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增压器排气歧管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9132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器排气歧管总成,包括固定设置在排气歧管上的进气法兰和出气法兰,设置在排气歧管上的氧传感器连接螺母,所述排气歧管包括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排气歧管、第三排气歧管、第四排气歧管、第五排气歧管和第六排气歧管,所述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排气歧管、第三排气歧管和第四排气歧管与进气法兰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排气歧管和第六排气歧管与出气法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排气歧管和第二排气歧管汇集与第五排气歧管相连,所述第三排气歧管和第四排气歧管汇集与第六排气歧管相连,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排气歧管总成达到氧离子浓度均一,气体分布均匀、气体压力恒定、热能损失少、排气顺畅、排气背压小、氧传感器信号接收灵敏等要求,并且具有制造方便简单,可与发动机灵活安装配合。

A turbocharger exhaust manifold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xhaust manifold assembly of a turbocharger, including an intake flange and an outgassing flange fixed on the exhaust manifold, an oxygen sensor connection nut on the exhaust manifold, and the exhaust manifold including a first exhaust manifold, a second exhaust manifold, a third exhaust manifold, and a fourth exhaust manifold. Fifth exhaust manifold and sixth exhaust manifold, the first exhaust manifold, second exhaust manifold, third exhaust manifold and fourth exhaust manifold are fixed connected to the intake flange, the fifth exhaust manifold and the sixth exhaust manifold are fixed to the outgassed flange, the first exhaust manifold and the second exhaust manifold gather together with the fifth row. The third exhaust manifold and the fourth exhaust manifold are connected with the sixth exhaust manifol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design is reasonable, so that the exhaust manifold of the utility model always reaches the same oxygen ion concentration, the gas distribution is uniform, the gas pressure is constant, the heat loss is lost, the exhaust is smooth, and the exhaust backpressure is small, The oxygen senso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ensitive signal reception, simple and convenient manufacture, and flexible installation with the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轮增压器排气歧管总成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汽油机催化转化器
,具体是指一种涡轮增压器排气歧管总成。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治理汽车尾气排放主要采用三元催化器后处理技术。由于欧Ⅳ标准的实施,为配合新型催化剂化学配方的使用,歧管式催化转化器得了到普通的应用,三元催化器的起燃温度是280度左右,低于此温度是不起作用的。为此,需将三元催化器安装在发动机本体上,尽量缩短催化器与气缸盖排气出口的距离,利用此处的高温进行催化转化。但目前存在的汽油机排气歧管总成存在着排气不顺畅、排气背压大、气体分布不均匀、热能损失大、氧传感器信号接收不灵敏、加工工艺复杂以及发动机总布置空间不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将提供该排气歧管总成气体分布均匀,气体压力恒定,热能损失少,排气顺畅,排气背压小,氧传感器信号接收灵敏,耐久优越且工艺简单并能在发动机舱内灵活布置。一种涡轮增压器排气歧管总成,包括固定设置在排气歧管上的进气法兰和出气法兰,设置在排气歧管上的氧传感器连接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歧管包括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排气歧管、第三排气歧管、第四排气歧管、第五排气歧管和第六排气歧管,所述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排气歧管、第三排气歧管和第四排气歧管与进气法兰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排气歧管和第六排气歧管与出气法兰固定连接,所述所述第一排气歧管和第二排气歧管汇集与第五排气歧管相连,所述第三排气歧管和第四排气歧管汇集与第六排气歧管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气歧管与所述第四排气歧管长度相等,所述第二排气歧管(与所述第三排气歧管长度相等。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法兰所在的水平面和所述出气法兰所在的水平面构成14.6°的夹角。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得本技术的排气歧管总成达到氧离子浓度均一,气体分布均匀、气体压力恒定、热能损失少、排气顺畅、排气背压小、氧传感器信号接收灵敏等要求,并且具有制造方便简单,可与发动机灵活安装配合。附图说明图1为排气歧管总成的结构图。图2为排气歧管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进气法兰,2-出气法兰,3-氧传感器连接螺母,11-第一排气歧管,12-第二排气歧管,13-第三排气歧管,14-第四排气歧管,15-第五排气歧管,16-第六排气歧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中所示,一种涡轮增压器排气歧管总成,包括固定设置在排气歧管上的进气法兰1和出气法兰2,设置在排气歧管上的氧传感器连接螺母3,所述排气歧管包括第一排气歧管11、第二排气歧管12、第三排气歧管13、第四排气歧管14、第五排气歧管15和第六排气歧管16,所述第一排气歧管11、第二排气歧管12、第三排气歧管13和第四排气歧管14与进气法兰1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排气歧管15和第六排气歧管16与出气法兰2固定连接,所述所述第一排气歧管11和第二排气歧管12汇集与第五排气歧管15相连,所述第三排气歧管13和第四排气歧管14汇集与第六排气歧管16相连。所述第一排气歧管11与所述第四排气歧管14长度相等,所述第二排气歧管12与所述第三排气歧管13长度相等。所述进气法兰1所在的水平面和所述出气法兰2所在的水平面构成14.6°的夹角。以上所述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技术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轮增压器排气歧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在排气歧管上的进气法兰(1)和出气法兰(2),设置在排气歧管上的氧传感器连接螺母(3),所述排气歧管包括第一排气歧管(11)、第二排气歧管(12)、第三排气歧管(13)、第四排气歧管(14)、第五排气歧管(15)和第六排气歧管(16),所述第一排气歧管(11)、第二排气歧管(12)、第三排气歧管(13)和第四排气歧管(14)与进气法兰(1)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排气歧管(15)和第六排气歧管(16)与出气法兰(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排气歧管(11)和第二排气歧管(12)汇集与第五排气歧管(15)相连,所述第三排气歧管(13)和第四排气歧管(14)汇集与第六排气歧管(16)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增压器排气歧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在排气歧管上的进气法兰(1)和出气法兰(2),设置在排气歧管上的氧传感器连接螺母(3),所述排气歧管包括第一排气歧管(11)、第二排气歧管(12)、第三排气歧管(13)、第四排气歧管(14)、第五排气歧管(15)和第六排气歧管(16),所述第一排气歧管(11)、第二排气歧管(12)、第三排气歧管(13)和第四排气歧管(14)与进气法兰(1)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排气歧管(15)和第六排气歧管(16)与出气法兰(2)固定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尚礼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锦模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