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纱线张力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3564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同轴纱线张力调节装置,涉及为无梭织机提供纬纱的储纬器。它由储纱鼓(3)、喇叭形弹性金属摩擦环(7)、弹簧(8)、张力器支架(6)、张力器座(5)、连接环(9)、储纬器顶盖板上的滑轨(17)、调节张力器做前后移动的调节螺钉(4)和出纱瓷眼(10)等组成,其技术要点在于摩擦环(7)的小头端(7″)粘焊在连接环(9)上,并通过弹簧(8)悬挂在张力器支架(6)上,张力器支架(6)装入张力器座(5),由一钢丝圈(11)卡牢,摩擦环(7)的中部(16)内侧与储纱鼓(3)接触,纱线(1)从其间穿过并由该摩擦面对纱线(1)施加摩擦力,最后经出纱瓷眼(10)引向织布机。张力器支架(6)安装在储纬器顶盖板的滑轨(5)上,通过调节螺钉(4)使张力器支架(6)做前后移动,改变摩擦环(7)与储纬器储纱鼓(3)的压力可以调节从其间通过的纱线张力。(*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同轴纱线张力调节装置,涉及为无梭织机提供纬纱的储纬器。二
技术介绍
目前储纬器所使用的出纱张力器主要有以下几种夹片式张力器、盘式小同轴式张力器、喇叭式大同轴张力器,下面分别评述以上三类储纬器的使用上存在缺陷夹片式张力器一般是用两片特制的弹簧片夹持纱线,给纱线一适当的摩擦力。夹片式张力器给纱线所加的张力与纱线和弹簧夹片间的摩擦系数成正比,与纱线和弹簧夹片间的压力成正比,因此它是一种张力稳定,并且与纱线线速度无关的张力器,在过去应用的最为广泛。但是,由于张力器工作时,纱线总在弹簧夹片的一条线上摩擦,很容易磨出沟槽,虽然人们在做弹簧夹片时都在其表面镀了硬铬,但弹簧夹片的使用寿命仍然比校短。特别是当弹簧夹片被磨出沟槽后,如未及时发现和更换就会给布面造成大量疵点。另外弹簧夹片还会将从纱线上脱落的短纤和助剂积存在夹片与纱线接触的地方并形成飞花团,如不及时清理,时间一长就会造成纱线张力变小或突然将积存的飞花团织入梭口而形成疵布。盘式小同轴式张力器主要有IRO公司的CAT张力器,结构和工作原理详见EP0855358,由于CAT同轴张力器的张力盘与纱线的摩擦是面摩擦,而不是像夹片式张力器那样的线摩擦,使用中不会在张力盘上摩出构槽而影响布面质量;又因纱线在通过张力盘时是绕着摩擦盘的轴线旋转着被织机引出的,所以它不会积累花毛,具有自清洁作用;另外,CAT张力器的两个张力盘之间的正压力是通过调节机构的弹簧来施加的,一般情况纱线是同时与两个张立盘相摩擦的,但当纱线的瞬间张力较大时,纱线对这两个摩擦作用的正压力将有所不同,甚至可以将两个摩擦盘的接触面分开,只与其中的一个接触,从而使纱线的张力不再以线性关系增加,故具有张力补偿的作用。但是,盘式小同轴张力器穿线困难,必须分两次进行才能将纱线穿好,操作较麻烦,并且该张力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使用中容易损坏。对于短纤棉纱等部分种类的纱线使用效果不佳,断头率较高。喇叭式大同轴张力器主要有IRO公司的FLEX和L.G.L公司的TWM等,详见EP0840706、EP1040068、EP1164103、EP0670810。这几种同轴张力器具有磨损均匀和自清洁作用,输出张力与纱线和弹簧夹片间的摩擦系数成正比,与纱线和弹簧夹片间的压力成正比。主要缺点是现有喇叭式大同轴张力器的用橡胶做的弹性体和塑料做的截头锥体会随时间老化变形;喇叭口大端在穿线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被穿线针挂坏。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张力平稳、自清洁、不易损坏等优点的喇叭式大同轴纱线张力调节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同轴纱线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储纱鼓(3)、喇叭形弹性金属摩擦环(7)、弹簧(8)、张力器支架(6)、张力器座(5)、连接环(9)、储纬器顶盖板(16)、滑轨(17)、调节螺钉(4)和出纱瓷眼(10)等,摩擦环(7)中部内侧与储纱鼓(3)接触,纱线(1)从其间穿过并经由出纱瓷眼(10)引向织布机,其技术特征在于摩擦环(7)的小头端(7″)直接粘焊在连接环(9)上,并通过弹簧(8)悬挂在张力器支架(6)上,张力器支架(6)装入张力器座(5),由一钢丝圈(11)卡牢,在张力器支架(6)的后端有一个护圈(12),使用时护圈的端面与摩擦环(7)的大端(7′)的轴向距离大于1mm,摩擦环(7)的大端与护圈(12)之间的径向距离为0.5~3mm,摩擦环(7)的材料是用耐磨的弹性金属制作,如钢、镍、钛、铍青铜等;其断面厚度为50~150um。当用穿纱针(14)穿线时,由于护圈(12)的阻挡作用,穿线针(14)不会与摩擦环(7)的大端(7′)相挂,确保了摩擦环(7)不被损坏;见图2。