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的车轮支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835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车轮支承装置(1),具有外圈(2)、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外圈(2)内部的内圈(3)和沿外圈(2)和内圈(3)轴向方向(x)从车辆内侧(5)向车辆外侧(6)延伸的纵轴(7)。内圈(3)在其朝向车辆外侧(6)的端部上具有凸缘部(8),该凸缘部具有与外圈(2)的轴向中心间隔最远的第一部段(9),该凸缘部还具有第二部段,该第二部段形成用于安装制动盘(11)的支承面(10)。凸缘部(8)以如此方式阶梯状构造,使得用于安装制动盘(11)的支承面(10)相对于凸缘部(8)的与外圈(2)的轴向中心间隔最远的部段(9)在轴向方向(x)上朝向车辆内侧(5)错移,至少局部地环绕的突出部(12)位于与用于安装制动盘(11)的支承面(10)相对置侧上。

Wheel support for motor vehicl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heel support device (1) for a motor vehicle (2), an inner ring (3) arranged at least partially in the outer ring (2) and a longitudinal axis (7) extending from the inside of the vehicle (5) to the outside (6) of the vehicle (3) along the outer ring (2) and the inner ring (3) axial direction (x). The inner ring (3) has a flange part (8) on the end of the vehicle (6) toward the outside of the vehicle (6), which has the first section (9) far away from the axial center interval of the outer ring (2), and the flange part also has second segments, and the second segments form a supporting surface (10) for installing the brake disc (11). The flange part (8) is made in such a step like structure so that the supporting surface (10) for installing the brake disc (11) is moved toward the inside of the vehicle (5) in the axial direction (x) over the axial direction (5) of the outer ring (9) in the axial direction (9) relative to the flange (8) in the axial direction (5) in the axial direction (5), to the support (12) which is less locally surrounded by the support for mounting the brake disc (11). The surface (10) is relative to the 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机动车的车轮支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详细定义的类型的用于机动车的车轮支承装置。
技术介绍
这种类型的车轮支承装置由文献DE3140373A1中已知。其中在一个实施形式中,将制动盘置于紧固凸缘的轴向突出的突出部的表面上的中心。另一这种类型的车轮支承装置从文献JP2016003709A中已知。其中,凸缘部的一部分超过车轮支承装置的外圈朝车辆内侧的方向上突出,用作车轮侧的密封元件。文献WO2007/0753862A2描述了另一这种类型的车轮轴承。其中,车轮毂部在车轮螺栓的区域中在车辆内侧的方向上加厚,以便为车轮螺栓产生足够的夹紧长度。车轮支承装置的内圈的凸缘部具有支承面,制动盘和轮圈固定在该支承面上。文献JP2009286238A也揭示了类似的车轮支承装置。现有的车轮支承装置的问题是,相对大的空间需求和大的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紧凑的和重量优化的构造方式的用于机动车的车轮支承装置。