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025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包括顶盖、车筐架本体、扶杆、耐磨垫、上固定板、减震弹簧、底座、固定架、细砂、下固定板、缓冲弹球、肩带、加固垫片、铁球和连接杆,车筐架本体的内部均匀分布有加固垫片,车筐架本体的一侧安装有肩带,车筐架本体的另一侧安装有扶杆,车筐架本体的底部内壁安装有耐磨垫,车筐架本体的顶部安装有顶盖,顶盖的一侧对应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侧安装有铁球,车筐架本体的底部安装有上固定板,且下固定板与上固定板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下固定板与上固定板上均嵌入有缓冲弹球,下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底座,该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具有稳定性强和减震性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行车
,具体为一种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
技术介绍
自行车以及电动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交通工具,在提倡低碳环保的今天,越发成为人们理想的出行工具。现有的自行车和电动车的车筐大多是用金属丝或金属板焊接而成,然后筐都是与自行车硬性连接的,将物品放入车筐后,若骑行过程中产生震动,车筐内的一些物品容易因碰撞而发生损坏,而且遇到下雨天,雨水会漏进车筐内将物品弄湿。自行车作为城市里的一种重要的代步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而传统的自行车主要是在前后车轮以及车座的位置设置减震装置,而忽略了对车筐的避震处理,因此车筐内物品受到的冲击也就会更大,因此有必要对框内物品进行保护。另外,普通的车筐都是固定在车上的,使用者如果去购物的话还要另带购物袋,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包括顶盖、篓式筐本体、扶杆、耐磨垫、上固定板、减震弹簧、底座、固定架、细砂、下固定板、缓冲弹球、肩带、加固垫片、铁球和连接杆,所述车筐架本体的内部均匀分布有加固垫片,所述车筐架本体的一侧安装有肩带,所述车筐架本体的另一侧安装有扶杆,所述车筐架本体的底部内壁安装有耐磨垫,所述车筐架本体的顶部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一侧对应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安装有铁球,所述车筐架本体的底部安装有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有下固定板,且下固定板与上固定板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下固定板与上固定板上均嵌入有缓冲弹球,所述下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对应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底座的内部填充有细砂,所述车筐架本体由透气层、防水层、除味层、防静电层和强化层组成,所述透气层的一侧覆盖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一侧覆盖有除味层,所述除味层的一侧覆盖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的一侧覆盖有强化层。所述顶盖与车筐架本体通过卡扣活动连接。所述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板与减震弹簧之间均通过焊接固定。所述下固定板与上固定板上均匀分布有缓冲弹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在车筐架本体的内部均匀分布有加固垫片,提高其结构强度,且在车筐架本体的底部内壁安装有耐磨垫,防止该篓式筐被尖锐异物戳穿,有助于提高该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的使用寿命;在车筐架本体的一侧安装有肩带,车筐架本体的另一侧安装有扶杆,且在底座的底部对应安装有固定架,便于使用者携带或推运,有助于提高该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的实用性;在上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有下固定板,且下固定板与上固定板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下固定板与上固定板上均嵌入有缓冲弹球,防止在携带或推运过程中的震动幅度过大对运输物产生影响,有助于提高该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的减震性;在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本体的顶部安装有顶盖,顶盖的一侧对应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侧安装有铁球,由于铁球重力的影响,使得顶盖与车筐架本体紧密闭合,有助于提高该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的实用性;在下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底座,底座的内部填充有细砂,由于底座内的细砂很重的缘故,使得该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的重心降低,模仿不倒翁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定的原理,有效地防止该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意外倾倒,有助于提高该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车筐架