述的固定板固定压紧在钢带卷的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带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上方设置有手柄,所述的手柄与车体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带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具栏呈框型结构,一侧与所述的车体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带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出料定位组件和钢带定位组件;所述的出料定位组件包括对称分布上出料定位销和下出料定位销;所述的上出料定位销一端与所述的车体固定连接,一端与所述的固定板相配合,位于出料钢带的上端,下表面与钢带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的下出料定位销的一端与所述的车体固定连接,一端与所述的固定板相配合,位于出料钢带的下端,上表面与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丁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强新合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