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特征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凸缘部的成阶梯状或弯曲的设计得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轮支承装置的非常紧凑的构造方式,这是因为设计具有相应较大的内直径的用于制动盘的支承面被向着车辆内侧的方向移动,从而减小了轴向方向用于车轮支承装置和用于紧固在车轮支承装置上的制动盘的所需的构造空间,因为制动盘室(Bremsscheibentopf)的厚度完全或至少部分地从轴向构造空间的轴向尺寸链中消失。同时后部的凸缘部在与用于制动盘支承面相对置的侧上具有至少局部环绕的突出部,该突出部提高了凸缘部的强度,或者说相对于传统的、未弯曲的解决方案保持了凸缘部的强度。由于该环绕的突出部位于朝向车辆内侧的方向上,所以该突出部有利地不至于增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轮支承装置的轴向构造空间。凸缘部的成阶梯状的设计方案在此不仅局部地形成在车轮螺纹件或车轮螺栓的区域中,而且还形成在车轮支承装置的整个周部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非常有利的改进方案中提出,用于安装制动盘的支承面相对于凸缘部的与外圈的轴向中心间隔最远的部段布置在径向外部。由此得到制动盘的与已知的解决方案相比增大的内直径,从而在车轮支承装置的中心区域中、即围绕车轮支承装置的纵轴的区域中产生附加的空间。通过增大制动盘的内直径还可以减小该制动盘的重量。此外,还可以通过制动盘的更大的直径传递更高的摩擦。车轮支承装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非常紧凑的构造方式还可以如此改善,使得位于与用于安装制动盘的支承面相对置侧上的、至少局部环绕的突出部径向方向布置在外圈、车轮支承装置密封件或滚动体组的部件的外部。同样有利的是,在接触角测量中,例如在缩短的外圈的情况下,制动盘的内直径大于外圈的工作面的直径。在本专利技术的非常有利的改进方案中,增大制动盘室的内直径,以便使车轮支承装置沿轴向方向在制动盘下方延伸至车辆外侧。由此可以在保持传统的解决方案的轴向构造空间的情况下还实现了较大的排列间距或更大的密封空间,这对于寿命和密封性具有有利的作用。此外还避免了双凸缘,并进而减小了重量。延展还可以伸到轮圈区域中。为了在车辆外侧的区域中产生近似于平面的面,还可以设计为,用于安装制动盘的支承面相对于凸缘部的与外圈的轴向中心间隔最远的部段的错移沿轴向方向至少近似于制动盘的厚度。因此在本变型中,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凸缘部的阶梯状构造而节省的构造空间可以正好等于制动盘的厚度。还可以设计为,制动盘具有如此的内直径,使得安装在车轮支承装置上车轮螺栓至少局部比制动盘的内直径更远地位于径向外部,就是说,在制动盘中的用于车轮螺栓的穿通孔在径向内部不必闭合。这种实施方案的优点是,可以取消制动盘的后来制造的孔结构(用于车轮螺栓的内定心和钻孔),这是因为可以早在铸模中就已经进行定位和定心布置。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在原理方面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示出:图1示出组装有轮毂托架和制动盘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轮支承装置截面图;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轮支承装置的第一实施形式的透视图;图3示出与图2的车轮支承装置配合的制动盘的透视图;图4示出与图2的车轮支承装置装配的图3的制动盘的俯视图;图5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轮支承装置的第二实施形式的透视图;图6示出与图5的车轮支承装置配合的制动盘的透视图;图7示出标有尺寸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轮支承装置的截面图;图8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轮支承装置的另一实施形式的截面图;图9示出图8的车轮支承装置的透视图;图10示出图8的车轮支承装置的另一透视图;图11示出图8的车轮支承装置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用于未示出的机动车的车轮支承装置1。车轮支承装置1具有外圈2和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外圈2内部的内圈3。形成滚动体组4的多个滚动体以本身已知的方式位于外圈2和内圈3之间,该多个滚动体贴靠在外圈2的工作面2a和内圈3的工作面3a上。