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炭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5848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炭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由竹炭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和棉纤维组成,其中,竹炭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重量百分比为20-40∶20-30∶40-50,混纺纱线性能指标为:单纱断裂强度9.0-18.0cN/tex,单纱断裂强度变异系数CV值8.0-22.0%,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值12.5-24.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纱线及制得的织物具有吸附消除异味、远红外、负离子、抗紫外线和抗菌保健功能,而且织物吸湿性强,手感特别柔软,保暖,舒适功能佳,适用于制成休闲服和内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竹炭颗粒的纱线及其制备方法,更特别的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竹炭涤纶纤维具有吸附消除异味功能,具有远红外、负离子、抗紫外线、抗菌保健功能。但利用纯竹碳涤纶制得的织物,吸湿性差,手感不柔软,舒适功能不佳。棉纤维,手感柔软,吸湿性好,舒适功能佳。但利用纯棉制得的织物无保健功能。腈纶纤维,蓬松,弹性好,保暖,染色鲜艳,但无保健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吸附消除异味、远红外、负离子、抗紫外线和抗菌保健功能,并且纱线或织物吸湿性强,手感特别柔软,保暖,舒适功能佳的竹炭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竹炭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以及其他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描述和说明来进一步体现和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竹炭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线,由竹炭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和棉纤维组成,其中,竹炭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重量百分比为20-40∶20-30∶40-50,混纺纱线性能指标为单纱断裂强度9.0-18.0cN/tex,单纱断裂强度变异系数CV值8.0-22.0%,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值12.5-24.0%。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竹炭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线,其中混纺纱线性能指标为单纱断裂强度9.0-16.0cN/tex,单纱断裂强度变异系数CV值8.0-15.0%,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值12.5-18.0%。在本专利技术的竹炭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中,在混棉步骤中不使用自动抓棉机;在开棉步骤中开棉机采用梳针打手,该梳针打手速度为500-600转/分,单打手成卷机采用梳针打手,该梳针打手速度为700-900转/分;在梳棉步骤中梳棉机的锡林速度270-350转/分,刺辊速度700-800转/分,锡林-盖板间五点隔距从进口至出口分别为0.30mm、0.28mm、0.28mm、0.28mm和0.30mm;在并条步骤中并条机采用三道并条机,各道并条机均采用8根条子喂入和8倍牵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采用竹炭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和棉纤维纺制成的混纺纱线及制得的织物,不但具有吸附消除异味、远红外、负离子、抗紫外线和抗菌保健功能外,而且织物吸湿性好,手感特别柔软,保暖、舒适功能佳,适用于制成休闲服和内衣。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竹炭涤纶纤维具有吸附消除异味功能,并且具有远红外、负离子、抗紫外线和抗菌保健功能。竹炭涤纶纤维的物理指标单纤维线密度1.7D,长度38mm,断裂强度3.75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5.0%,比电阻5.56×106Ωcm,回潮率0.9%,卷曲数为6.8个/25mm,卷曲率为6.1%、180℃干热收缩率为8.5%;竹炭涤纶纤维可由江苏无锡百和织造有限公司购得。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腈纶纤维具有蓬松,弹性好,保暖和染色鲜艳等特点。腈纶纤维的物理指标为干断裂强度2.5-5.0g/d,干断裂伸长25-50%,初始模量25-60g/d,公定回潮率2.0%质量比电阻108-1010Ω.g/cm2;腈纶纤维可由市场上购得。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棉纤维具有手感柔软,吸湿性好和舒适功能佳等特点。棉纤维的物理指标为纤维等级1-3级,纤维长度23-33mm,纤维细度4500-7000公支,单纤维强度3-5g,断裂伸长率7-12%;棉纤维可由市场上购得。竹炭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线的制造方法进一步阐述如下纺纱工艺流程 开棉机→A092A棉箱给棉机→A076C单打手成卷机组成的开清棉联合机组制成卷→A186F梳棉机制成竹炭涤纶纤维和腈纶纤维混合条;棉纤维→A002D自动抓棉机→A006B自动混棉机→A034A六滚筒开棉机→A036B豪猪式开棉机→A092A棉箱给棉机→A076C单打手成卷机组成的开清棉联合机组制成卷→A186F梳棉机制成棉条→FA334条卷机制成条卷→FA334并卷机→FA261精梳机制成棉纤维精梳棉条; A272F(混并二)并条机→A272F(混并三)并条机→A454单程粗纱机→FA506细纱机→1332MD络筒机工艺要求(1)、竹炭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重量百分比为20-40∶20-30∶40-50;(2)、除常规的工艺要求外,本专利技术由于竹炭纤维含杂少,对除杂作用要求较低,且为了防止纤维损伤,故在开清棉联合机组中的改进工艺条件为(1)省略自动抓棉机,(2)开棉机采用梳针打手即采用A036C梳针滚筒开棉机,该机梳针打手速度为500-600转/分,单打手成卷机也必须采用梳针打手即采用A076C单打手成卷机,该机梳针打手速度为700-900转/分;本专利技术为了防止竹炭纤维和羊绒纤维与针齿摩擦系数较大产生静电易绕锡林和为了防止纤维损伤,故梳棉机的改进工艺条件为必须降低锡林和刺辊速度,其锡林速度270-350转/分,刺辊速度700-800转/分,锡林-盖板间隔距易放大从进口至出口分别为0.30mm、0.28mm、0.28mm、0.28mm、0.30mm;本专利技术为了保证成品质量不产生色差,必须提高并条工序的均匀混合作用,为此并条机的改进工艺条件为必须采用三道并条机,各道并条机均采用8根条子喂入和8倍牵伸。竹炭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线的性能指标如下单纱断裂强度9.0-18.0cN/tex;单纱断裂强度变异系数CV值8.0-22.0%;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值12.5-24.0%;棉结粒数不多于10-85粒/克;棉结杂质总数不多于10-95粒/克;混纺纱捻向采用Z捻;号数捻系数280-380。竹炭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线织物的性能指标如下织物干重128-180g/m2;顶破强度33-56kg;耐洗色牢度3-4级;缩水率±2-±3。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所有原材料和未描述的工艺及设备等均是常规使用的,或可以从市场购得。在本专利技术中,如非特指,所有的量、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的描述。由技术常识可知,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其他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下列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或等同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专利技术包含。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以32英支为例,竹炭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重量百分比为20∶30∶50。开棉机采用梳针打手即采用A036C梳针滚筒开棉机,该机梳针打手速度为500-600转/分,单打手成卷机采用梳针打手即采用A076C单打手成卷机,该机梳针打手速度为700-900转/分。梳棉机的锡林速度270-350转/分,刺辊速度700-800转/分,锡林-盖板间五点隔距易放大从进口至出口分别为0.30mm、0.28mm、0.28mm、0.28mm、0.30mm;并条机采用三道并条机,各道并条机均采用8根条子喂入和8倍牵伸。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纺纱工艺流程和进行加工所纺制的32英支混纺纱线,经测试其单纱断裂强度为14.8cN/tex,单纱断裂强度变异系数CV值为10.8%,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值为16.5%,棉结粒数为12粒/克,棉结杂质总数为18粒/克;制得的针织物进行远红外测试,法向发射率达到80%,负离子发射量36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炭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由竹炭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和棉纤维组成,其中,竹炭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重量百分比为20-40∶20-30∶40-50,混纺纱线性能指标为:单纱断裂强度9.0-18.0cN/tex,单纱断裂强度变异系数CV值8.0-22.0%,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值12.5-2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百和织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