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盖;2-车筐架本体;3-扶杆;4-耐磨垫;5-上固定板;6-减震弹簧;7-底座;8-固定架;9-细砂;10-下固定板;11-缓冲弹球;12-肩带;13-加固垫片;14-铁球;15-连接杆;16-透气层;17-防水层;18-除味层;19-防静电层;20-强化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包括顶盖1、车筐架本体2、扶杆3、耐磨垫4、上固定板5、减震弹簧6、底座7、固定架8、细砂9、下固定板10、缓冲弹球11、肩带12、加固垫片13、铁球14和连接杆15,车筐架本体2的内部均匀分布有加固垫片13,篓式筐本体2的一侧安装有肩带12,车筐架本体2的另一侧安装有扶杆3,车筐架本体2的底部内壁安装有耐磨垫4,车筐架本体2的顶部安装有顶盖1,顶盖1的一侧对应安装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的一侧安装有铁球14,车筐架本体2的底部安装有上固定板5,上固定板5的一侧安装有下固定板10,且下固定板10与上固定板5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6,下固定板10与上固定板5上均嵌入有缓冲弹球11,下固定板10的底部安装有底座7,底座7的底部对应安装有固定架8,底座7的内部填充有细砂9,车筐架本体2由透气层16、防水层17、除味层18、防静电层19和强化层20组成,透气层16的一侧覆盖有防水层17,防水层17的一侧覆盖有除味层18,除味层18的一侧覆盖有防静电层19,防静电层19的一侧覆盖有强化层20。进一步的,顶盖1与车筐架本体2通过卡扣活动连接,便于顶盖1的开闭。进一步的,下固定板10和上固定板5与减震弹簧6之间均通过焊接固定,便于提高下固定板10、上固定板5和减震弹簧6连接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下固定板10与上固定板5上均匀分布有缓冲弹球11,便于提高该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的减震性。工作原理:在车筐架本体2的内部均匀分布有加固垫片13,提高其结构强度,且在车筐架本体2的底部内壁安装有耐磨垫4,防止该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被尖锐异物戳穿,有助于提高该篓式筐的使用寿命;在车筐架本体2的一侧安装有肩带12,车筐架本体2的另一侧安装有扶杆3,且在底座7的底部对应安装有固定架8,便于使用者携带或推运,有助于提高该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的实用性;在上固定板5的一侧安装有下固定板10,且下固定板10与上固定板5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6,下固定板10与上固定板5上均嵌入有缓冲弹球11,防止在携带或推运过程中的震动幅度过大对运输物产生影响,有助于提高该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的减震性;在车筐架本体2的顶部安装有顶盖1,顶盖1的一侧对应安装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的一侧安装有铁球14,由于铁球14重力的影响,使得顶盖1与车筐架本体2紧密闭合,有助于提高该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的实用性;在下固定板10的底部安装有底座7,底座7的内部填充有细砂9,由于底座7内的细砂9很重的缘故,使得该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的重心降低,模仿不倒翁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定的原理,有效地防止该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意外倾倒,有助于提高该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的稳定性。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包括顶盖、车筐架本体、扶杆、耐磨垫、上固定板、减震弹簧、底座、固定架、细砂、下固定板、缓冲弹球、肩带、加固垫片、铁球和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筐架本体的内部均匀分布有加固垫片,所述车筐架本体的一侧安装有肩带,所述车筐架本体的另一侧安装有扶杆,所述车筐架本体的底部内壁安装有耐磨垫,所述车筐架本体的顶部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一侧对应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安装有铁球,所述车筐架本体的底部安装有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有下固定板,且下固定板与上固定板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下固定板与上固定板上均嵌入有缓冲弹球,所述下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对应安装有固定架,所述顶盖与车筐架本体通过卡扣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自行车减震车筐架,包括顶盖、车筐架本体、扶杆、耐磨垫、上固定板、减震弹簧、底座、固定架、细砂、下固定板、缓冲弹球、肩带、加固垫片、铁球和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筐架本体的内部均匀分布有加固垫片,所述车筐架本体的一侧安装有肩带,所述车筐架本体的另一侧安装有扶杆,所述车筐架本体的底部内壁安装有耐磨垫,所述车筐架本体的顶部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一侧对应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安装有铁球,所述车筐架本体的底部安装有上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金昊源自行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