车轮支承装置1具有沿外圈2和内圈3的以“x”表示的轴向方向从车辆内侧5向车辆外侧6延伸的纵轴7。未示出的车轮可以以本身已知的方式紧固在车辆支承件1的车辆外侧6上。为此,内圈3在其朝向车辆外侧6的端部上具有凸缘部8,该凸缘部具有第一部段9和第二部段,该第一部段被称为与外圈2的轴向中心相隔最远的部段9,该第二部段形成用于安装制动盘11的支承面10,未示出的车轮通过车轮螺栓还固定在该制动盘上。如在图1中可见,凸缘部8在支承面10的区域中阶梯状构造或弯曲构造。如此形成凸缘部8的阶梯,使得用于将制动盘11安装在车轮支承装置1上的支承面10,相对于凸缘部8的部段9沿轴向方向x朝向车辆内侧5错移地布置。就是说,支承面10相对于部段9与图1中的箭头x的方向反向地错移。在与用于制动盘11的支承面10相对置侧上,凸缘部8具有在至少与强度相关的区域中,特别是从车轮螺栓13的连接区域到位于外圈2和内圈3之间的球组的区域中的环绕的突出部12。由此得到比在只错移的情况下更大的壁厚。因为凸缘通常作为锻造件通过随后的切削加工制造,由此还得到有利于强度的冶金方面的纹路走向。然而这种轮廓也可以利用其它的加工方法制造,例如借助于铸造和/或切削。同样从图1中可知,环绕的突出部12在径向方向z位于外圈的外部,这也有利于车轮支承装置1的紧凑的构造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突出部12是如此的大小,使得外圈2与内圈3的阶梯部形成沉割部,由此有利于车轮支承装置1的紧凑的构造方式,并通过窄的预密封狭缝简化了针对污物和水入侵的密封。突出部12可以根据外圈的形状而定仅布置在外圈2的工作面2a的径向外部或布置在车轮侧的车轮支承密封件的区域的径向外部。在图1中还可以得知,用于制动盘11的支承面10相对于用于车轮的凸缘部8的部段9的沿轴向方向x的错移原则上相当于制动盘11的厚度,从而在车轮支承装置1的车辆外侧6上形成从制动盘11向内圈3的凸缘部8过渡的情况下的平滑的或平的面。在图2、3和4中示出车轮支承装置1的第一实施形式和与该车轮支承装置配合的制动盘11。图4示出车轮支承装置1与制动盘11的组装好的状态。在此得知,制动盘11具有如此的内直径,使得安装在车轮支承装置1上的车轮螺栓13至少局部位于制动盘11的内直径的径向外部。为了使车轮螺栓13穿过,制动盘11具有缺口14,该缺口在图3和图4中示出。由此,制动盘11可以通过车轮螺栓13和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车轮支承装置(1),具有外圈(2),还具有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外圈(2)内部的内圈(3)以及沿外圈(2)和内圈(3)轴向方向(x)从车辆内侧(5)向车辆外侧(6)延伸的纵轴(7),其中内圈(3)在其朝向车辆外侧(6)的端部上具有凸缘部(8),该凸缘部具有与外圈(2)的轴向中心间隔最远的第一部段(9)以及具有第二部段,该第二部段形成用于安装制动盘(11)的支承面(10),其中凸缘部(8)以如此方式阶梯状构造,使得用于安装制动盘(11)的支承面(10)相对于凸缘部(8)的与外圈(2)的轴向中心间隔最远的部段(9)在轴向方向(x)朝车辆内侧(5)错移,其特征在于,至少局部地环绕的突出部(12)位于与用于安装制动盘(11)的支承面(10)相对置的侧上,突出部(12)形成沉割部,至少一个车轮支承密封件(15)伸入到该沉割部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1.11 DE 102017200338.3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车轮支承装置(1),具有外圈(2),还具有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外圈(2)内部的内圈(3)以及沿外圈(2)和内圈(3)轴向方向(x)从车辆内侧(5)向车辆外侧(6)延伸的纵轴(7),其中内圈(3)在其朝向车辆外侧(6)的端部上具有凸缘部(8),该凸缘部具有与外圈(2)的轴向中心间隔最远的第一部段(9)以及具有第二部段,该第二部段形成用于安装制动盘(11)的支承面(10),其中凸缘部(8)以如此方式阶梯状构造,使得用于安装制动盘(11)的支承面(10)相对于凸缘部(8)的与外圈(2)的轴向中心间隔最远的部段(9)在轴向方向(x)朝车辆内侧(5)错移,其特征在于,至少局部地环绕的突出部(12)位于与用于安装制动盘(11)的支承面(10)相对置的侧上,突出部(12)形成沉割部,至少一个车轮支承密封件(15)伸入到该沉割部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安装制动盘(11)的支承面(10)相对于凸缘部(8)的与外圈(2)的轴向中心间隔最远的部段(9)在径向方向(z)...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阿尔布尔M·弗里施
申请(专利权)人:奥迪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