由于摩擦环(7)用一体的弹性金属制作,抗疲劳、抗蠕变,耐磨、耐用,并且不会使纱线产生摩擦静电;摩擦环(7)的半锥角α大于45°,小于纱线(1)穿过纱瓷眼(10)与储纱鼓的轴线形成的夹角β,保证纱线(1)在退绕时不会接触摩擦环(7)的小端(7″);又因摩擦环(7)的小头端(7″)是直接焊在金属或硬塑料的连接环(9)上,并通过弹簧(8)悬挂在张力器支架(6)上,所以本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好,使用方便、张力稳定、自清洁和不易损坏等优点。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同轴张力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同轴张力调节装置穿线过程示意图;图中(1)--纱线、(2)--绕纱盘、(3)--储纱鼓、(4)--调节螺钉、(5)--张力器座、(6)--张力器支架、(7)--摩擦环、(7′)--摩擦环的大端、(7″)--摩擦环的小头端、(8)--弹簧、(9)--连接环、(10)--出纱瓷眼、(11)--钢丝圈、(12)--护圈、(14)--穿纱针、(16)--储纬器顶盖板、(17)--滑轨。五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同轴纱线张力调节装置的摩擦环(7)用一体的弹性金属制作,摩擦环的半锥角α大于145°,小于纱线(1)穿过纱瓷眼(10)与储纱鼓的轴线形成的夹角β,摩擦环(7)的小头端(7″)是直接粘焊在用金属连接环(9)上,并通过弹簧(8)悬挂在张力器支架(6)上,张力器支架(6)装入张力器座(5),由一钢丝圈(11)卡牢,摩擦环(7)的中部内侧与储纱鼓(3)接触,纱线(1)从其间穿过,纱线(1)经过绕纱盘(2)绕在储纱鼓(3)上,然后经过由长由该摩擦面对纱线(1)施加压力(即摩擦力),最后经出纱瓷眼(10)引向织布机。张力器支架(6)安装在张力器座(5)上,张力器座(5)装在储纬器顶盖板(16)滑轨(17)上,通过调节螺钉(4)使张力器座(5)及支架(6)做前后移动来改变摩擦环(7)与储纱鼓(3)的压力,从而调节从其间通过的纱线张力;在张力器支架(6)的后端特制了一个较长的护圈(12),在使用时护圈(12)的端面在轴向应至少比摩擦(7)的大端(7′)的位置突出1mm,摩擦环(7)的大端(7′)与护圈(12)之间有一个0.5~3mm的间隙,当用穿纱针(14)穿线时,由于护圈(12)阻挡作用,穿线针(14)不会与摩擦环(7)的大端(7′)相挂,确保了摩擦环(7)不被损环,见图2。由于本实用型结构简单,可以直接安装在现有储纬器的毛刷阻尼环的位置上,且不需要对储纬器本体做太大的改动就能实现。权利要求1.一种同轴纱线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储少鼓(3)、喇叭形弹性金属摩擦环(7)、弹簧(8)、张力器支架(6)、张力器座(5)、连接环(9)、储纬器顶盖板(16)、滑轨(17)、调节螺钉(4)和出纱瓷眼(10)等,摩擦环(7)中部内侧与储纱鼓(3)接触,其特征在于摩擦环(7)的小头端(7″)粘焊在连接环(9)上,弹簧(8)悬挂在张力器支架(6)上,张力器支架(6)装入张力器座(5),由一钢丝圈(11)卡牢,在张力器支架(6)的后端有一个护圈(12),护圈的端面与摩擦环(7)的大端(7′)的轴向距离大于1mm,摩擦环(7)的大端与护圈(12)之间的径向距离为0.5~3mm。2.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同轴纱线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擦环(7)的材料是钢、镍、钛、铍青铜的弹性金属,其断面厚度为50~150um。专利摘要一种同轴纱线张力调节装置,涉及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轴纱线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储少鼓(3)、喇叭形弹性金属摩擦环(7)、弹簧(8)、张力器支架(6)、张力器座(5)、连接环(9)、储纬器顶盖板(16)、滑轨(17)、调节螺钉(4)和出纱瓷眼(10)等,摩擦环(7)中部内侧与储纱鼓(3)接触,其特征在于摩擦环(7)的小头端(7″)粘焊在连接环(9)上,弹簧(8)悬挂在张力器支架(6)上,张力器支架(6)装入张力器座(5),由一钢丝圈(11)卡牢,在张力器支架(6)的后端有一个护圈(12),护圈的端面与摩擦环(7)的大端(7′)的轴向距离大于1mm,摩擦环(7)的大端与护圈(12)之间的径向距离为0.5~3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少波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联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